12.22 黃巢:出身中產卻熱衷於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唐朝末年,因為藩政割據,所以年年戰亂,因此百姓民不聊生。

亂世人屠黃巢就出生於這樣的一個年代,只不過和許多其他亂世英雄不同的是,黃巢出身走私私鹽的中產之家,從小不缺衣食,並且還有條件能夠讀書習武。

黃巢成年之後,曾經參加過科舉考試,幾次科舉不第之後,他憤然寫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黃巢:出身中產卻熱衷於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從這首詩可以看到黃巢吞天的志向,以及殘暴的殺伐之氣。

後來果不其然,因為唐朝政府的苛捐雜稅,對老百姓來說太過沉重,另一個私鹽販子王仙芝揭竿而起,起義軍在短時間內就發展壯大。

黃巢得知了這個消息後高興異常,然後走出家門,頭也不回的投靠了王仙芝。

黃巢投靠王仙芝後,二人憑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轉戰在山東、河南地區,一路上所向披靡,無人可敵。

唐朝政府非常恐慌,因此便想出了招安之計。

唐朝皇帝的使者來到王仙芝的軍營,他對王仙芝提出了,想要用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的官銜,來換起義軍的整體投降。

王仙芝一聽有如此好事,趕忙地答應了。

但是唐朝政府只封了王仙芝一人,包括黃巢在內的其他起義軍將士們,什麼官職名分都沒有。

但這一下可惹怒了黃巢,以及其他的起義軍軍官將士們。黃巢帶將士們衝進王仙芝的大賬,不由分說的就將王仙芝打了一頓。

然後憤怒地對王仙芝說,你倒是做大官了,你讓兄弟們怎麼辦?

王仙芝自知理虧,所以只得拒絕使者,並且向起義軍將士們道歉。

王仙芝才是起義軍頭領,但為什麼在關鍵時刻大家都願意幫著黃巢呢?


這倒不是因為黃巢有什麼人格魅力。而是因為唐朝政府之所以要封王仙芝為官,根本原因還在於,懼怕王仙芝手下的起義軍將士。

黃巢:出身中產卻熱衷於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既然功勞是大家一起建立的,那你王仙芝獨自接受唐朝的官職,而我們什麼都沒有,你這不就是成就了一個人,而背叛了所有人嗎!因此所有人都支持黃巢而不支持王仙芝。

所以一個組織的分裂,往往不是因為對手太強大,而是因為在大多數人付出的時候,只有少數人得到了回報

黃巢揍了王仙芝一頓之後,二人已經心生隔閡。不久後便分道揚鑣,王仙芝向西進軍,而黃巢向東進軍。

後來王仙芝在湖北被唐朝軍隊殺死。

而一直在中原地區作戰的黃巢軍隊,一看形勢不妙,便趕緊引兵南下,一路打到了廣州。

黃巢率軍隊在廣州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休養後,再度率兵北上,先後擊敗了好幾個唐朝的節度使。兵鋒直逼唐朝都城長安。

黃巢:出身中產卻熱衷於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在進軍長安的途中,黃巢想到了一招妙計可以最大地減輕進軍的阻力。

黃巢向沿路的唐朝節度使發出了一篇檄文,內容如下:我這次來只找唐朝皇帝的麻煩,你們各自守好自己的地盤,你不找我的麻煩,我就不找你的麻煩。

沿路的唐朝節度使接到這篇檄文後,一是懼怕黃巢兵力的強大,二是不願意為了唐朝皇帝出兵出糧,所以眼看著黃巢一步步逼近潼關。

黃巢率六十萬大軍向潼關虎撲而去,很輕鬆的就擊敗了潼關的守軍,唐僖宗得知後倉皇的逃去了成都。至此,唐朝首都長安被黃巢佔領,黃巢也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為什麼唐朝的節度使們,會拒絕救援唐朝皇帝呢?

一、因為這些節度使各有各的地盤可以徵稅,他們不用依靠唐朝皇帝的軍事補給。所以為皇帝打仗,打贏了損兵折將,打輸了有生命危險。這種情況誰會去為唐朝皇帝賣命呢!

二、還有就是潼關乃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沒有一個節度使相信,黃巢能夠輕易地攻破潼關。

黃巢正是看出了第一點,所以才能成功地將對手進行分化。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分化對手最好的辦法不是利誘,而是要讓對手看不到成功的好處,而又恐懼失敗的壞處

黃巢奪得長安城後建國稱帝,自稱大齊皇帝。但他不知道的是,很快他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黃巢向長安進軍時,他不過是一個叛賊。在那個時候消滅他,功勞並不是很大。但現在唐朝的首都都被黃巢佔領了,現在誰要是消滅了他,那便是對唐朝政府有再造之恩。

正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形勢每時每刻都是在變化的。

明白了這一點的唐朝節度使們,從四面八方拼了命的向黃巢合圍過來。這其中還有來自西北草原的沙陀騎兵,黃巢的軍隊寡不敵眾,被迫只得撤出長安城。

黃巢:出身中產卻熱衷於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黃巢進入長安城後,整日飲酒享樂,並沒有得罪其他的唐朝節度使,但依然遭到了所有人的圍攻。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強者有時會四面樹敵,這並不是因為強者得罪了所有人,而是因為打敗強者,本來就是一種巨大的利益

用三體裡面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黃巢撤離長安城後,率兵來到了河南。結果又遭到了朱溫和李克用的合圍。朱溫和李克用一樣殘暴,並且極其善於用兵。李克用的沙陀騎兵衝鋒起來,更是無人可敵。因此,黃巢被一路追擊,狼狽不堪。

最後黃巢被追至泰山,此時他的內心已經明白,自己大勢已去。因此他對自己的外甥林言說,我本來只想為國家討奸臣,改革內政,現在失敗了,我的腦袋也不能便宜別人,你把我的腦袋拿去獻給唐朝皇帝吧!那樣你還能圖個富貴。

黃巢:出身中產卻熱衷於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說完便拔劍自刎,他的外甥林言,拿著他的頭顱準備投降唐軍,結果在路上遇到了沙陀騎兵,因此也被殺害。

黃巢臨死前的一番話,純粹是胡說八道。他造反完全是因為個人野心,並且在造反的過程中,造成了數百萬人的傷亡,這不是他說幾句為國家討奸臣的話就可以抹掉的。

但從他在面臨絕境時,敢於自我了結的這份豪氣,也可以稱得上是一代梟雄了。

黃巢在上級王仙芝獨自接受唐朝官職時,敢揍他一頓,這是有膽識。

在造反的過程中,能夠分化唐朝的節度使和皇帝,這是有智謀。

但他為什麼還是失敗了呢?

因為他的目標是推翻唐朝政府,雖然此時的唐朝政府已經失去了對藩鎮的控制能力,但各藩鎮依然是需要政府認可的。有點像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周天子已經失去對天下的控制了,但各諸侯國名義上還是奉周天子為主。

各藩鎮的節度使們,需要來自皇帝的認可,才能維持自己在百姓和將士心中的合法性。

所以對於黃巢而言,如果你是造反,想獲得一些利益,那節度使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黃巢攻下長安城前,節度使們並沒有真正出力對付黃巢。

但如果你真的推翻了朝廷,那你就是否認了所有節度使的合法性。這樣的話所有節度使,必然會聯合起來消滅黃巢。

因此,黃巢的失敗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他的目標妨礙了所有人,所以所有人都成為了他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