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金城記憶】鄉愁永恆——來自蘭州廟灘子的記憶

地名是一種文化,具有地域、民族和承繼特性,屬遺產範疇。它縱向記憶著城市深沉的史脈與閱歷,橫向展示著城市寬厚的胸懷和畫卷;它在時空縱橫交替之間,編織出城市獨有的個性與身份。

城市靠記憶而存在。鄉愁在永恆中彌新。

—— 題記

廟灘子的"前世今生"

廟灘子,從廣義和狹義的地域上去辨認,它是千年古城蘭州的一個有著悠久人居歷史的聚居地。

廟灘子,從文化基因的積澱和傳承上去評判,它是人文古城蘭州的一張標有特殊文化符號的靚麗名片。

九曲黃河,自青海源發,一路蜿蜒,頑強不屈,奔流而下。黃河九曲,由最初的清澈和質樸,隨著瀉洩的風塵,夾帶混黃的砂泥,有點喘息地流到隴中蘭州地界。在蘭州界域,有一個名叫達川鄉岔路嘴的村莊,村南有一條名喚湟水的河,它義無反顧地匯入來自遠方的黃河大流。於是,黃河又挾起浩蕩之勢,經西固、七里河,到金城關峽谷的"白馬浪"。在這裡,由於九州臺——皋蘭山的隆升,黃河因地勢下切,自然形成一處峽谷,致使河道變窄,水石激盪,濤聲如雷,洶湧澎湃。此時的蘭州段黃河,越過中山橋,進入蘭州東盆地,谷地變寬,河道拓展。黃河南一側流速湍急,北一側延緩滯行。於是,億萬年的時光匆匆,億萬次的河水夾帶,億萬噸的泥砂淤積,一片寬闊的"沖積扇"張開,蘭州東盆地形成,蘭州廟灘子"出世"。

據考古發現,早在四、五千年前,廟灘子的先民就憑藉這兒土質肥沃、光照充足、汲水方便、氣候適宜的自然地理條件,棲居繁衍,瓜瓞連綿,生生不息。

廟灘子的"漢唐年序",是在人群活動範圍向周邊曠野擴大,官道民路依次序鋪展,聚居集鎮逐漸形成而展開的。於是,治所當局踞山臨河加設鎮守,金城、鳳林、玉壘3個關隘相繼修築,一方平安得以屏障護衛。

廟灘子的"明清年輪",翻轉於通往寧夏的茶馬驛道的改觀和旅賈事業的興盛。於是,作坊、店鋪、飯館,粼次櫛比;商旅駝隊、跑馬單幫、群落遷徙,絡繹不絕;信仰崇拜、教化信使、關帝武廟應運而興;蘭州一隅廟灘子,繁華景緻蜚聲隴東。於是,關帝廟前砂灘稱之為廟灘子,廟後東北巷稱之為廟巷子,從廟巷子上行穿過明城牆的地腳稱之為廟坪。從此,廟灘子、廟巷子、廟坪,三大地名形成,狹義的廟灘子,名正言順於方誌事略。

廟灘子的"近代年歲",隨著它的地域延伸輻射、人口急劇倍增、居民聚居擁泵而展示。於是,百千棟民居散落在溝端、坡坎、坪地,百十條街、巷、道、路,四通八達於城鄉阡陌。於是,蘭州市第一條以省內縣域命名的靖遠路出現了,十字橋虹跨市河,廟灘子及其周邊的咬家溝、王家溝、龍王巷、廟巷子、朝陽村、王保保城、玉壘關、沙樑子、圈溝崖,親暱地連片成綴;各民族兄弟和睦相處。廣義的廟灘子,以籠統的域名粉墨登場。

廟灘子的"現代年華",是從20世紀50年代起民居窯洞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乃至絕跡、居住環境改善而披上新妝的。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時代以來,廟灘子的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鉅變,廟灘子的社會發展史,譜寫了脫胎換骨式的新篇章。

廟灘子的文化遺存

尋訪蘭州市的文化遺存,我們能看到一些標有深刻歷史記憶的碑匾銅牌。

在位於廟灘子朝陽山東側臺地,就豎有"王保保城"的遺存碑。

蘭州人都知道王保保這個人物。蘭州人說,如果看不懂王保保,你就不是道地的蘭州人。可見此公在蘭州、在廟灘子的歷史影響之大之深。

王保保何許人?他是元代末期的一員大將,蒙古族,河南沈丘人氏,本名"擴闊帖木兒",王保保是他的乳名。據《明史》《皋蘭縣誌》記載,元順帝27年(1367年),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常遇春為正副二將,率軍25萬北伐。8月,徐達率軍攻入大都,元亡,改大都為北平府;12月,又在山西太原擊破元軍王保保。王保保敗退蘭州,在廟灘子築城防禦,此城是謂"王保保城"。在突破王保保城的攻堅戰中,徐達、馮勝用"太平鼓"戰術,攻牆破城,取得大勝。王保保頑強抵抗,終因元朝氣數殆盡,以失敗告終。是役,成為終結元代歷史的最後一響祭鍾。

當筆者問及"為何要立碑於王保保城遺址?"蘭州市文物局陳世忠副局長如是說:"廟灘子地域的王保保城,是蘭州地區古戰場遺址之一,也是元軍抵抗明朝大軍統一進程中的重要堡壘。作為歷史遺蹟,,它見證了蘭州的變遷,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是的,歷史進程總是在"矛與盾、進與擋"的搏弈中,表現著它固有的生與死、勝與敗的生動樂章;如果沒有古戰場的承載,那麼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劇就缺滋少味了。由此,筆者十分贊同陳副局長對於立碑於歷史遺存的解讀:"以立碑標記的形式,喚醒人們對城市歷史的記憶,從而讓人們感知到這個城市的軍事、政治、文化歷史脈絡。"

今天我們尋訪碑記,記憶王保保及王保保城,絕非發懷古之幽情,讚揚或哀嘆那場戰爭的勝敗者;而是讚賞王保保在國家民族危亡之秋,作為一名軍人奮力抵抗所表現出來的那股子寧死不屈的血性,以及忠誠勇敢的民族氣節。

無獨有偶。位於廟灘子域內的中山橋,也是一座彪炳史冊的標誌性建築和豐碑——

中山橋舊稱"鎮遠橋",已有108年的橋史,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這座鐵橋,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由時任陝甘總督升允呈請朝廷報批,蘭州道臺彭英甲監造。工程完工共斥資白銀36萬6千餘兩,由德國人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為技術指導。大橋兩堍築有2座大石坊,分別刻有"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題字。抗日戰爭中,中山橋以鋼鐵之軀,頂住了日軍3批次600多架次飛機的大轟炸。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該橋更名為"中山橋"。在解放蘭州戰役中,人民解放軍一野勁旅攻佔馬步芳、馬繼援父子的"馬家軍"南山陣地,並於1949年8月26日凌晨2時,一野3軍7師3營8連佔領橋頭,經過激戰,次日上午11時,全殲守橋"馬家軍"上千人,我軍將紅旗插上白塔山頂,正式宣告了蘭州解放。

廟灘子,在古城蘭州的軍事史上,據有要隘之險。其域內的白塔山,有始建於元代的金城關和玉壘關。與金城關互為犄角的風林關(又名東金城關),位於白塔山下燒鹽溝口西,建於明代,是蘭州通往景泰和寧夏的孔道關隘,後雖經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但終毀於兵災而被毀,如今已不復存在。玉壘關(民間俗稱"閘門子"),位於廟灘子東城樓,北靠山崖,東接鹽場堡邊牆,雖經修葺,亦未免兵災而不復存在。但是,從史書和點滴遺存中,今天我們依然能窺見當年雄關扼鎮、拱衛境域、百姓安寧的場景。

在原墩墩窪山巔,有一座烽墩遺址。殘墩1米多高,土質緊密,板築而成。烽墩築有防護壕,並有鍋灶痕跡,可以窺見當年守墩士兵備戰活動的物象。在這兒遠眺,黃河蜿蜒東去,十里蘭垣盡收眼底。據專家陳賢儒先生考證,這座烽墩是明代中期為加強同北部紅水、永泰堡的聯絡,鞏固防禦體系而修築的,其軍事功能顯見。瞭望見敵後,晝放煙為烽,夜燃火為燧。此墩與正北方的青石渣子烽墩遙遙相望,是蘭州北路烽墩的終點。上世紀80年代,開展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活動,削平山頂建林場,如今山坡林木蔥蘢,烽墩遺址雖然湮沒在綠綠山色之中,但仔細觀察考證,古戰場、屯兵地之遺蹟和風貌猶在。

在墩墩窪山麓,有3棵胸徑達1米的老榆樹。樹身蒼勁,粗壯龍鍾,虯枝斜伸;濃密樹椏上常常棲息著羽黑如漆、嘴紅似丹的紅嘴烏鴉,它們體態輕盈地飛來飛去,似歡歌跳躍、打鬥戲耍。穀雨時節,老榆樹上綴滿肥嫩的榆錢,呈現一派生機,給這裡的春天增添了另一幅美景。

在王家溝口有水車巷遺址。據廟灘子老人講,這裡曾是灌溉廟灘子及草場街大片果園菜圃用水的"源頭"。後來因為廟灘子耕地逐漸減少,取水點泥砂淤積,水車效益受限,經水車受益者協商,重新選址移挪至草場街河對岸。悠久的蘭州水車運轉到上世紀60年代,直到被電動抽水機替代為止。然而,古老的蘭州水車帶來的農耕文明及昔日的景象,一直在廟灘子子民口中代代相傳。

廟灘子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拓疆擴域,形成區域中心而名冠古城蘭州,除了其固有的政治之呼、軍事之要、經濟之需外,還有濃烈的宗教情愫,纏繞不絕。

比如,中山鐵橋北端的白塔山上的那座白塔,是蘭州眾多佛教信徒常去的地方。它依山臨河,俯瞰全蘭州。那金城關之雄姿偉岸和日夜奔騰的黃河濤聲,使人耳目悅而心怡。據史書記載,白塔始建於元,是為紀念薩迦派法王所派著名喇嘛前位蒙古覲見成吉思汗大帝,尋求統一藏區、恢復大中華版圖完整之國是;然而,使者行至蘭州,不幸染病、不治而逝,成為一則曠世遺恨。現存白塔,系明代景泰年間重建,是蘭州宗教文化的重要地標之一。

廟灘子的宗教崇拜,還有一個顯赫的關帝廟。關帝廟又名武安王廟,俗稱老爺廟。關帝廟依山坡而建,主建築大殿坐北朝南,佈局嚴謹,雕樑畫棟;關羽坐像威儀萬千,關平、周倉兩將分列左右。院內有粗壯的古槐數株,蓊蔭蔥鬱,給廟宇增添了股股英氣,而更顯壯觀。關帝廟與廟灘子共生,歷經世事滄桑。1949年8月蘭州解放前,這兒被國民黨軍馬繼援充作蘭州城防司令總指揮部,"關帝老爺"再次受到戰火侵襲,飽受苦難。如今,關帝廟修繕一新,黨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使它沐浴重光,信教群眾絡繹不絕,自由自在在這裡參觀、燒香拜佛、磕頭作揖,進行宗教活動。

與關帝廟齊名的龍王廟,則是廟灘子老百姓祭祀求雨、寄託風調雨順、祈願五穀豐登和河神保佑的場所。隨著黃河治理步伐加快和效果顯著,水患洪澇遁跡,人們對龍王河神的崇拜減弱了許多。

廟灘子的"姓氏"和"百業"

張姓居民,為廟灘子第一大族大姓大戶。據《西固區志》載,張姓人家是最早的移民之一。宋仁宗十九年(1041年),張氏先祖張高沂經商來到蘭州,定居河北廟灘子;其後子孫繁衍,生生不息。元、明年間,其族人陸續遷居河口、張家河灣、張家臺等地,後裔逾萬眾之盛。至今人們還清晰記得,草場街有過規模宏敞、堂號"百忍堂"的張氏宗祠,以及大砂坪北山麓下的張氏祖塋。

新中國成立前,廟灘子的居民有從事農耕、以種植瓜蔬和糧食作物的本地老住戶楊、王、咬、羅、李等姓氏;有從事商賈、煤炭、駱駝販運和馬車運輸為生計的陶、張、梁、龐等外來戶。上世紀50年代農村合作化運動後,他們紛紛加入幸福社,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後來隨著蘭州城市建設的進程,他們幸運地轉為居民戶。

上世紀30、40年代抗日戰爭爆發,廟灘子的人口居然在戰亂中急劇增多。其中一大批人員是從皋蘭撤退過來的政府公務人員和戰時流落來蘭的東北軍人員及眷屬。還有城郊失地農民、無業城市貧民及無業遊民,他們紛紛來到這兒,依山掏挖窯洞或苫蓋簡易土坯房,落地居住。這些"新移民",有的繼續從事政府公差或教衛職業,有的從事挑馱黃河水出賣,有的搞搬運、肩挑、販賣小商品等;有的女性,則去附近的洋火廠打工包裝火柴,或到紡織廠撕撿羊毛,社會動盪,經濟蕭條,他們生活很苦,甚至朝不保夕。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主義制度,給廟灘子帶來了新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廟灘子人民緊跟時代發展,逐步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小康生活。

廟灘子的區位,決定了那個時代北路來蘭州的車馬、駝運終點站地位。絡繹不絕的馬隊、駝隊,運來糧食、皮毛、茶葉、食鹽、土鹼、蓬灰等土物產,促進了蘭州的商業、物流和經濟發展。

為滿足熙熙攘攘的生產經營,以及人民生活必需,這裡還是皮筏、木筏集散地,西河筏到此拆裝,東河筏在此編聯。於是,車馬店、駱駝場子、畜產品收購站、糧行、中西藥房、醋房、磨坊、鐵匠鋪、鑄銅鑄鐵爐院、鐵木輪車製造、木器、煤場、裁縫店、麻繩鋪、油漆裱糊、雜貨攤……百業百家興起,百樂百趣鵲起,廟灘子這方天地繁華喧囂、熱鬧非凡,人民生活有滋有味。然後,舊時代廟灘子街頭巷尾的"景象",經過社會變革,在"公私合營"運動中消失了,繼而進入了另一種欣欣向榮、繁榮發達的局面,也就是廟灘子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

廟灘子名人輩出

在尋訪故鄉、記憶故鄉、讚美故鄉的時候,無論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土著原住民,還是遷徙寓居的客家人,都會津津樂道於腳下這塊熱土"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的自豪和自信。

大河浩蕩,灘地潤滋,山崖峻奇,也帶來了廟灘子特有的靈瑞祥氣。千百年來,這方"寶地"人才輩出,翹楚良材不斷,尤其是近代,達到了群星燦爛的地步。

劉爾炘,就是廟灘子近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譽為隴上國學大儒。劉爾炘,字又寬,號曉嵐、果齋,別號五泉山人,生於1864年,卒於1931年。他26歲得中光緒己丑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他在京城做官3年,耳聞目睹了1894年"甲午海戰"的慘烈、清王朝腐朽沒落的怪象。後來,他決計辭官,"浩然歸裡,唯一志於學。"劉爾炘的"志於學",就是有志於傳承振興國學,矢志用教育滋養化人,以教育來增強國民素質。他迴歸故里,主持開設蘭山書院,主講五泉書院,學子濟濟,文教昌盛,風靡蘭州。他治學嚴謹,要求學者不讀死書,而要探其究竟,融會貫通。他"作事坦蕩寬平,心境如光風霽目,當理欲交爭之際,必堅持理。"劉先生自1902年起擔綱甘肅高等學堂(蘭州一中前身)總教習,達9年之久。1906年,他創辦皋蘭興文社2所小學堂;1916年創好學制三年的全隴希社國文講習所。期間,他還創辦隴右樂善書局、甘肅省圖書館、五泉圖書館。劉先生的治學理念和做人準則,領風氣之先,其重教尊理的習習儒風飄逸至今,吹遍隴上、蘭州、廟灘子。他倡導並身體力行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教學思想,後來成為蘭州一中的校訓。劉先生崇尚教育數十年,"桃李滿天下",莘莘學子水梓、水楠兩兄弟先後擔任甘肅省教育廳廳長,均出自他的門下。劉先生著作等身,他的《果齋一隙記》《勸學跡言》《拙修子太平書》,是他實踐國學傳授、國民教育的豐滿結晶而流傳不輟。他還十分注重和支持地方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早在1919年,他以個人名義出面募集資金,親自設計、督導施工,用5年多時間興建了工程浩大的蘭州五泉山公園,並親自撰寫了130多幅楹聯,布陳公園內的亭榭樓閣橋廊。這個具有世紀性意義的創舉,已經並將永久成為千年古城蘭州及其廟灘子的著名景觀和文旅地標。蘭州人沒有忘記這位大儒,在蘭州五泉山萬源閣,開設了劉爾忻紀念館。紀念館豐富的館藏,釋放著濃烈的地方文化名人精氣神,釋放著中華文化的琅琅氣息。

曾經有人這樣議論,說是凡在廟灘子求學或工作,就會沾上文氣和仕象,並列出一長串出人頭地的名人名單,並引以為豪。筆者對此說頗有同感,廟灘子確如紫氣瑞靈滿布,真的藏龍臥虎。

高爾泰,1955年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19歲的熱血青年響應國家支邊號召,分配到蘭州十中任美術教師。從教2年,他就在北京出版的大型刊物《新建設》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美》的文章,受到學術界的熱評,一些觀點引發了全國性的大討論。具有學術研究天賦的高爾泰,在這裡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氣場",獲得了人生價值的巨大成功。儘管他後來遭受了政治運動的衝擊,被"發配"到酒泉,但似乎廟灘子的瑞靈永存一樣,他又奇蹟般地任職於敦煌文物研究所、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最後移居美國,成為國際美學界公認的大師,也是廟灘子的自豪。

新中國成立後,從廟灘子走出去,活躍在黨政機關的名人人物,不勝枚舉。他們有的供職於甘肅省、蘭州市的黨政部門,擔任領導職務,為甘肅和蘭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事業,作出了貢獻。其中省級領導幹部3人,有擔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蘇志希、陳克恭、吳明明;有擔任省正廳級領導職務的龐波、吉西平、蘭思祖、劉基、樓洪辛,擔任副廳級領導職務的李龍、畢鑑芳、王生福、楊瑞華、左尚志、王堅、張建新、劉滿才等。現任國家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是從蘭州廟灘子走出去的傑出人才,他先後擔任過省政府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酒泉市委書記、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蘭州市委書記、中央黨校副校長和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等要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活躍於國家部委、省市黨政機關的精英人才,成為蘭州廟灘子的驕傲。

廟灘子的名校英才

位於廟灘子域內的蘭州市第十中學,是一所教育底蘊深厚、教育改革領跑、教育成就卓著的名校。她創建於1955年,經歷過辦學者們最初的艱辛和幾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奮鬥,目前已是蘭州市重點中學。但是,長期以來,第十中學由於區位城市邊緣,被稱作半城半鄉的"鄉客"學校,生源成份比較複雜,有世代祖居城區的居民子弟,有來自科研單位、知名企業和軍營的子弟,有毗鄰鄉村的農家子弟,有在廟灘子謀生落腳的商戶子弟。生源大都來自安樂村小學、朝陽村小學、草場街小學。這3所小學都是廟灘子地區的老牌小學校,但由於學生家庭背景和環境比較特殊,基礎和先天條件差距,教學質量大提升受到影響。然而,這個情況並沒有成為"辦好人民的教育"、"打造人民信得過的名校"、"培養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的障礙,歷屆校領導和教職員工奮力辦教育,堅持不忘辦學初心,奮發砥礪前行抓教學,學校教育質量排名不斷進步。。

據校史記載,蘭州市第十中學首任女校長霍煦華,是從北京選調過來的。她從京城到蘭州,工作環境的變換和落差,沒有改變她的理想信念,確使她具備了"最美奮鬥者"的奉獻精神和蓬勃力量,完成了學校的初建和走上正規。第二任校長辛戎,也是女性,她傳承霍校長的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優良傳統,把蘭州市第十中學的健康發展提高到更高層次。正是這兩位蘭州現代中學教育的拓荒者,創造性地貫徹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緊密聯繫實際,引領和團結一大批師德高尚、師資過硬、師風純正的教師隊伍,下大力氣抓教學質量,一心一意教書育人,使蘭州市第十中學一度成為全市名校。據蘭州市第十中學校友名錄記載,從這兒走出去的大批優秀學子中,有擔任省部級領導幹部4名、地廳級領導幹部12名、縣團級領導幹部數十名,還有一批獲得中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人員。這些"精英人物",在各個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不斷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進入新世紀新時代以來,蘭州市第十中學黨政領導班子,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探索學校建設新鮮經驗,繼續一路高歌在提升新時代蘭州教育水平的康莊大道上。

在群星璀璨的蘭州市文化藝術界,有"老三傑"和"新四俊"之說。這7位佼佼者,都是從廟灘子蘭州十中走出去、走向全國的。

所謂"老三傑",就是指石大平、姬林虎、胡衛民。石大平和姬林虎,都曾畢業於蘭州市第十中學。1965年,中央軍樂團(國家禮賓樂團)遵照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從全國選拔音樂演奏員。他們倆人分別以單、雙簧管演技出色而雙雙入選。他倆進入中央軍樂團後,作為主力演奏員,一干就是20年,陪伴黨和國家領導人,執行了上千次迎送禮賓奏樂任務。石大平後在副師職崗位轉業到中共中央宣傳部藝術局工作,姬虎林一直幹到解放軍總政治部師職崗位退休。胡衛民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過全國男高音大賽二等獎,曾擔任過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副團長,後離職做社會文化工作。

所謂"新四傑",就是指王國禮、龐繼祖、張建民、羅照泰。王國禮是著名書法家,他從政和從藝結合,曾擔任過蘭州市文化局副局長、文物局局長、書法協會會長;他的草書和楷書作品,多次獲市、省、全國大獎,並被各級美術館、藝術館收藏;退休後筆耕不輟,用金粉楷書抄寫各種經典經文,積累達數十卷之多。龐繼祖是蘭州市群藝館原副館長、市秦劇團樂隊隊長、指揮。他板胡、長笛、圓號無一不精,是著名的樂器吹奏多面手;現兼任中國歌舞劇院全國社會藝術考級高級考官。張建民則以舞美設計水平超群而成為藝術名家,他是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甘肅舞美學會常務副會長、甘肅省歌舞劇院舞美設計大師;曾組織和主持過多項(次)重大文藝活動舞美設計,獲得業內專家的一致公認和好評。書法家、中國書畫協會副主席羅照泰,以大小篆及金文擅長,活躍在省內外書壇;他為擴大了蘭州市書法藝術的影響、培養書法藝術家作出了貢獻。

如果說,廟灘子的"老三傑"、"新四俊",是廟灘子特別的文化現象;那麼,這種現象更臻完美的表達,則在千百年以來滲透在三百六十行中的那些代表人物。

比如,傳承幾代的中醫世家石氏,傳承人石子祥老醫師享譽"草藥一劑保平安"的榮耀;被譽為"甘一貼"的老中醫甘惠中,用祖傳膏藥秘方,解除了許許多多人的病痛。他們為傳承中華中醫,作出了傑出貢獻。

又比如,在以特技特長著名的"行當狀元"中,有車技表演民間藝人穆格子;軍旅知名籃球運動員張萬巒、馬寶春、"女籃11號"唐新蘭、省女排隊長馬莉,代表蘭州市參加全國少年足球賽獲得冠軍的健將劉建西、劉金全,歌唱家趙常新、胡衛民、安芳霖,小提琴演奏家謝安東、二胡演奏家段長海、嗩吶演奏家王平心、板胡演奏家王光華,還有一批名聞遐邇的書畫家……

廟灘子"軍魂"依然

如果從元代築"金城、玉壘"兩關,到元末明初王保保築"王保保城"死守,到清末建"鎮遠大鐵橋",到歷朝歷代設駐軍防守,以及在解放蘭州戰役中指揮強奪黃河鐵橋的激戰中,縈繞在廟灘子的"軍魂"不絕於世。王保保、徐達、馮勝、左宗棠、楊成武等古今戰將,把這兒變作他們欲血奮戰的馳騁疆場,留下了許多壯烈激越的故事,"軍魂"鏗鏘,成為蘭州及其廟灘子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

在與過去轄稱沙坪村124號(現為佛慈大街118號),和蘭州十中僅一條馬路之隔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甘肅武警總隊機關大院,就是一座熔鑄現代"軍魂"的標誌性建築。這兒,從上世紀50年代末駐紮甘肅人民公安部隊民警三團以來,一直作為軍營警營,成為蘭州乃至甘肅安全的衛護屏障和利劍。據介紹瞭解,自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恢復授銜起,從這座大院已走出了11將軍。上世紀80年代末,何虎總隊長領少將銜調任浙江武警總隊長;其後王永印少將領銜調任雲南武警總隊政委,謝曙少將接任;焦萬瑜少將調任國家森林部隊任副政委;張生枝少將升任貴州武警政委,張高義少將升任新疆總隊副司令員,傅永照少將接任甘肅武警總隊政委,陳杭少將升任江西武警總隊政委,左宗國、劉武少將轉任甘肅武警司令員、政委。有人贊曰:廟灘子武警大院,是"將軍的搖籃"。還值得榮耀的是,這些將軍中除何××墮落外,其他人都成為武警部隊的中堅,他們忠誠於黨和人民,為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武警部隊、為國家的穩定和人民幸福,"軍魂"不變,"軍魂"永駐。

廟灘子的工業經濟

廟灘子是蘭州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早在1877年,洋務運動代表人物左宗棠在這兒創辦了"蘭州機器織呢局",開創了蘭州近代工業先河。新中國成立後,這家老"國有"企業發展成為蘭州第二毛紡廠,其生產的毛呢製品、特別是出口外銷東南亞的"提花毛毯",受到國內外市場的親睞。

當年號稱"中國西部汽車修配第一廠"的甘肅省第一汽車修配廠,其前身為上世紀60年代初由上海汽修廠支援西部建設遷蘭項目。這家企業落地生根廟灘子半個多世紀,它以技高一籌的"工匠大師"雲集,而冠軍行業。在這家企業,有技術堪稱一流的八級工"發動機大王"、"噴漆大王"、"鈑金大王",他們用"大國工匠精神"投身於工作崗位,帶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術員工隊伍,為蘭州製造業的不斷髮展和水平提升,起到了楷模榜樣作用。這家企業被行業譽為"第一",還因為有一支創造力、戰鬥力很強的工人團隊。他們中間,有一茬接一茬的來自蘭州市第十中學的學生幹部,有來自七局一中的優秀青年,有來自武山軍工廠的科研人員;還有來自酒泉下河清的知青和上海支邊青年。正是這樣的人員結構,產生出巨大的聚合力,千餘人的廠子在建廠不長時間內,就製造出"駝鈴牌"大客車,仿製出"北京吉普212",為當年柬埔寨賓奴親王訪問蘭州,突擊改制接待用"紅旗"敞篷轎車,為提高國家威望做出了貢獻。

3512軍工廠,這是西北野戰軍解放蘭州後,經彭德懷司令員批准,留在地方的一個部隊服裝廠。幾十年來,這家工廠,已發展為能批量製造皮革和剪絨現代軍服軍用品的大型骨幹企業。它為戍邊部隊生產的軍用毛皮大衣、空軍飛行員皮製夾克衫、高級剪絨民品大衣、翻毛軍用皮鞋等,為我軍加快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在廟灘子,有一家稱得上"國寶"級的單位——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它始建於1934年,是我國最早的從事生物製品研發的研究機構,1953年遷址廟灘子鹽場路。建所86年來,它在我國生物製品研究的奠基、開發、利用、人才培養,從基礎理論應用到形成產業化,為新中國衛生防疫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廟灘子,還有一家引以為豪的老牌百年醫院——始建於1914年、建成於1918年的"博德恩"福音醫院(現更名為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這家醫院十分了得!它是甘肅乃至西北地區首家現代西醫醫院,1926年還增設了麻風病專科。它的創立,堪稱蘭州西醫醫療事業發展的"母體",不僅為蘭州千百萬老百姓的疾病治療和健康事業提供了堅強保障,而且為蘭州本土培養和輸送了大批西醫醫療和醫院管理人才。

和諧安康的廟灘子

古老的廟灘子在改革開放後,雖然緊跟時代發展變化,街區市容、經濟文化和建設事業不斷進步,但由於地處蘭州黃河以北丘陵溝壑區,老城舊房多、基礎設施陳舊,規劃建設相對滯後,眼看過去的光榮文明漸去,與主城區建設水平距離拉大,廟灘子人對此心裡著急。

10多年前,我與蘭州市第十中學的老校友、時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同志一起聊天。我曾擔任過省旅遊局長、省政法委常務書記、省司法廳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兼人事廳長、人社廳長、省人大科教文衛主任,我倆雖一起在省級機關工作,但因為崗位職務分工不同,相見不難卻亦難。那天面聊,我"逮"住機會向他提議,請他關注關心廟灘子的古老文化底蘊、歷史遺蹟和人文經濟等,對這塊有蘭州風水寶地之稱的古老地區及時進行規劃,實施保護性開發利用,打造成蘭州城市文旅新地標。

陳寶生書記對此很重視,並接受了我的建議,不久,廟灘子居然真的進入他和蘭州市委的決策計劃。經過精心準備,蘭州市有關城關區、廟灘子地區保護性開發工程於2009年正式啟動。9月10日,蘭州建城史上最大的舊城和棚戶區改造項目開工奠基。這個工程,總投資93億元,拆近舊危棚房9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81萬平方米。項目目標是通過全面規劃開發,在蘭州黃河北岸打造一座具有城市特色的新城,成為蘭州城市又一個副中心。項目實施中注重與周邊白塔山景區、黃河沿線連為一體,又保持古老廟灘子風格習慣。應當說,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絲綢之路文旅產品體系。

千年廟灘子,迎來了新時代的大發展、大改觀、大繁榮——連接黃河南北的元通大橋使兩岸通行更加便暢,朝陽山地區舊城後現代氣息濃厚,通往九州的通衢大道車水馬龍,西李家灣邁開全新建設步伐,佛慈大道迎接3座黃河大橋的車流進入北出口。位於鹽場堡地區的蘭州會展中心、甘肅大劇院、皇家假日酒店等現代文旅新地標崛起……人民群眾感嘆:廟洲子在變,在突飛猛進的變,變得很美很現代!

不久前,筆者在晨練間隙,與一市民交談時講到"如今生活很幸福"的話題。這位手提裝有滿滿一大塑料袋菜的老大姐說:"老百姓生活幸福不幸福,看看這袋菜就知曉。"

我真佩服這位老大姐,話不多,很中聽。語不長,講到點子上。這讓我記起今年春節後從中國甘肅網看到的一則消息——

菜商馬老三,河南人,在蘭州廟灘子賣菜十多年,靠誠信經營賺錢富起來,已在九州城買了一套房,全家6口人,生活過得很滋潤。從今年春節前的臘月廿六日開始,馬老三每天賣出蔬菜6000斤左右,營業額6萬元;市民旺盛的購買力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馬老三凌晨零點從張蘇灘把菜拉過來,不僅新鮮而且價格便宜,很受市民購買。他講,他賣菜從不缺斤少量,童叟無欺;做生意要講誠信,誠信是金,每天賣出去那麼多菜,就是消費者回饋的誠信之"金"!馬老三還喜滋滋地說:"真的要感謝市裡和區裡,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的生意越做越大,又把我們從馬路市場轉到正規市場,還提供租金低廉的商鋪。"黨和政府為民辦實事,惠民之舉得民心。

是啊,老百姓從廟灘子開發中得實惠,鄉愁記憶新故事多多。

廟灘子的今昔,啟發我們講出更多更好的蘭州故事、中國故事。(龐波)

【金城記憶】鄉愁永恆——來自蘭州廟灘子的記憶

(2018年12月23日作於省委大教梁家屬院自宅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