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什麼矛盾最終促使黃興棄孫而去?一首詩道盡當時失落到何種程度

文|周渝

什麼矛盾最終促使黃興棄孫而去?一首詩道盡當時失落到何種程度

1912 年2 月15 日,孫中山(前排左五)偕同黃興(前排左四)等人謁祭南京明孝陵

從1905年孫黃初見到1916年逝世,黃興始終與孫中山並肩作戰,期間同盟會內部發生過兩次“倒孫風潮”,主要由原光復會的陶成章、章太炎等人率先發難,矛頭直指孫中山,並欲拉攏黃興。黃興在兩次倒孫風波中,始終旗幟鮮明地站在孫中山這邊,也因為黃興的堅持,避免了原華興會出現大規模從同盟會分裂出去的情況。不過這兩次風波也無疑使光復會與同盟會孫、黃兩派的關係惡化,最終重新打出光復會的旗幟,獨立革命。

孫中山與黃興也有分歧,例如兩人曾經為革命成功後新政府採用的旗幟問題上發生激烈爭吵,孫中山堅持用早年犧牲的故友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而黃興則力挺井字旗,兩人相持不下,竟鬧到摔水壺的地步。不過鬧歸鬧,事後黃興也沒明確反對用青天白日旗,而孫中山也在旗幟上加上類似井字棋的紅底背景,以示對黃興意見的尊重。

另一個分歧則是武裝起義的地點。造成民國派系的主要原因是地域觀念,而這種觀念在同盟會時代的內部衝突中就有相當大的影響。在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中,有八次在廣東,另外兩次在廣西鎮南關和雲南河口,在他的構想中,是先奪取兩廣,再揮師北伐。但這些起義的失敗引起了浙人團體光復會成員的強烈不滿,黃興雖然一直支持孫中山,但原華興會成員對此也很有意見。尤其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宋教仁、譚人鳳等原華興會成員另組同盟會中部總會,決定脫離孫中山兩廣革命的方針,策劃在長江中下游發起武裝起義。

什麼矛盾最終促使黃興棄孫而去?一首詩道盡當時失落到何種程度

宋教仁遇刺後,孫中山由日本返抵上海,他力排眾議,主張武力討袁

1911年10月10日,中部革命武昌起義打響,黃興親赴前線指揮陽夏保衛戰,將士們見到“黃興到”大旗,為之振奮。武昌首義也引發了全國各省的連鎖反應。革命軍攻下南京後,在與袁世凱周旋的同時開選臨時大總統,黃興位列三個備選人之一。一方面固然由於黃興多年的威望,另一方面,武昌首義爆發於中部,其中如孫武等直接參與策劃起義之人多是原“科學補習所”的成員,中部同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故而地位較高。1912年春,南北取得共識,袁世凱逼清帝退位,民國成立。黃興也很快轉變了反清時期的排滿思想,與蔡元培、宋教仁、劉揆一等發起組織中華民族大同會,目的在於“民國初建,五族渙散,聯絡感情,化除畛域,共謀統一,同護國權,當務之急,無逾於此”。

同盟會已不太適合再以過去的形式存在,宋教仁聯合了幾個小黨,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仍被推為理事長,但實際上權力掌握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手中。正當宋教仁等準備風風火火大幹一場時,一個叫武士英的殺手在上海火車站終結了他的生命。1913年春天的刺宋案不僅將宋教仁的內閣政治夢擊得粉碎,也將孫中山與黃興再度逼向武裝起義之路。7月,孫、黃舉起“二次革命”之旗反袁,但因雙方實力懸殊太大,起義很快被袁世凱鎮壓,孫、黃再次逃亡日本。袁世凱則勒令當時還是合法政黨的國民黨將黃興、陳其美、李烈鈞、陳炯明、柏文蔚等一律除名。8月3日,國民黨北京本部負責人吳景濂、王正廷前往警備司令部,聲明已遵令將黃興等五人開除黨籍。

什麼矛盾最終促使黃興棄孫而去?一首詩道盡當時失落到何種程度

1916 年10 月31 日,黃興病逝。前來弔唁的友人在上海哈同花園合影

孫中山在日本總結革命失敗教訓時,認為黨內意見分歧、黨員渙散、意志不能集中等都是重要原因,遂決定另組建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必須以犧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權利,而圖革命之成功為條件。立約宣誓,永遠遵守”。入黨者要加蓋指模並宣誓效忠領袖,“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這一做法引起了黃興的強烈不滿,他對誓詞中“附從孫先生再舉革命”一詞有看法,而且不贊同簽名後還要加蓋手印這種舊式會黨的做法,這一次,他不再如從前那樣與孫先生並肩作戰,而是明確拒絕加入這樣的組織。除了黃興,李烈鈞、譚人鳳、柏文蔚等在東京的老黨員都拒絕加入中華革命黨。這是孫中山與黃興自結識以來最大的一次分歧。

為了不與孫中山的矛盾進一步擴大,黃興決定離開日本。臨行前,孫中山以古句相贈:“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希望將來還能攜手共進。1914年6月30日,黃興與李書城一同由橫濱乘船前往美國,孫、黃分道揚鑣。赴美途中,黃興帶著迷茫與失落的心情賦詩一首:“口吞三峽水,足蹈萬方雲,茫茫天地闊,何處著吾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