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差別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近10


機槍從19世紀中期問世到現在,已有近200年的歷史。200多年間,機槍幾經發展,現在已經衍生出多種類型,但是主要劃分為輕機槍和重機槍兩種。不過,很多人並不明白輕機槍和重機槍是如何劃分的,而且同是機槍,為什麼卻要分成兩種不同的種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輕機槍與重機槍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重量和使用的子彈不同。輕機槍的重量較輕,可以由單兵攜帶,而且大多數輕機槍,和軍隊使用的制式步槍是一個槍族,使用同樣的子彈。與步槍的區別在於,它有更長的槍管和更大的彈匣。而重機槍則指重量超過25公斤的機槍,它使用的子彈和制式步槍使用的子彈不同,它的口徑更大,一般使用的都是12.7毫米的子彈,有的甚至更大。至於超過20毫米口徑的,一般已經可以歸為炮的行列。


另外,兩種機槍也可以用槍架進行區分,輕機槍考慮到便攜性,一般採用的是兩腳架。而重機槍採用的,一般是重達數十公斤的三腳架。因為重機槍的口徑大,需要厚重的槍架使其保持穩定。

至於為什麼要劃分成兩種類型,是因為使用的場合不一樣。如今,輕機槍一般屬於班級裝備,每個步兵班組都會配備至少一挺輕機槍,我們常說的班用機槍和班用火力支援武器,其實就是輕機槍。它主要是為了彌補步槍火力不足而配備的一種武器。但是因為使用的子彈和步槍一樣,所以它的殺傷力有限。


而重機槍是營屬武器,平常一般不會見到,遇到輕機槍擺不定的目標時,才會用到重機槍。因為重機槍的口徑較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重機槍在800米之外還可以擊穿十幾毫米厚的鋼板,輕型裝甲車、直升機以及簡易防禦工事都是它的目標。但是因為重機槍配彈少,而且重量較重,所以在低強度的作戰中,一般不會用到它。因此我們平常能見到的,多數是輕機槍。


除了輕重機槍之外,還有一種機槍叫通用機槍。這種機槍既有重機槍威力大,射程遠的優點,也兼具了輕機槍易攜帶,火力持續性更好的優點,它可以在兩種機槍之間來回切換。但是與正兒八經的重機槍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輕機槍重機槍看字面意思不就知道啥區別了?還值得單獨開一篇來水文?

其實在二戰乃至之前,輕重機槍還真的是簡單的字面意思,也就是按照重量來區分。機槍剛出來那會,無論馬克沁也好,哈奇開斯也好,都是槍身連底座總共60多公斤的大爺。早期都是充當固定火力點,再次也是車載,讓步兵扛這玩意機動作戰是不現實的。

沉重的三腳架,厚重的槍管壁或者水冷套是他們的主要特徵,所以我們管他叫做重機槍。他們往往有優秀的火力持續性,只要但這一時期的重機槍發射的都是與普通步槍通用的中口徑全威力步槍彈,這也是它與現代意義上的重機槍往往都是大口徑的主要區別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重機槍的舞臺,鐵絲網、地雷、塹壕加上重機槍組成的火力網讓一代歐洲青年全躺在了被炮火炸爛的泥濘土地上


既然重機槍已經實現瞭如此恐怖的防禦能力,那歐洲那幫孫子肯定得尋思,如何在衝對方陣地的時候也擁有一定的壓制反擊能力,大栓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只有讓單兵持有自動射擊,又方便攜帶的輕型機槍才能活得下去那種。

當然,一戰時期的輕機槍並不成熟。有紹沙這種結構極為扯淡,導致卡殼率奇高的。


也有把重機槍拆下來減個肥客串輕機槍的


不過在一戰之後,吸取一戰教訓的各國迎來了輕機槍的大爆發。諸如ZB26、DP28等專業輕機槍紛紛崛起

然而情況在二戰之後變了,主要是德國人引入了MG34/42這種輕重兩用的通用機槍概念。加上二戰的模式已經從陣地戰變成了機動戰,重的要死、又只是打常規步槍彈傳統重機槍一下子失了寵。因此到冷戰時期,通用機槍取代了傳統排及以上輕重機槍的位置,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就是M60,M240B,PK這類通機


另一方面,隨著中間威力彈,小口徑步槍彈的興起。原本步兵班輕機槍的位置讓給了與班組步槍通用口徑的班用機槍。(其實班用機槍也可以叫輕機槍,但一般我是將ZB26、DP28這種全威力機槍和現代的RPK、M249這類班用機槍區分看待)


而二戰時大放異彩的大口徑重機槍因為射程遠,破壞力強,還有一定反裝甲作用,取代了原本中口徑重機槍的位置。但由於這大空間重機槍還是比較重,因此往往作為載具、固定武器使用。


總的來說,從現代的眼光看,二戰之前那種輕重機槍的定義已經消亡,他們被通用機槍替代。而輕重機槍這個概念到現代的則細分為班用小口徑機槍和車載大口徑重機槍這兩條線。機關槍是近代開始有的名詞,原來的含義是能夠自動供彈連續發射的槍支,比如衝鋒槍也曾被稱為手提機關槍,現在港臺媒體也有這麼叫的。但現在基本上就是與步槍相匹配的壓制火力。

輕重機槍的區別似乎很模糊,但是也有規律可循。

和尚說按重量也有道理,要不怎麼叫“重”呢,但主要還是火力梯次的問題。

輕機槍一般與步槍兵通用彈藥,配屬到班,兩人以下操作,必要時單人也可以。壓制五六百米之內的有生目標,以及無防護的車輛等。

重機槍一般在連隊以上配置,一般對付五百到一千米的有生目標和輕型裝甲車輛,配上專用三角架可以對付低空目標。口徑偏大,火力持續性強。

還有以M60為代表的通用機槍,兩腳架時作用與輕機槍類似,重三角架時可以當重機槍用。


夢農人


從外觀上來看,輕重機槍最大的區別是重機槍使用三腳架,輕機槍是用兩腳架,輕機槍一般一個人就可以拎著走,而重機槍需要幾個人抬。

這幾種都是典型的重機槍,最上邊是勃朗寧M1919,中間是仿製馬克沁的民24式,最下邊是92式,這些重機槍一般都是30-50公斤重,整個機槍組有6-12個人。

重機槍是最早出現的自動武器,一開始重機槍都是屬於炮兵部隊使用,而且也比較笨重,象早期的加特林機槍都是一兩百公斤重,就算是到了馬克沁重機槍也是有30多公斤重,這種重量一個人肯定是拎不動的。

德國的暴風突擊隊,就是把馬克沁改一改,當作輕機槍使用,連槍管上邊的那個大水套還保留著。

象德普和捷克式就是已經比較成熟的輕機槍了。

在一戰中,機槍證明了自己的巨大戰場價值,但是也是表明重機槍太重,無法跟上步兵班的運動速度,這種情況下,把重機槍減重就成了輕機槍研製的動力,一開始也的確就是把重機槍的三腳架去掉,換上兩腳架,象德國的暴風突擊隊就是把馬克沁機槍的槍身直接放上兩腳架。在一戰末期,一些輕機槍開始出現,比如劉易斯機槍,bar這些輕機槍。

德國人率先推出了通用機槍。

而到了一戰結束之後,到了二十年代,新一代的輕機槍開始出現,就像俗稱捷克式的ZB26,還有大盤雞的DP-28,這些輕機槍已經是比較成熟的輕機槍了。不過,德國人為了規避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推出了通用機槍,這種平時使用兩腳架當作輕機槍使用,也可以使用三腳架作為重機槍使用。通用機槍一推出,馬上引起了各個參戰國的注意。在二戰結束後,各個戰勝國都研製了自己的通用機槍,並且取代了原來的輕重機槍。

這些都是二戰後的通用機槍,這些通用機槍都是使用7.62全威力步槍彈,有效射程一般在800米左右。

這個使用全威力步槍彈的輕重機槍,武器的威力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使用同一種彈藥,但是重機槍的架槍的平臺更穩,所以遠距離的精度更好一些,威力是一樣的。

這種中國一般叫做高射機槍,但是美國人說的重機槍就是這些玩意,由於使用12.7子彈,威力相當大。由於按照英制,12.7毫米是0.5英寸,按照習慣成為點50口徑,中國一些比較粗糙的書上說的50毫米機槍就是這些東西。

這種重機槍一般安裝在各種輕型汽車上,用人抬的情況現在不多見了,就算是通用機槍現在也是當作輕機槍使用,很少用三腳架。

不過,按照西方國家的叫法,使用8毫米以下口徑的彈藥的機槍叫做中型機槍,這樣子傳統意義上的輕重機槍都是這個範疇了,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是把中國原來叫做高射機槍的那種,發射12.7毫米口徑子彈的機槍叫做重機槍,美國人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道理,現在12.7機槍基本上已經不打飛機了,都是用來打地面目標。這種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區別就大了,兩者的子彈差別就很大,12.7子彈的威力要遠大於7.62子彈,有效射程也是要遠遠大於7.62口徑的機槍。


紅色手電筒


其實,輕機槍和重機槍差別比較大的時候是二戰結束以前,那個時候輕重機槍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但是就目前來看,這種所謂的差異不存在了。現在區分機槍,應該是小口徑的班用機槍和大口徑的重機槍,這類大口徑機槍一般裝在一些載具上面,比如快艇、車輛、直升機、軍艦這些東西上面。

二戰以前,尤其是一戰時期,那個時候是重機槍的舞臺。最出名的就是馬克沁的仿製品MG08這類的,索姆河戰役一天就打死了好幾萬人。而那時候,輕機槍的概念比較含混,而且並不成熟。



等到一戰結束以後,二三十年代的時候,輕重機槍之間差別就明顯了。那會兒,重機槍和重機槍之間可以拿外形或者重量去區分。重機槍普遍帶著三腳架,槍管也重,槍身和槍架子加一起五六十公斤。而輕機槍呢,就是帶著一個兩腳架。

一戰時期,那會兒打的塹壕戰,戰壕、地雷區、鐵絲網這些東西比較重要。重機槍架在那裡,固定好了,開始瘋狂傾瀉火力,效果是非常恐怖的。那會兒的重機槍,屬於是最典型的防禦型武器,固定一點就不動了,誰來就突突誰。

那麼,重機槍火力那麼強,進攻一方火力是嚴重受限的,他不可能端著重機槍去衝鋒吧?這個時候,應運而生的就是輕機槍了。這個時候,崛起的就是ZB26或者是DP28這類輕機槍了。這類輕機槍最典型的特點就是輕巧,可以端著到處走,機動性可以說比重機槍好多了(重機槍哪來機動性啊)。


重機槍這東西,在那會兒需要很多人伺候著,而蘇軍這類的,將重機槍加上車輪子,加上護盾,行軍的時候也要用馬車或者卡車來拉,一個步兵炮的待遇。而輕機槍呢,就是一個人扛著就走了,再帶上兩三個副射手就行了。而供彈上,重機槍是用的大彈鏈,保證火力持續,而輕機槍到後來是用彈匣供彈。

這裡簡單總結就是,重機槍在那會兒是固定點防禦的,輕機槍是步兵班裡主要的火力輸出,班組作戰的重要火力。

而二戰中,德國人創立了通用機槍這個概念,代表作就是MG34和MG42。既可以架在那裡當固定火力輸出,又可以抱著到處走,跟著班組機動作戰。另外,作戰的模式也不一樣了,不再是在戰壕裡蹲半年的模式,那重機槍就屬於被嫌棄的了。


而就目前來看,現在的機槍主要是步兵班裡的那些小口徑的,使用中間威力彈的班用機槍,彈藥和班內的其他突擊步槍通用的。而另一些則是那類大口徑機槍了,比如美軍的老乾媽,射程遠破壞力也強,穿牆穿一些輕裝甲的,這部分被保留了下來。


所以說呢,傳統意義上的輕、重機槍的區分其實已經不存在了。硬要區分輕、重機槍的話,就是班機和大口徑重機槍,就是M249和M2老乾媽的區別了。


軍武文齋


馬克沁,是全球誕生的第一挺重機槍,出現在19世紀末期,口徑為 11.43毫米,槍重將近30公斤千克,採用水冷式槍管短後坐式自動方式,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理論射速 600發/分。
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行其道,給予了參與交戰國軍隊以極大的殺傷,索姆河戰役,英軍以密集隊形發動進攻,遭到德軍前沿部署的數百挺山寨馬克沁的MG-08水冷重機槍的大量殺傷,僅一天時間就在德軍陣地前遺屍將近6萬具,是歷史上重機槍所創造的最驚人的戰場殺人紀錄。
輕機槍,則在二戰時期非常出名,一般都裝備到了參與國軍隊的步兵班,在當時極大多數軍隊以5發栓動步槍為主的步兵班中,大都採用20/30發彈匣供彈的輕機槍,遂成了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元,成了步兵班進攻和防禦兩相宜最有力也是最靠譜的兵器。
至於輕重機槍的差別,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重量上,重機槍最起碼是在30公斤以上,常有重量50公斤的重機槍,因此,一挺重機槍常需要6-12人伺候,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重機槍班。
至於重機槍配備人員多,最主要就是重機槍由於笨重,1-2人根本就抬不動,即便能抬起來,也真走不遠,實在是太沉了,因此,需要將槍架、槍身、子彈箱有專人抬或扛起來行軍或轉移陣地。
重機槍通常採用三腳架,射擊時才能穩定,有效射程通常在1000米以上,大都採用彈鏈供彈,有50發、100發、150發、200、250發等,因此,火力持續性能比較好,是軍隊中火力最強的槍械。
輕機槍,僅從重量上,就要比重機槍輕許多,一般重量在7.5-15公斤之間,一個人也能扛起來就行軍衝鋒,但由於不採用彈鏈供彈,大都是20/30發彈匣供彈,火力持續能力遠遜於採用彈鏈供彈的重機槍。
因此,輕機槍常配有一名副手,主要任務就是不停地給彈匣壓彈,保證輕機槍有足夠的彈匣可用,必要時頂替負傷或陣亡的輕機槍手。
採用兩腳架的輕機槍,有效射程在600-800米區間,個別的遠射程的有1000米,比如捷克ZB-26輕機槍,射程和重機槍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只是採用20發彈匣供彈,火力持續性能在輕機槍中比較弱。

國平軍史


最簡單的區分從字面上理解重機槍比輕機槍重,從時間上對比重機槍出生更早,從口徑區分重機槍比輕機槍大。從更重要的性能指標射程和威力對比,重機槍輕鬆超過輕機槍,凡此種種都確認了這兩款雖然都叫機槍但區別還是相當大的。

重機槍強調的都是重、大,但射程遠、威力大,火力持續性還強。

舉個大家比較熟悉的馬克沁重機槍為例,在長時間服役中馬克沁重機槍扮演了重要角色,這款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槍重49公斤、彈藥口徑11.43毫米在一二戰中大量使用,採用水冷而且相對較重所以基本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600發/分鐘的射速在索姆河之戰中一天時間打死6萬名英軍。

重機槍強調的是遠射程、大威力子彈以及火力持續性(採用容彈量為333發的帆布彈帶供彈等),不過由於重量、體積都大所以機動性方面比較差。用於陣地阻擊作戰更合適,在新式武器以及戰術思想改變下能機動作戰的輕機槍就要登上歷史舞臺。

一戰打完人員的大量傷亡以及新式裝備的興起,讓塹壕戰成為歷史更加強調機動性,因此能伴隨步兵機動作戰的輕機槍自然就陸續出現。比如德國的MG34/42、捷克的ZB-26輕機槍都是二戰中輕機槍的經典之作,輕機槍由於個小重量輕而且具有自動武器的威攝力成了班級火力支援利器。

ZB-26輕機槍,7.92毫米口徑、表尺射程1500米、20發彈匣供彈、射速500發/分。由於性能確實相當優秀大量生產裝備,還有出口世界各國包括國內仿製的捷克式成為經典。

德國人手中的MG34/42機槍同樣性能不俗,特別是MG42機槍最高1500發的射速讓盟軍士兵聽到聲音就開始恐懼,雖然屬於輕機槍範籌但是更像通用機槍的定義。

由於戰術思想的轉變,中間威力子彈以及小口徑彈藥的興起,現代裝備中已經沒有了二戰之前輕重機槍的概念。現代機槍都叫通用機槍,非得要分大小輕重可以和步兵班用機槍和車載大口徑機槍做區分。


河東三叔


機槍從19世紀中期問世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兩百多年間,機槍幾經發展,現在已經衍生出多種類型,但是主要劃分為輕機槍和重機槍兩種。不過,很多人並不明白輕機槍和重機槍是如何劃分的,而且同是機槍,為什麼卻要分成兩種不同的種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首先,輕機槍與重機槍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重量和使用的子彈不同。輕機槍的重量較輕,可以由單兵攜帶,而且大多數輕機槍,和軍隊使用的制式步槍是一個槍族,使用同樣的子彈。如我國現役列裝的輕機槍所使用的子彈就和所裝備的制式步槍所用的子彈相同,為7.62mm標準步槍彈和5.8mm小口徑步槍彈。其與步槍的區別在於,它有更長的槍管和更大的彈匣,使其在射程和火力都較步槍有比較大的優勢;而重機槍則指重量超過25公斤的機槍,它使用的子彈和制式步槍使用的子彈不同,其口徑更大,一般使用的都是12.7毫米的子彈,有的甚至達到14.5mm。至於超過20毫米口徑的,一般已經可以歸為炮的行列。

其次,兩種機槍也可以用槍架進行區分,輕機槍考慮到便攜性,一般採用的是兩腳架。因為重機槍的口徑大,需要厚重的槍架使其保持穩定。所以重機槍採用的,一般是重達數十公斤的三腳架,以增加其射擊時的穩定性。

那麼為什麼要劃分成兩種類型,是因為使用的場合不一樣。輕機槍一般屬於班級裝備,每個步兵班組都會配備至少一挺輕機槍,就是我們常說的班用機槍和班用火力支援武器,其實就是輕機槍。它主要是為了彌補步槍火力不足而配備的一種武器,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在步兵攻防作戰中利用其持續的火力起到壓制對方火力的作用。

而重機槍是連級和營級武器,平常一般不會見到,遇到輕機槍擺不定的目標時,才會用到重機槍。因為重機槍的口徑較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重機槍在800米之外還可以擊穿十幾毫米厚的鋼板,輕型裝甲車、直升機以及簡易防禦工事都是它的目標。但是因為重機槍配彈少,而且重量較重,所以在低強度的作戰中,一般不會用到它。因此我們平常能見到的,多數是輕機槍。

重機槍在比如二戰時期的陸軍裝備體系中還佔有一席之地,而隨著現代陸軍機械化程度的普及,重機槍由於其重量大、攜行不便的特點已經不再做為步兵隨行作戰裝備。而是主要附著在坦克和裝甲車上,作為陸軍突擊部隊的輔助武器。而替代重機槍做為連營級主要壓制武器的,是介乎於輕機槍和重機槍之間的一種機槍,被稱為通用機槍。通用機槍,又稱輕重兩用機槍,是一種是可由單人攜帶、氣冷設計、彈鏈供彈、可快速更換槍管、附有兩腳架亦可裝在三腳架上或車輛上的中型機槍。它既具有重機槍射程遠、威力大,連續射擊時間長的的優勢,又兼備輕機槍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的優點的一種機槍,是機槍家族中的後起之秀。從20世紀50年代起,各國在步兵裝備中普遍用通用機槍取代了重機槍,作為營連級主要壓制火力的主要裝備。

圖一:我國95式班用機槍;

圖二:勃朗寧水冷式重機槍;

圖三:安裝在三角架上的PKM通用機槍;

圖四:兩腳架的PKM通用機槍;

圖五:輕便射擊時的通用機槍;

圖六:安裝在悍馬作戰車上的M2重機槍。








幸運老辣椒


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差別首先是在體積大小上的區別,重機槍體積和體重上比較大和重,不適合在戰場上抬著移動,相對與輕機槍,重機槍適合在固定的地點,對敵人進行遠距離阻擊,重機槍的射速和彈量明顯比輕機槍上幾個層次,所以重機槍使用後單鏈的方式供彈,重機槍的設計距離都是在1000米以上,大家也許不知道以為只要是重機槍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出現,其實重機槍要連一級別才配備,重機槍的用途很大,比如對方火力很強時壓制對方,或者打擊敵方裝甲共事和裝甲目標。

但輕機槍也有優勢比如攜帶方便,比如衝鋒時就可以帶上輕機槍衝到敵人陣地,但重機槍就很笨重,速度上肯定比不上輕機槍,而且輕機槍單人戰士就可以完成攜帶,但重機槍不行。射擊距離上輕機槍也比重機槍的距離差很多,也就500多米,而且只有班一級才有輕機槍配備。輕機槍的供貨彈方式是彈夾方式供彈,彈容量比重機槍少多了。如果你不能從外觀來判斷什麼樣的機槍是重機槍和輕機槍,那你就從機槍的腳架來區分,三腳架的是重機槍兩個腳架的是輕機槍。

不談職場


從字面意思上來講,一個輕,一個重,輕機槍可以一個人拿著,重機槍需要幾個人抬著,輕重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重機槍一般加上三腳架等設備,重量達到了30公斤,甚至還高,重機槍射程比較遠,殺傷力也比較大,機槍口徑也大,有部分型號是12.7毫米,一直沿用到現在。重機槍的供彈也比較充足,一般都是箱式的彈鏈供彈,可在較長時間內提供輸出火力,射程還遠,特別是遇到敵人衝鋒時候,重機槍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可以發射雨點般的子彈,有效殺傷敵人,一分鐘可發射數千發子彈,幾個機槍就能行程強大的火力網,可有效控制住敵人的行動。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機槍陣地,一直是日軍的迫擊炮和擲彈筒優先攻擊的對象。

當然重機槍的作用也很廣,還可以對空射擊,衍生出高射機槍,一都會裝備在坦克,不步兵戰車等裝甲上,都會有一挺甚至幾艇機槍,有的還裝在軍艦或者巡邏艇上,應用的也比較廣。重機槍的射程高於普通步槍的射程,能達到3000米,還有的能高達5000米。

在一戰時期,誕生了很多機槍,使用居多的還是像馬克辛這種重機槍,隨著戰爭的不斷增多,這種能夠不斷提供持續火力的重機槍陣地是首要的打擊對象,由於重機槍重量大,那時候重機槍的陣地是固定的,轉移起來非常不方便,只能支援步兵,但是不能隨同步兵一起走,所以不能夠進行持續的火力支援。所以各國開始研發比較輕便的自動武器,比如最早的劉易斯機槍,紹沙輕機槍。

輕機槍是相對於重機槍重量輕的機槍,當時研發的初衷就是,要有機槍般的持續火力,攜帶還比較方便,所以早期的輕機槍都有兩腳架,依託肩膀抵肩射擊,重量也比較輕,一個人完全可以扛著,劉易斯機槍,紹沙輕機槍開始之後,最具代表的是ZB-26輕機槍、大正11式“歪把子”輕機槍,這類機槍可以使用步槍彈。當然,輕機槍供彈不像重機槍那麼大了,早期一般都是採用20-30發彈匣供彈,火力輸出沒有重機槍好,但是優於步槍的,還能更換槍管,比較優秀的是ZB-26(李雲龍寶貝疙瘩捷克造)和布侖輕機槍。

能裝備到步兵班,使用靈活,攜帶方便,配合重機槍作戰,還能裝在摩托車,小型裝甲車上,最具代表的是二戰時期英國的布侖機槍車。有時候衝鋒還能當衝鋒火力使用,邊衝鋒,邊射擊,二戰之後,衍生出來班用機槍,自動步槍多出來輕機槍型號,零件子彈可以通用。再後來輕機槍也有通用機槍的說法,形成了系列,供彈也採用彈鏈供彈,有100-200發的,火力輸出強,口徑也變小了,能裝在坦克、步戰車等裝甲車輛上,還能裝在皮卡,越野車,卡車上面,巡邏艇和直升機上。

不管輕與重,這兩者都是戰場上不可缺少的,二者密不可分,都承擔著不同的作用。


雷姐的機械空間


目前很多國家裝備的重機槍、輕機槍實際上屬於同一型號的機槍,它們的最大區別是採用了不同的槍架,重機槍使用的是更重更大的三腳架,而輕機槍則是使用比較輕便的兩腳架。這種隨著槍架不同變身為輕重兩種型號的機槍也被稱為通用機槍。
因為配備的槍架不同,通用機槍在輕、重兩種狀態下的性能差距是比較明顯的。以大名鼎鼎的“希特勒的電鋸”——MG42型通用機槍為例,當它使用兩腳架,以輕機槍狀態出現時,它的有效射程為800米,配備的是50發子彈彈鏈,射程不算遠,持續射擊能力也沒有太大亮點。 而當它配備三腳架,以重機槍身份出現時,它的有效射程一下子躍升到1800米,250發子彈的超長彈鏈也讓它擁有非常恐怖的持續射擊火力。從MG42型通用機槍身上,輕重機槍的性能差距就已經一目瞭然了。
那麼,為什麼通用機槍在配備不同槍架時,總體性能特別是有效射程會出現如此明顯的差距呢?按道理說,既然屬於同一款通用機槍,使用完全一樣的槍管、彈藥,性能也應該是一樣的呀!為什麼會存在性能上的差距呢?這就要從後坐力方面說起了。 通用機槍配備兩腳架,以輕機槍狀態出現時,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主要由兩腳架和射手身體去分擔,特別是射手需要用肩部去抵抗大部分後坐力。人體不是鋼鐵打造的,無法以非常穩定、固定的姿勢去硬抗巨大的後坐力。所以,輕機槍的射擊狀態並不穩定,由此也造成它的射擊散佈加大,在遠距離射擊時這種誤差更加明顯,有效射程自然受到較大限制。加上輕機槍需要射手提著它跟隨步兵進攻作戰,所以也不能攜帶更長的彈鏈。
而重機槍配備的是三腳架,槍身是固定在三腳架上的,三腳架的重量很大,支撐結構也非常穩定。重機槍射擊時的巨大後坐力完全由三腳架吸收。很多重機槍配備的是彈性槍架,能夠通過三腳架架腿的彈性形變來平穩的吸收後坐力,使得重機槍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射擊平臺。重機槍正是因為射擊平臺穩定,在更遠距離上仍能保存較高的精度。
另外,重機槍不需要過分考慮便攜性、機動性等問題,所以可以配備超長彈鏈,在更換槍管等條件下,擁有了超強的持續射擊能力。輕重機槍因為設計定位不同,使得它們雖然可能屬於同一款槍械,但最終卻擁有了截然不同的性能。

科羅廖夫


大家好,我是老霍,一個水平不高的軍迷。

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區別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使用兩腳架的,普遍是輕機槍,使用三腳架的,一般都是重機槍。還有通用機槍,也就是可以裝兩腳架當輕機槍用,也可以裝三腳架當重機槍用。

最開始,是馬克沁重機槍,開啟了機槍的華麗序幕!也是重機槍,讓塹壕變得難以突破,所以一戰時,經常雙方打一個月,誰也不能前進,正是因為重機槍的原因。那時機槍是火力支點,主要用於防禦,因為重量比較大,不方便進攻時隨部隊推進。

後來大家發現,進攻時,如果能為步兵提供隨行火力支援,壓制敵方火力,那就太好了。只可惜,重機槍笨重的特點限制了其機動性。一個重機槍小組,至少四個人!而且拆解和組裝,搬運重機槍還特別費勁。

直到輕機槍的出現,讓可以持續的火力來壓制敵方。所以,輕機槍一般沒有笨重的槍管冷卻裝置,也沒有巨大的彈匣,更不需要特別重的三腳架。一個輕機槍小組,兩個人就夠了。

但是,直到通用機槍的出現,讓輕重機槍的界限變得模糊了。

直到現在,一般中小口徑的,都變成通用機槍了,而12.7毫米的,還是重機槍。重機槍的作用還是短時間不能被完全替代,所以,各國也都是輕重機槍一起服役,只不過,輕機槍配屬到班,而重機槍在連排一級,作為臨時配屬的支援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