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金庸筆下,張翠山真愛殷素素嗎?

楊莎莉


20多歲的殷素素死前,為什麼和40歲的二伯,聊的火熱?

第三隻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

在我寫這篇文章時,一定會有很多金庸迷,罵我三觀不正。

絕代芳華的殷素素,怎麼可能和她的二伯,心心相印呢?

她不是深愛著張翠山麼?

只能說,金庸大俠,特別喜歡大叔和小蘿莉,來那麼點事事兒。

1.

殷素素,和武當七俠的緣分,真的不淺。這姑娘18歲時候,出場就是個特別冷豔的殺手。

鬼使神差的,和俞老三搶屠龍刀,也只傷他,卻沒有殺他,很不符合她個性。

只是因為,押鏢出了點錯,就把一個鏢局,七十多號人,卻給單挑了。心腸之狠,手段之猛,跟滅絕老尼有的一拼了。

若是在那個月黑風高夜,把俞老三丟到湖裡餵魚,也就沒了後面那麼多事。

中間的千言萬語,一筆帶過。殷素素結束了十年荒島求生,踏入中土,見到的第一個大俠,就是俞蓮舟,張無忌的二伯。我叫他俞老二。

俞蓮舟是個什麼樣的人?

“俞蓮舟外剛內熱,不苟言笑,幾個小師弟,甚是敬畏,比怕大師兄宋遠橋還厲害的多。”

俞蓮舟很有意思。

冷言冷語,一個冰坨子。但卻是個暖男。這樣的二伯,風度翩翩,一定很酷。

俞蓮舟碰到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弟妹,大魔女,打心眼裡嫌棄。拉著張翠山,就想撇下殷素素母子,上山拜師祝壽。殷素素多聰明啊,一雙大眼睛,瞧瞧天,瞅瞅地,意思就是天南地北雙飛客,不能分。張翠山立馬會意,只好帶上了母子。

這是殷素素和二伯首相逢。明面兒不說,心裡卻不愉快。


2.

初次相逢,不來點事兒,就不會記住這個人。這是劇情的經典橋段。

俞蓮舟會尬聊啊。他突然對老五說:

“你我肝膽相照,情逾骨肉,便有天大的禍事,二哥也跟你生死與共。師父若是怪責,咱們七兄弟一起跪地苦求,你孩子都這般大了,難道師父還會硬要你夫妻父子生生分離?”

殷素素一聽,心中大是感動。原來這冰坨子,心這麼熱。

互不順眼,開始轉為默契。這種默契,竟然超過了某某張。

船到半路一個碼頭,張無忌突然被一個老乞丐抓住,要挾告知謝遜的下落。張翠山這人,什麼都好,就有一點不好,冷血。

怎麼個冷血法?他一句仗義豪言,意思就是兒子的小命不打緊,出賣朋友藏身之處才可恥。

理是這麼個理,不過這可把為孃的,急的眼淚都刷刷的掉。

“突然之間,殷素素伸掌在身旁水手一推···又踢下另一名水手··俞蓮舟之一轉念間便即明白,眼見賀老三目瞪口呆,當即拔出長劍,運勁擲出···將蛇頭斬落···”

殷素素,和二伯,心照不宣,救下了兒子。某某張,慢了半拍。不知道殷素素,到底是在賭二伯,還是賭他男人。

3.

這個二伯,厲害啊。

“近年來俞蓮舟威名大震,便是崑崙、崆峒這些名門大派的掌門人,名聲也尚不及他響亮。”

二伯不會把江湖道義,掛在嘴邊。他是個幹事的人。

“俞蓮舟潛心武學,無妻無子,對無忌十分喜愛,只是他生性嚴峻,沉默寡言,神色間卻是冷冷的。 ”

武功厲害,事業有成,又不羅裡吧嗦的男人,放在現在,是不是很酷?有點霸道總裁的味道。所謂的風度翩翩,也不過如此。

還記得楊逍麼?楊逍大叔就是因為風度翩翩,這才成功挖了殷梨亭的牆腳。

俞蓮舟此時,年齡也不過40來歲,正是最有男人味的年齡。

這位二伯,很會聊。

俞蓮舟:“我資質愚魯,一無所長,勉強說來,師傳的本門武功,算我練的最刻苦勤懇些。”

“七個弟子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唯有翠山。我願盼他能承受我的衣缽···你說,師父是不是最喜歡五弟?”

殷素素:“你是武當七俠中武功第一,自己偏謙虛不肯說。”“殷素素笑靨如花,心中甚喜。”

明明自己武當七俠第一,卻要說自己很傻很天真。還要把人家老公,捧到天上去。此時的榆木疙瘩的俞老二,完全接受了殷素素,竟然也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又如黃河之水了。

“(俞蓮舟)覺得她坦誠率真,比之名門正派中某些迂腐自大之士,反而更真性情。”

二伯,也很欣賞這位小弟妹了。

4.

說來也逗。四人一路上山,殷素素總在和二伯侃大山,還玩打怪獸。此時張五,則已模糊的,更像個花瓶的影子。

按道理,不應該更多的是張五和俞老二敘舊,指點江山麼?

古代禮法最嚴,有“叔嫂不通問”的規矩。大體意思就是,即使親兄弟也不能和自己的嫂子弟妹,尬聊。聊多了,容易引起誤會。越聊,就越容易出問題。

距離武當越近,殷素素對這位二伯,卻越是聊的深徹。

俞蓮舟微微一笑:“ 弟妹,你去護著無忌,別讓他受了驚嚇,外面的事,有我和五弟料理。”

“殷素素遊目四顧···決無異狀···這位二伯名不虛傳,當真了得。”

“殷素素···俯身想拾起瞧瞧。俞蓮舟道,別動他們兵刃,倘若劍上刻得有名字,咋們以後便無法假作不知。”

“殷素素這時,對這位二伯敬服的五體投地。以後不可再讓二伯為難。”

前進一公里,殷素素已經和這個二伯,惺惺相惜了。而俞老二,也是處處為殷素素著想。

譬如上了武當山,那個殷老六,傻乎乎的,太興奮了。哥,今晚咱哥倆,一起睡,聊到天亮如何?

俞老二看不下去了,當面呵斥:“五弟有了嫂子,你道還是十年之前麼?”

俞老二沒有結婚,但是連這種男女微情,都能替殷素素想到,並替她開了這個口。果然,是個好二伯,心細如髮。

可惜,殷素素和二伯的二人轉,卻因為俞老三的突然爆發,雙雙殉道終止了。


5.

為什麼在路上,殷素素和二伯的默契度指數,漲的那麼厲害?

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一個妙女,對一個大叔的折服?

金庸大俠,最喜歡玩大叔挖牆腳,小姑娘愛綁大叔的愛好,感覺這裡···

結婚和戀愛,是兩碼事。一個成熟的男人,和一個奶油小生,在漫長又平凡枯燥的圍牆生涯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境界。女人,越是長大,越會明白,大叔的幸福指數,是遠高於那些同齡人的。

假如,殷素素先遇到俞老二,會不會上演小蘿莉和大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假如,···

我如此邪著想,是有點人渣的感覺了。忍不住的人,會噴我吧。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第三隻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


話題預告:

小龍女被尹志平強姦了,為什麼還要跟著他跑?

精彩回顧:

聊聊宋青書,這個魔性青年,為什麼沒成大魔頭!


三生有畫


張翠山毋庸置疑是愛殷素素的,只是他的愛裡矛盾太多、純度不夠,比起殷素素不顧一切的愛要少、要懦弱。

張翠山的形象是正面光明的。他不是邪魔外道,不是野狐禪,他是堂堂武當張三丰張真人座下、光明磊落、正義凜然的武當五俠――“鐵劃銀鉤”張翠山。張翠山是“儒俠”,書生儒雅俊秀的外表下有“懲惡鋤奸”的豪俠膽色,這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也是他一生不能調和的矛盾。



書生的猶豫迂腐和豪俠的快意不羈相撞,造就了張翠山想而不敢、不知所措的個性。張翠山是名門正派的大俠,卻是被“名門正派”和“俠”桎梏一生,他的禮教觀念給自己上了重重的道德枷鎖,他的少年心性必須隱藏在老成持重的那一面下,所以,他的一生難得放肆和快活。

反觀的殷素素,“天鷹教教主”的女兒身份尊貴,雖然是“邪教”,但明顯看得出白眉鷹王殷天正對這個女兒的教育很“下本”:琴棋書畫,烹飪女紅是培養閨秀氣質,拳腳武功,手段謀略是培養江湖兒女。而殷素素也是天賦極高,顏值逆天、武功高強、手段狠辣、機智過人――這樣的人物,若不是愛上張翠山,做了賢妻良母,怕也是江湖上讓名門正派頭疼的邪魔梟雄。



而愛情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是它能跨越身份地位種族地域、不可思議的發生。“妖女”殷素素對張五俠一見傾心,這是幸福的開始,也是悲劇的開端。

殷素素行事作風敢愛敢恨、果斷強硬,這正是含蓄律己、心意難定的張翠山所欠缺的。兩人初見,大俠張翠山表現如同傻小子:



碧紗燈籠照映下,這書生手白勝雪,再看他那相貌,玉頰微瘦,眉彎鼻挺,一笑時左頰上淺淺一個梨渦,遠觀之似是個風流俊俏的公子,這時相向而對,顯是個女扮男裝的妙齡麗人。張翠山雖然風流倜儻,但師門規矩,男女之防守得極緊。武當七俠行走江湖,於女色上人人律己嚴謹,他見對方是個女子,一愕之下,登時臉紅,站起身來,立時倒躍回岸,拱手說道:“在下不知姑娘女扮男裝,多有冒昧。”摘自《倚天屠龍記》之第四章《字作喪亂意彷徨》那少女道:“昨晚烏雲蔽天,未見月色,今天雲散天青,可好得多了。”聲音嬌媚清脆,但說話時眼望天空,竟沒向他瞧上一眼。張翠山道:“不敢請教姑娘尊姓。”那少女忽然轉過頭來,兩道清澈明亮的眼光在他臉上滾了兩轉,並不答話。張翠山見她明媚清麗,難描難言,為容光所迫,登覺自慚,不敢再說什麼,轉身躍上江岸,發足往開路奔回。 摘自《倚天屠龍記》第五章《皓臂似玉梅花妝》

由此可見,張三丰對幾個弟子的德行禮教非常重視,而“性教育”是幾乎為零的。所以,張翠山太在乎自己的名譽聲望,太在乎名門正派的眼光,太在乎道德準則的束縛,忽略了他作為一個普通少年人的心理需要。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他卻如老人一樣步履蹣跚。



按照正常套路,即使再喜歡再心動,張翠生也絕不可能與脾氣又大又臭、殺戮成性的“妖女”殷素素湊成一對。為了把這兩人湊在一起,金庸煞費苦心,製造了一場大海嘯來撮合,還讓謝遜從旁助攻。

即便在遠離中土的荒島上,對自己名門正派弟子身份認真在意的張翠生,也要殷素素苦求、謝遜怒罵,才肯放下內心掙扎,和殷素素結為夫婦。

十年冰火島的夫妻生活,是張翠山一生最為輕鬆快樂的時光。可幸福總是短暫的,兩人不可避免的要回歸中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殷素素重傷俞三俠的宿怨沒有放過她。彷彿註定,一句“多謝三哥”讓癱瘓多年的俞岱言認出她是當年傷害自己的人,愧疚爆發的張翠山橫劍自刎,殷素素當然也活不了了。

殷素素真的很可愛,她愛張翠山,便是一心一意、純粹無私的愛。她本來驕傲狠辣,為了張翠山願意洗手做羹湯,變成心存慈悲、賢淑溫婉的另一個人。



她不像張翠山自加了太多君子道德俠義正義,她的人坦坦蕩蕩,她的愛清清楚楚。張翠山為了愧疚而死,她卻為了張翠山而死。張翠山是迫於道德,永遠無法解脫的人,一旦無法面對內心的壓力和矛盾,他便活不下去。而殷素素很簡單,張翠山生,她便生;他死,她也死――比起張翠山,她才是真正的豪俠,真正的至人。

她去意已決,終於脫下賢妻的外衣,做回“妖女”本來的樣子。她丈夫死了,她不知道該恨誰,又覺得天下人人可惡可恨。她撒了彌天大謊,保護了謝遜,讓少林、天下受盡戲弄。



最後,她悽然又驕傲地笑了,告訴兒子張無忌:“孩兒,你長大以後,要提防女人騙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我沒跟這和尚說,我是騙他的,我是騙他的……你瞧你媽……多會騙人!”

張翠山是俗人,她才是至人。俗人氣短,至人情真。至人嫁給了俗人,註定是悲劇。


漂亮得不要不要的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殷素素是一個美女。看原文,殷素素的首次正面描述“那少女突然轉過頭來,兩道清澈明亮的眼光在他臉上滾了兩轉,並不答話。張翠山見她明媚清麗,難描難言,為此容光所逼,登覺自懺,不敢再說什麼,轉身躍上江岸,發足往來路奔回”。張翠山和殷素素的首次相遇是在錢塘江的一條小船內,張翠山用內力為因素逼出所中暗器。雖然說張翠山是名門正派,但是作為一個青年男子,第一次與一個漂亮的女孩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不免會生出好感。



另外從殷素素的角度來看,她對張翠山應該算是一見鍾情。畢竟張翠山作為知名的青年劍客,武功高強,人又風流倜儻,還會書法。可謂能文能武,小夥長得還比較帥。對大多數女孩都是有吸引力的。這一點從王盤山揚刀立威這一節就可以看出。在這個場景裡面殷素素不斷討好張翠山,而且格外恭維張三丰,明顯是一種懷春小女孩的心思。



對張翠山來說。他一直受到的都是傳統教育。殷素素這種有點邪門歪道的漂亮女孩他來說更具有吸引力。何況在冰火島,一去十年。除了瞎了眼的謝遜之外,只有兩人相依為命。我想他們應該深深的愛上了對方。以至於後來殷素素性格不斷的變得善良溫柔。這才是愛一個人最大的改變。所以當最後張翠山發現他在愛人和師兄之間,無法作出選擇的時候只能自殺。這也算是他為和殷素素的愛情給出的最後一個交待吧。個人覺得,張翠山和殷素素之間的愛情,遠比張無忌的愛情更為動人。


金銀湖老陳


不可否認,張翠山對殷素素是有感情的,但這感情到底有多深就值得深究一番。

自古英雄愛美人。初期,面對殷素素這樣一個機靈活潑的大美女,張翠山是絕對是有好感的,但是當得知殷素素是天鷹教的人,並且行事心狠手辣之後,礙於正邪不兩立的道義,張翠山一直像牆頭草一樣立場不堅定,面對自己的師兄弟時說自己不喜歡殷素素,面對殷素素時又想與之親近。而且他對殷素素也是不信任的,認為她是魔教妖女,幾次三番地懷疑她製造了諸多血案,並且別有用心,就連她親口解釋張翠山也不聽。

要不是在王盤山上被謝遜帶到冰火島,他倆鐵定是不能在一起的。就算是他們結合在一起也是因為張翠山覺得迴歸中土無望,在這個沒有人煙的小島與一美女相依為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總比孤身一人好。首先張翠山身為名門正派的弟子,絕不會願意“自降身價”與魔教妖女結為夫婦,惹來江湖各路人馬的非議。他把江湖道義與聲譽看得比愛情重多了,更不會放棄自己名門正派的身份而入魔教。二來如果不是到了冰火島,殷素素的形事作風也不會改變,不會從殺人不眨眼變得心慈手軟,這樣他們兩個在為人處事理念上的不合也會破壞兩人之間的感情。


冰火島上十年的相濡以沫,兩個人是有感情的,而這種感情更多的是親情。最後他倆還是死了,並不是受外人逼迫,是源於自己的內心,張翠山還是沒有辦法平衡兄弟情誼與夫妻情誼,一個是多年的同門師兄,一個是相伴多年且有了孩子的結髮妻子,最終其實是兄弟情誼江湖道義佔了上風,他們兩個就是個悲劇。


瀾滄聽雪


張翠山,姑且算他愛殷素素吧。但實在太擰巴。在他心中,有比愛殷素素更重要的東西。

一、擰巴的張翠山

張翠山的性格特點,於他初見殷素素時就已經寫的很清楚了。


當時殷素素在船上,張翠山在岸上。張翠山要問龍門鏢局滅門的事,於是躍上了船。見到對方是個女子之後,張翠山的反應是:「一愕之下,登時臉紅,站起身來,立時倒躍回岸」。


張翠山謹守君子之道德規矩,無意闖入女子之船,立即回岸,如此反應,我們也要贊他有君子之風,非浮浪子弟。殷素素大概也知道張翠山是什麼人,所以唱了個小曲兒就划船走了。這時候張翠山就有意思了。見了美女,守君子之風是一回事,內心有沒有波瀾是另一回事。張翠山雖然有君子之德,可是見殷素素走了後,「悄立湖畔,不由得思如潮湧,過了半個多時辰,這才回去客店。」這思如潮湧的半個多時辰,張翠山都想什麼呢?


殷素素唱曲兒相約張翠山第二天再見。這裡張翠山就更有意思了。第二天的張翠山是這樣的:「心中不時響起那少女的歌聲」「那少女的形貌,更在心頭拭抹不去」。


張翠山其實是些真性情的。可是太拘謹,因規矩準則而偏有許多做作。張翠山想去見殷素素,於是就說服自己:「我但當持之以禮,跟她一見又有何妨?倘若二師哥和七師弟在此,和他二人同去自是更好,但此刻除了從她身上之外,更無第二處可去打聽昨晚命案的真相。」這些理由固然有理,可是張翠山敢說這其中沒有那女子形貌、歌聲的影響?

第二次見面,張翠山已經知道殷素素是女子,殷素素也以女妝現身。什麼打聽命案,以禮相待之類的理由也說服了自己。張翠山於是躍上了船頭。這總該沒問題了吧。可張翠山近距離見了殷素素的美貌後,居然「轉身躍上江岸,發足往來路奔回」。跑了一會兒,又返回來,在岸上跟著船而行。張翠山道德君子的包袱太重,性情壓抑太狠。這種人,是可以被「江湖道義」壓死的。


等到殷素素說殺龍門鏢局滿門並嫁禍張翠山的人就是她。張翠山顧不得許多,又跳上船,要問個清楚。都這時候了,張翠山心裡想的居然是:「擅自闖入婦女船艙,未免無禮」。


書中雖言武當門規,「男女之防守得極緊」。張翠山也確實恪守規矩。可張翠山卻守的過於拘謹而似偽了。江湖規矩和個人形象大過天,其餘皆可拋。這是張翠山悲劇結局的根源。

二、為名而死

謝遜評價張翠山雲:「是非善惡之際太過固執」。這話是不假的。對張翠山而言,江湖道義,以及張翠山這個人的「俠義」形象,是高過一切的。他容不得「張翠山」這個名字上有一丁點的道義上的瑕疵。換言之,張翠山最看重的,其實是「名」。


這樣的張翠山,深陷世俗道義規則,要他和殷素素這個魔女在一起,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金庸先生讓張翠山和殷素素遠離人世,跑到了冰火島上,看上去沒有回到故土的可能了。這裡沒有什麼江湖道義,沒有什麼武當七俠,只有一對男女。在剝離這一切世俗規矩道義之後,張翠山才能純顯其性情,而和殷素素在一起。

可是一回到江湖,原本的各種枷鎖自然又回到了身上。當初殷素素向張翠山言及俞岱巖之事前因後果,只隱瞞了用蚊須針打傷俞岱巖一事。此傷並不致命,且其請龍門鏢局送俞岱巖回武當,亦並無加害之意。俞岱巖殘廢,禍首亦非殷素素。


張翠山知道這件事時,張無忌都十歲了。張翠山「全身發抖,目光中如要噴出火來」。張翠山覺得這件事他愧對了俞岱巖。他最珍視的江湖道義與俠義形象毀於一旦。他無法面對這個江湖。於是一死了之了。


可是他沒想:他死了,殷素素如何面對俞岱巖及武當諸俠?在打傷俞岱巖之上,又加一層逼死張翠山的罪名。剛救回來,才十歲的張無忌該怎麼辦?害俞岱巖殘廢的真兇可不是殷素素,罪魁禍首誰去找。張翠山居然就一死了之了。


張翠山、殷素素從冰火島回來。殷素素畢竟殺了龍門鏢局七十多條人命。為使江湖正道接受殷素素,武當諸俠還決定三年內每人做十件善舉,以抵其過。張翠山也覺得此安排甚好。怎麼到了殷素素傷俞岱巖之事,就得死呢?何況此時真兇都還沒找出來呢。


張翠山或許是愛殷素素的,但終究給自己設的枷鎖太沉重。我當然相信張翠山的君子之德,但過於拘泥於道義和個人形象。說其為道義而死,倒不如說其為名而死。





孫虛白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張翠山和殷素素肯定是真愛,原因簡短歸納以下幾點。

第一,二人相遇時都是情竇初開,風華正茂,在最好的時間遇到彼此。

第二,一個是江湖上成名的少俠,一個是出自名門的大家閨秀。兩人又都是人中翹楚,非常地般配。

第三,兩人是一見鍾情,可謂不打不相識,必是前世註定的好姻緣。

第四,兩人同甘共苦,歷盡艱辛,稱得上是患難夫妻,絕對經得起生死考驗。讀《倚天》的開頭,以為張翠山和殷素素就是本書的男女主人公,當二人雙雙殞命,讓人頓覺痛惜。

最後,某些人幻想出殷素素移情二叔,這是老套而又陰險的意淫,就不必說得繪聲繪色了吧!

如果這都不算愛,恐怕滅絕師太也不能同意啊!


社會主義小書童


張翠山到底愛不愛殷素素?

只要熟讀過金庸的作品和了解金庸生平,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有件事讀者可能不知道,金庸金大俠在1960年親自編劇並導演了一部電影《王老虎搶親》,劇中描寫了一位玉樹臨風的江南才子男扮女裝因禍得福抱得美人歸的故事。隔年即1961年金大俠創作了《倚天屠龍記》。

(葉童版的殷素素)

(劇中的小龍女)

(劇中的王語嫣)

其實,金大俠作品中好多美女身上都有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王老虎搶親》中的女主角——夏夢。夏夢,原名楊濛,因十分熱愛莎士比亞作品《仲夏夜之夢》,取藝名夏夢。她高雅端莊,蕙質蘭心,能寫得一手好文字,真正的大家閨秀的範兒。走進演藝圈的夏夢性格依然如舊,語言不多,不喜交際,深居簡出,不愛拋頭露面。

(夏夢美嗎?!)

金庸在在夏夢剛出道便深深地暗戀上了她,併為之發狂,即使當時金庸早已成婚。《王老虎搶親》故事情節就表達了金庸的心中的美好願望,似乎是在向夏夢暗示他願意和她在一起的心情。

金庸闇戀夏夢可在其部分作品中尋到一些端倪,他寫的好多作品中的女子(金庸喜歡的)都是冰清玉潔,不染風塵,猶如不食人間煙火。比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香香公主,《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這完全是金庸按心目中所暗戀的女人夏夢的形象塑造的,其中的故事情節也表示了金庸的內心想法和無奈。香香公主進宮和去世及陳家洛的悲憤心情;初版段譽和王語嫣及改版後段譽和王語嫣的不同結局;小龍女被道士玷汙等等,你要是用心閱讀體會,便不難發現金庸老爺子當初有多麼愛夏夢。

(你能看出有沒有金庸筆下美女的痕跡?)

回過頭來,再說說張翠山愛不愛殷素素。書中的張翠山張五俠,也是個青年英俊文弱書生的形象,左手銀鉤右手鐵筆,寫的一手好書法。這未嘗不是金庸把自己寫到書中去了。

再看看書中金庸是如何描述殷素素的:舟中(撫琴)書生站起身來,微微一笑,拱手為禮,左手向著上首的座位一伸,請客人坐下。碧紗燈籠照映下,這書生手白勝雪,再看他相貌,玉頰微瘦,眉彎鼻挺,一笑時左頰上淺淺一個梨渦,遠觀之似是個風流俊俏的公子,這時相向而對,顯是個女扮男裝的妙齡麗人。再看:那少女不答。忽聽得槳聲響起,小舟已緩緩蕩向湖心,但聽那少女撫琴歌道:“今夕興盡,來宵悠悠,六和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寧當來遊?”接著看:張翠山伸手接住,見是一柄油紙小傘,張將開來,見傘上畫著遠山近水,數株垂柳,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畫,題著七個字道:“斜風細雨不須歸。”還看:那少女道:“傘上書畫,還能入張相公法眼麼?”張翠山於繪畫向來不加措意,留心的只是書法,說道:“這筆衛夫人名姬帖的書法,筆斷意連,筆短意長,極盡簪花寫韻之妙。”那少女聽他認出自己的字體,心下甚喜,說道:“這七字之中,那個‘不’字寫得最不好。”張翠山細細凝視,說道:“這‘不’字寫得很自然啊,只不過少了含蓄,不像其餘的六字,餘韻不盡,觀之令人忘倦。”那少女道:“是了,我總覺這字寫得不愜意,卻想不出是甚麼地方不對,經相公一說,這才恍然。”

書中的殷素素完全是大家閨秀的範兒,琴棋書畫無所不會(沒有棋,哈哈!)。這些是不是與夏夢十分吻合呀!

至於金庸為什麼要寫張翠山和殷素素離開大陸遠去冰火島,其中之用意不用我再囉嗦了吧,您自己體會吧。

張翠山愛不愛殷素素?還用我回答嗎?!



馬老鼠


愛,當然愛。

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愛情,其實是兒子張無忌和趙敏之間愛情的縮影,同樣的一正一邪,亦敵亦友,同樣的從互不相讓到慢慢相容,相知到相愛,只不過結局大相徑庭。

其實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開端,十分浪漫,張翠山其時追尋俞岱巖之事,內心十分焦躁不安;然而卻在街上行走,遇到了殷素素在水中小舟上彈琴,兩個人一個在河岸,一個在小船,郎才女貌,並立前行,那場景美如畫。

後來二人的一見鍾情,及到了最後被困冰火島而終於結合,自然是因為深愛,但只不過在海外孤島上,有許多事情被忽略了,二人忘記了正邪之分,身份之別;也忘記了本來就橫在兩人之前的一些芥蒂,最關鍵的就是俞岱巖的事情。

俞岱巖的事情,是非曲直後來自有公論,但無論如何殷素素在其中是有過錯的,但二人居然在十年荒島上,也沒有說開過這件事,終於在最終爆發出來;張翠山無顏面對性命相托的兄弟,只能選擇自刎謝罪。

其實張翠山對於殷素素的愛,絲毫也不值得懷疑,只不過他更看重的,是和師門之間的情義,是正與邪的分辨;畢竟對於他而言,師兄弟可不單單只是師兄弟,而是真正的家人,親人,自己的愛侶累得兄長一生殘廢,對於生性正直古板的他來說,是無法承受的。

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愛殷素素。

就好比,當郭靖告知黃蓉自己有個未婚妻叫華箏時,也決定回去娶華箏。但這並不是郭靖不愛黃蓉的表現,只不過是一種基於道德上的選擇,與愛情無礙。

黃蓉就很懂得郭靖,只說他既娶華箏,那我就終身不嫁就好了,反正自己心裡只有郭靖,郭靖心中也只有自己。


人間毒物


老實講,我最喜歡的是神鵰,而不太喜歡倚天,我喜歡楊過,不喜歡張無忌,更不喜歡張翠山。我看倚天完全只為了兩個人物:殷素素與趙敏。

如果只是說談張殷兩個人的感情,談他愛不愛殷素素,那他當然是愛的。但這份愛在他心裡是最重要的嗎?或者說在愛情與師門情誼相比的時候哪一個更重要?愛情是不是最重要的,我想張翠山的屍體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問題其實還可以,但對於殷素素來說,這個回答太殘忍:十年恩愛,還有個兒子,竟不敵他心中的一絲愧疚,他終究不會為了她而好好活下去。

有許多人拿張翠山與殷素素這一對,和張無忌與趙敏這一對來說事。的確,張無忌與趙敏,幾乎是張殷的翻版。一正一邪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性格都很像,只是他們所選擇的道路,他們能選擇的道路,又有不同。

殷素素的悲劇的結局,其實從他們萌生出迴歸中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金庸的小說裡,主角夫妻二人一起退隱基本上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因為再發展下去,他們很可能就不得善終了。因素有很多,射鵰未完,延續到神鵰,郭靖黃蓉解決不了蒙古大軍;楊過小龍女也不行,當然,他們更鬥不過郭靖黃蓉;張無忌趙敏留在塵世,要坐皇帝嗎?還是要為了趙敏與中原武林決裂?這恐怕都很難;令狐沖與任盈盈,又能否戰勝權力、慾望,還有別人的野心等等,也是未知數;而蕭峰無法戰勝仇恨,不肯放下,不會珍惜,所以才塞上牛羊空許約。其實張翠山與殷素素原本是不想回來的,因為只有在這裡,他們才不會面對在中土的種種恩怨情仇,勾心鬥角。但自從有了張無忌,他們才決定回去,於是就不得不面對真相,不得不面對決擇,面對那些人的刁難,最重要的,愛情與師門之間的選擇,最終,殷素素輸了,張翠山畢竟不肯為了她好好活著。

這一點楊過小龍女倒是看的很開,在他們眼中,愛情真的是最重要的,與其像郭大俠一般為一個腐朽的朝廷殉葬,倒不如為了眼前的人好好活著,所以神鵰俠侶才能真的絕跡江湖。哪怕是後人,也幾乎不會太多的參與江湖事,也就不會過多的捲入江湖紛爭。

殷素素當初想回中土,無非是為了張無忌,張殷二人希望張無忌最終迴歸世界,這與楊過小龍女不同。如果張翠山是為了殷素素考慮,他就應該阻止她回去,就算是回去,也應該為了殷素素好好活著,好好珍惜所愛的人,為了所愛的人好好活著,這才是歸隱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張教主就聰明一些,放下了一切權力,只帶走了趙敏,保護自己所擁有的,為了她好好活著,不再涉險,這才是對她真正的愛,也是張無忌比他爹好的地方。


老子查你戶口本


人間自有真情在,無論表現怎麼樣,我們不該臆斷之,雖然是虛構的,不希望老是看見對美好的質疑,質疑這種早已經完全呈現在你面前的美好,且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其可能產生的劣性 ,然後再無限放大之,黑化之!這是心理病,得治!更說明了你本身出問題了。當你在美好的故事中尋找可能會有的被黑化幾率的時候,說明你自己不再相信有愛、有真、有美、有好!!

警惕吧,找個黑屋把自己關七天,深刻反省自己。相信人性世界不是被黑暗主導的,因為我們心裡是嚮往光明,保持自己的童心和真心,別在充滿慾望的活著中黑了自己。

人長黑了真難看的!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