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郭嵩燾

荊楚這片南方的靈秀山水曾經孕育出一代代偉人:從自投汨羅的屈原,到力能扛鼎的霸王,再到近現代歷史上的風雲人物,無不是出自洞庭湖南北的荊楚大地。即使歷史進入了近現代,先秦楚人"不服周"的蠻勇之氣,在近代歷史上也是時不時地浮現出來,保守和開明在這裡進行著一輪輪激烈的交鋒。

不同於以戎馬聞名於世的左宗棠、曾國藩,近代歷史上的第一個訪英使者郭嵩燾的救國之路,是一條在當時並不被認可,但被歷史證明有先見之明的道路。而郭嵩燾的種種進步思想,和他的思想短板,同步存在於他的著作《使西紀程》中,體現了歷史陣痛期國人的認知升級和彷徨。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一、出使英國前的人生履歷


郭嵩燾於1818年出生於湖南湘陰縣一個富裕的家族裡,由於郭家的致富門路主要是經商和放貸,不同於傳統的土地地主,這一點是郭嵩燾離經叛道思想的家族根源。年輕的郭嵩燾雖然長相斯文,但是骨子裡桀驁不馴,不會輕易地改變自己的觀點,這位他日後發出離經叛道的言論打下了物質和家世方面的基礎。雖然他和著名的曾國藩曾同窗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但是他與曾國藩對於民族危亡和時局的態度完全不同。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曾國藩

當時官吏貪婪、人民窮困,曾國藩認為可以在不改動政治制度的大前提下,通過學習先進軍事制度的方式與列強相抗衡,但是在郭嵩燾看來,真正的自強之道不應當限於購買軍艦、籌集軍餉等辦法,而且他對於當時保守士大夫"相與憤然言戰守事宜"的態度深表不滿,認為貿然對外開戰、於國於民,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洋務運動

洋務派提倡"師夷長技以制夷",認為西方的強盛在於軍事技術,所以認為在 不變動現有制度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局部微調和適當改良達到強國的目的;但是郭嵩燾卻非常有先見地認為,洋務派不懂得西洋強盛之本,也不知道洋務運動之本,郭嵩燾認為海防大業,包括練兵、制器、造船、用人、理財、持久,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問題源頭在於朝廷"正百官",要從政治體制入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時局存在的問題,然後學習他們用兵制器之方法,以求積漸之功,因此改良朝廷政治才是禦敵之道,而具體的升級兵器、進購機械則是禦敵之術。


郭嵩燾不厭其煩地強調:“西洋立國,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其末在商旅。”如果沒有好的朝廷制度,那麼再好的商旅都無法施展其長項;而政教正是中國積貧積弱的根本。這種思路,其實非常符合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中國近代變革歷程,在洋務運動的時代,郭嵩燾的思想先進到了相當於"維新變法"的地步,但是對於改制的方向在哪裡,其實郭嵩燾自己也沒有譜,直到郭嵩燾因為一次意外走出國門之後,他的想法才找到了具體的支撐點。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馬嘉理案的文件記載

後來,英國駐華使館翻譯馬嘉理在雲南被殺,在英方的壓力之下,朝廷不得不派人去通好謝罪,於是郭嵩燾被任命為前往英國的欽差大臣。郭嵩燾接受使命之後,為進一步"通查洋情"、探究西學,毅然踏上了前往英國的旅程,並留下了《使西紀程》這部著作。


2、 全書的要旨和進步觀點


《使西紀程》是1876年、郭嵩燾從上海到倫敦50天的旅行日記,他從中國出發,途徑印度洋進入紅海,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然後出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英倫三島,途經5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正是這次國際之旅,改變了郭嵩燾看世界的方式,堅定了他對於清末變革的很多看法。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傳統的華夷之辯

在這部奇書中,郭嵩燾最先打破的是華夷之辯:

在多數中國文化人將西方人視為蠻夷之國時,郭嵩燾拋棄了這一偏見,比如他認為,茫茫四海,含識之人民,此心此理,所以上契天心,豈有異哉?而猥曰東方一隅為中國,其餘皆為夷狄之國,吾所不敢知也。"這一言論,是對四夷圍繞華夏的天下觀念的巨大挑戰,他客觀地結合世界地理知識,指出中國只是地圖上北半球一隅之地,並非是位於世界的中心,這種客觀而科學的態度,就區別於絕大多數同時代的中國人,而正是這一點,是郭能夠在書本中客觀認知世界的原點。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因為沒有中夏=先進、夷狄=落後的文化包袱,所以郭嵩燾願意冒著"以夏變夷"的危險大帽子,積極對齊國際標準,而不是希望所有人都順從清朝的傳統:比如在蘇伊士運河港口裡,看到歐美列國使用的旗幟大都是方形旗幟,而且形制大體相通,但是中國的旗幟大都是三角形旗或者是燕尾形旗幟,不僅與國際慣例不相符,而且在與列國旗幟並列的時候,容易輸掉氣勢,於是主張記錄西方國家的旗幟形狀,然後回國後作為改制的參考。不強行要求他人順從自己、將中外置於平等交流的位置上,這種心態在近現代跨文化交流史上很少看到的。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英國議會

在破除了傳統的夷夏之辨後,郭嵩燾認為西洋世界也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而且認為西洋國家的興盛並非在於"行金運火"的機械,而是在於朝廷政教嚴明,人民與國家同仇敵愾。比如在英格蘭,國會(巴麗曼衙門)的作用是維持國事方面的議論,而買愛爾(mayor,市長)則要順應人民的請求,所以這才是真正的三代之治,比如他認為,當時英國的代議制推舉首相,很接近上古堯舜禹之間相互禪讓的選官方式,他認為,當時代議制的選區制度,其實很類似於孟子描述的先秦國人的民治傳統:"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但是相比之下,在秦帝國統一九州後,和上古的愛民恤民傳統背道而馳,而且每過一個朝代就是每況愈下,所以西方人認為古代王朝大都是"半開化",當時歐洲列強看待清朝,就像周朝強盛鄙視群雄那樣看待四夷。

在對比了英國近代史和中國歷史時,他大膽的提到:相比於過去的封建王朝,英國這種國家之所以享國長久,是因為"君主兼主國政故也",因為君主是依靠議會主持國政的,而不是像封建帝王那樣乾綱獨斷、一手遮天,所以能夠保證王朝的穩定和君主家族的安全,因此他認為清朝要強盛,必須先改進政體,其次才是器物,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19世紀的英國學校

其次,郭嵩燾認為,西洋列國的強盛根本還在於教育發達,文化昌盛:比如郭嵩燾在香港,便四處探查文化教育結構、參觀學館,看到在英國人的治理下,無論是殖民地還是英格蘭本土,都是文教興盛,有各種學堂或者學館,以教化包括漢人、犯罪分子、小童等不同層次人的文教機構;在香港,他看到學習中國四書五經的華人學童在教室裡並排而坐,而且學習考核制度十分嚴格,課程安排合理;相比之下,中國的鄉村私塾則顯得師道不傳,而且紀律鬆懈。在這樣的機制下,很難訓練出對於現實有作用、能夠經世致用的人才。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郭嵩燾也曾到訪過香港


在教育上,郭嵩燾經過自己的觀察和與西方人交流,發現"實事求是,西洋之本也",在歷史上有亞里士多德、培根開求知風氣之先,以至於當時西洋人普遍"好推求事理";而清朝則是"群相獎視,不悟是非",事至而不暇深求其理,西方甚至有8旬老翁深入研究漢學,在熟讀漢文經典之後,還能撰寫專著,這是足以令當時盲目自大的清朝士大夫汗顏的。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19世紀的英國沙龍

正是因為整體對西方文化的正面態度,所以郭嵩燾筆下的西洋人物出現了很明顯的正面色彩,在此之前,清代士大夫繼承了古代對於西方蠻族比如犬戎、西戎的態度,在寫道外國人物和國名的時候,會在旁邊加上犬字旁作貶低;但是在郭嵩濤這裡,他完全沒有用類似的侮辱性寫法,在他的筆下,西方人大都或文雅、或矯健、或知書達理、或體格強健,比如在和英國公使的交流中,郭嵩燾發現,西方人交戰,即使戰敗頭像,也會得到軍官應有的待遇,不會受到虐待和侮辱,只要在戰爭結束、兩國議和後,依舊可以回國官復原職;相反,如俘虜自己逃回故國,反而會因為不遵守條約、沒有契約精神而受到責罰,並且永不起用。這一點讓郭嵩燾感慨

"西洋之國敦信明義近於古也"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在外交思路上,在親眼目睹了英國殖民軍隊在各地的艦隊和炮臺之後,他理性的認識到了中國和對手在武力層面的差距。和以暴力解決問題的簡單方式相比,郭嵩燾在出訪英國前,就反對為了順從國人的一時衝動,盲目地與外地開戰,而是主張慎重的瞭解西洋列國的國情局勢。而且郭嵩燾堅定地認為,只有從根本上強大中國、改變清朝的政治和教育體系,並瞭解西洋列國強盛的各種具體原因,才能與之較量。


這些言論雖然也有不成熟、不科學的一面,但是相對於那些保守的士大夫和老夫子,這已經是石破天驚的奇談謬論了。同時,也是因為這些言論有現實根據,對於他所衝擊的那些頑固分子更難以反駁,所以這些人氣急敗壞的表示郭嵩燾是"事夷",而且還是"有二心於英國",但是在當時的局面下,郭嵩燾的真話不僅沒有引起足夠的正面重視,反而遭到了非議和罵名。


三、受制於時代的遺憾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漢代使節

當然,郭嵩燾的很多想法有流於膚淺之嫌:比如他在沒有世界歷史背景的知識下,他看到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希伯來文化的發源地以色列,位於漢書上的條支(安條克,位於敘利亞地區)附近,又認為漢代使者甘英曾經來到過條支附近,所以他認為西土文化可能是東土文化西傳的結果,這顯然是骨子裡中國文化中心論的體現。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民本和真正的代議制有很大的區別

郭嵩燾堅定地認為西洋諸國接近中國上古的三代之治,骨子裡還是以中國歷史為認知世界歷史的出發點,通過表面上的相似性,來認知很陌生的概念;但是這一做法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相似並不等於等同,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簡單化的理解為中國上古之風,其實還是在本質上沒有接受西方文化,而是堅持"西方的進步來源於學習中國上古文化",但這絕對是對歷史和時局的巨大誤讀。其實無論是哥倫布、達伽馬,還是魏源、鄭觀應、郭嵩燾,正是在東西方早期跨文化溝通中的互不瞭解,導致雙方喜歡習慣性的過度拔高對方,有意識地呼略對方的缺陷和不足,這一點在清末最早開眼看世界的清朝人身上體現的十分明顯。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殖民地的作用不僅僅是直接財富來源而是市場

也是基於對西方國家侵略性認知有限,郭嵩燾沒有弄清楚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模式,在《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之後,出於對主權國家的尊重,君主已經不可能隨意地兼併其他國家的全部領土,在殖民擴張中,對於本地的土著政權,殖民者一般是傾向於保留,而不是一網打盡、全部顛覆。而英國對於中國的殖民政策,一面是英國的殖民模式傾向於尋找貿易口岸傾銷商品,一面是英國本土距離中國十分遙遠,所以導致英國僅僅是攻取了中國的沿海戰略要點,而在佔領北京城之後,英國也沒有試圖長期佔領中國,並滅絕清政府,而是要求中國正式和英法建交,強行將中國納入世界外交體系中,並沒有出現佔領首都=滅國的情況。這也讓郭嵩燾認為,西洋人開戰僅僅是滿足於和中國通商而已。但是通商的背後,是希望衝擊中國本土的手工農業,增加中國人對英國產品的依賴性,並在後面試圖進行文化侵略。而這都是單純膜拜西方文化的郭嵩燾沒有機會領略到的,畢竟任何人都受制於時間和空間,我們都註定會有知識盲點和認知盲區。

《使西紀程》:湖湘才子的歐亞遊記和救亡主張

正是因為言論過於剛直,在1879年郭嵩燾被同僚詆譭舉報、回國之後,就受到了同行出使的劉錫洪的舉報,認為郭嵩燾的做法是崇洋媚外,而且盤點了郭嵩燾的拜見巴西國王、在甲墩炮臺批洋人的衣服,這些行為被當時的士大夫視為通夷,於是在當時的中國,幾乎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而這本書也一度遭遇毀版的命運。雖然如此,在湖南老家,在鄉賢的鄙夷和士大夫的譏笑中,他還是堅定的認為:"流傳百代千齡後,定有人間識此人"。

在啟蒙和普及科學的道路上,郭嵩燾等先賢的成敗得失,都是值得我們珍惜和借鑑的,啟蒙之路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所有人都應當和郭嵩燾那樣,敢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