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畫家賣畫,自古有之,以自己心智性的勞動,換取潤格,沒的可說,這就你農人賣糧食,匠人賣手藝。

古代畫家,賣畫風行,除朝庭供養的翰林畫家外,業餘畫家皆造畫而賣,一家老少嘴巴張著,全靠那杆毛筆,那點顏料。荊浩隱藏居太行洪谷,靠“山水”沽酒,王冕遁於九宮山,靠“梅竹”養生;石濤“收盡天下奇峰”,維揚鹽商視為珍寶,鄭燮擲去烏紗,揚州市面“瘦竹紙貴”。古之賣畫最堂而皇之者,要算狂逸不羈,玩世不恭的唐伯虎,他直接在畫上題詩——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近代,賣畫之風比古代更盛,不僅賣中堂、條幅,也賣扇面、手卷。北方以北平為中心,南方以上海為據點,北方最著名的有溥儒、齊白石、祁昆;南方人就多了,包括趙之謙、任伯年、錢慧安、吳昌碩、賀天健、徐悲鴻、張大千、劉海粟等等幾代人,統稱“海上畫派”。近代人與古代人相比,有了更先進的手段,可以直接把價錢登在報紙上,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願打願挨。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近代畫家又是什麼價位呢?這當然視名頭和畫質而定。就拿吳昌碩1922年登在上海《申報》上的潤筆為例:堂匾三十兩,齋匾十二兩,楹聯五尺十兩,六尺十四兩,山水花卉加三倍,印章每字四兩,題詩跋每件三十兩。當時“一兩”大約合銀洋壹圓四角。如果按這個價碼算,當時吳昌碩一張四尺整張的花卉,大約要一百二十塊銀洋。而魯迅呢?也是在這時寫了一篇小說,發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說月報》上,收到的稿費只有五圓。而像胡適、辜鴻銘、蔣夢麟、馬敘倫這樣的名教授,當時的月薪是280銀洋,有時還拖欠。所以,在那個年代像任伯年、吳昌碩、張大千、宋美齡的老師賀天健等人,日子都美美噠,拿上海話說:伊拉是小開,天天開洋葷!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傅抱石也有一個賣畫的故事,解放前他在南京辦了一次畫展,當時的國民黨中宣部長張道藩也來捧場,展覽時許多畫上已貼上紅紙,寫著:已售。價格在1000至3000銀洋不等。展覽結束後,他就用這筆錢蓋了一幢簡易的小洋樓,窗子還在刷油漆時,南京就解放後了,他怕別人說他是剝削階級,嚇得幾乎沒敢去住。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中國畫家並不都是向錢看的,也極講人情,中國有求字索畫一說,朋友之間感情到位了,送張畫可以長久紀念。

吳冠中就說過,我也主動贈畫給人,比如為我治癒疾病的醫生,比如朋友、學生和真正喜歡我畫的人。這一點中國人與西洋人差別很大,西洋人沒有討畫一說,你看上了,你喜歡,你就掏錢,即使是戴高樂、蓬皮杜、密特朗,他們也不會向人討畫,西洋人的腦子裡就沒有這根弦。在西洋人眼中,彷彿付錢就是對畫家最大的尊重,他們想要得到畫,就會去畫廊,去拍賣公司舉牌。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改革開放之後,畫家賣畫最初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那時候還沒有拍賣公司,也很少有畫廊。雖然工藝美術商店進出口櫃檯會有一些,但要外匯券,是賣給外國人的。那時候賣畫買畫,僅僅限於私下交易,人數也僅限於少數畫家。

我曾經聽過畫家亞明的一位學生,講述亞明第一次賣畫的故事:日本人到他家來買畫,他換上最乾淨的衣服,坐在畫案前,表情嚴肅。他也不客氣,劈頭蓋臉地對日本人說:畫是我的命,錢是你的命,你要,咱們就以命換命。這位學生說出這個細節,我忍俊不禁,這哪是賣畫,而是這位新四軍老戰士,把賣畫上升到政治高度。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這幾年隨著“開放”的深入,拍賣公司在中國大地如雨後春筍,很多美術作品一經拍賣公司的燈光照射,一經拍賣師和所謂專家的遊說,突然之間價格會猛增,如神話一般進入價格仙境。乖乖,一張宣紙,一塊畫布,能換回幾套房子或別墅,甚至是一箇中產階級幾輩子都掙不到的錢。於是,想走捷徑的畫家,如雨後春筍一般,於是想靠造假髮財的畫賊,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於是想靠“撿漏”爆富,結果買回一堆假貨的人更是雨後春筍。真是江上兩條船,往來名和利。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畫家是藝術家中一直走在市場前沿的人群,它有好處,也有弊端,好處是能為真正的藝術作品找到歸宿,並且能為畫家提供豐厚的經濟基礎。而弊端也是多多,比如公開賣假貨,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商場誰敢賣假貨?拍賣公司為什麼就可以?比如拍賣時自我炒作,把價格喊高,自己再買回來,看似一場鬧劇,其實是在價格欺詐,不瞭解內情的人,還真以為這東西就這麼貴。

畫家需要潤筆,購者以錢買畫或贈物互換,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歐陽修請蔡襄題字,都拿出鼠須粟尾筆,銅綠筆格,大小龍茶和惠山泉水作回報,何況我們這些常人呢?如今是好時代,賣畫能賣出好價是好事,但也不要被這光怪陸離的金錢夢迷惑,陷得太深不利於出作品、出人才。

試想一下,一個稍有小名的畫家,如果他總在琢磨自己的畫也要賣個二萬、三萬一平尺, 他還能進步嗎?偶爾想入非非,可能不會影響人生目標,但長時間想入非非,一定會付出代價。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一個畫家,或者說一個藝術家是不能過分看重錢的,握著點金棒,點石成金的人早就死了。唐伯虎也是這方面最好的例子,他中年之前活的瀟灑吧,可就是因為他不停地賣畫,流連聲色,晚年也越來越慘。晚年他仍在畫上題詩,但詩已極為慘淡——

青山白髮老疾頑,筆硯生涯苦食艱。

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畫家光想賣畫,能走多遠?

畫家賣畫,就應該像清代詩人江弢叔的兩句詩:

我去尋詩定是痴,詩來尋我卻難辭。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後的藝術家都要面對市場,國外還有多少政府給藝術家發工資?時間是仁慈的,它能使優秀者變得更加優秀,時間也是無情的,它也會讓許多曾經紅極一時的所謂的藝術家變平庸,甚至銷聲匿跡。孟子說: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任何一個藝術家都應該講大義,應該以追求為大任,把目光放得遠些,再遠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