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諸葛亮精心挑選的姜維最後為何不堪一擊?是看錯人了嗎?

小褝仙


認為姜維是諸葛亮的繼承人,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實際上諸葛亮只是認為姜維很有才幹,是個好苗子,進行了培養而已。諸葛亮精心選的繼承人是蔣琬。

蔣琬畫像

蔣琬是荊州零陵人,可以說天然就屬於諸葛亮的荊州外來集團,雖然諸葛亮也提拔了很多益州土著官員,但他深知益州人更在乎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對用益州的人力物力支撐北伐積極性不高,甚至還有不少牴觸情緒,所以諸葛亮選繼承人只能從荊州集團裡面選。

蔣琬卓有才幹,被諸葛亮稱為社稷之器。他擔任丞相長史,諸葛亮每次征伐,蔣琬常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諸葛亮常說:“蔣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該與我一起復興漢室。”諸葛亮於是密表劉禪:“臣如果出了什麼意外,軍國大事可以全部交給蔣琬。”也就是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諸葛亮死後,劉禪按照其遺願,讓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四年後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

諸葛亮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並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徵西將軍。實際上就是給不懂軍事的蔣琬找一個軍事上的助手。

蔣琬最大的缺點是身體不好(和諸葛亮一樣),所以很早就去世了,繼承蔣琬的費禕雖然也是荊州人,但少年時代就入蜀定居,感情上傾向益州派,不認同北伐戰略,開始打壓姜維。每當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姜維畫像

不過亂世軍功最重,姜維雖然沒有什麼大功勞,也有一些小勝利,加上原來諸葛亮留下的元老重將相繼凋零,姜維逐漸成為武將之首,並取得了與費禕共同執政的權力,“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

所以費禕死後,姜維順理成章成為蜀漢大臣之首,這時候距離諸葛亮去世已經快二十年了。

後世普遍認為姜維是諸葛亮的繼承人 主要還是因為其積極北伐的作為,和忠於蜀漢的品格。

至於說姜維不堪一擊,未免貶低過甚。蜀漢北伐本來就是以弱擊強,姜維與曹魏互有勝敗,已經足見其指揮水平。而且能夠擊敗其的鄧艾,本來就是三國時期超一流名將,可與陸遜比肩,不能因此就否定姜維的才能和諸葛亮的眼光。


海軍史研究會員


姜維在蜀國後期的表現可圈可點,可以說是蜀漢最後的依仗,姜維沒有不堪一擊,諸葛亮也沒有看錯人。

姜維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在天水收降的並重點培養的。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和姜維是師徒相稱的,但是在正史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是看諸葛亮給蔣琬的書信,可以明確的讀出諸葛亮對姜維的器重和喜愛。稱其為『涼州上士』。

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說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比馬良都要優秀;並且難得的是“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所以會專門帶他參見劉禪。

可以說,姜維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下屬”,但是,姜維並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面那樣,是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因為正史中諸葛亮的接班人就是蔣琬和費禕。姜維以降將的身份,能夠做到大將軍,是姜維自己奮鬥的結果,而不是諸葛亮的安排。

在蔣琬費禕二相主持的時代,姜維一直沒有獨立帶領大兵團作戰的機會,等到蔣琬病故,費禕被刺殺之後,姜維沒有了約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

但是姜維的北伐總體來說並不成功,一方面是蜀漢的國力已經今非昔比,在劉備時代,蜀漢能夠和曹魏、東吳一較長短,是因為劉備雖然只有四川一塊地方,但是軍隊都是跟隨劉備征伐四方的精銳,並不虛魏國和吳國。

而到了姜維時代,這些跟隨劉備諸葛亮打天下的精銳已經老的老,死的死,姜維只有四川一省的兵源可用,質量自然比當年轉戰天下的精兵要弱一些;與此同時,魏國鎮守雍涼的將軍是郭淮、鄧艾和陳泰。這三個人無論是從智力還是謀略上,都和姜維在同一個檔次上。就像“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中的主角廖化所說的那樣:

"'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姜維的困境就是智謀不比對方強,而兵力比對方少,又頻繁用兵。這種情況下,要求姜維能夠北伐取得很大的戰果,也確實是強人所難。

但是即便如此,姜維在北伐中依然不乏閃光點。在狄道城,姜維曾經取得了洮西大捷,殲滅魏軍數萬,一度殺的雍涼人人膽寒。從殲敵的數量和影響來看,是諸葛亮時代都沒有取得的大捷,也是蜀國對魏國取得的最大的勝利。

到後來,鄧艾鍾會雙伐蜀,在沓中屯田的姜維聽聞此事,妙計頻出,在陰平橋頭巧妙騰挪,擺脫了鄧艾的糾纏,在漢中已經大部丟失的情況下,硬生生的把鍾會擋在了劍閣,如果不是鄧艾出奇兵偷渡陰平,奇襲成都,並且後主又比較窩囊不敢死守待援,鍾會基本上都已經打退堂鼓準備收兵回朝了。所以聽說後主投降了,姜維氣得拔劍砍石頭,說:“我們正想死戰,怎麼就投降了!”

在整個後三國時期,可以說蜀漢就是靠著姜維做國之干城來延續國祚,怎麼能說姜維不堪一擊呢?諸葛亮對姜維的器重並沒有看錯,姜維也確實是忠心赤膽為蜀漢奮鬥到了最後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