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么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悦雨育儿


碰巧这两天正在看日本著名讲师大岩俊之写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我花钱买了书,花时间读了书,收获和体会全都告诉你,你们是不是很幸福?好吧,你们幸福我就快乐。言归正传。

一、如何有效地学习呢?

其实,我没读《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以前也不会学习,不能说是瞎学,也是事倍功半地学,上学时,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才考了个大专。工作以后,也常常读书,我的微信签名还是“花香哪有书香远?”,可见我是多么爱书,好不容易读完一本书,却似乎什么都没记住;或者就算记得住内容,但没有任何后续行动,读书停留在“读过”。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

好的读书方法有记笔记、画思维导图等方式,但最重要的是~把读书的结果变为行动。

读书内容转化为行动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读书目的要明确

2018年元旦这天,我发誓新的一年要多读书,于是去王府井书店买来了10本书,到今天两个月过去了,我一本都没看完(别笑我),原因就是读书目的不明确,要多读书的目的太笼统,不具有操作性,也就没有读下去的动力。

日本著名讲师大岩俊之,想创业读《周末创业》,想致富读《思考致富》,想考咨询师资格证读《考上就靠心智图》,想提高领导力就读《人性的弱点》,想提升销售业绩就读《销售的铁则》,有目的读书,才会专注,专注才能掌握书中内容,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

2、学会快速读书的方法

(1)浏览和略读

仔细阅读前,通过浏览和略读以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快的速度阅读,先对整本书的结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挑出跟阅读目的有关的关键词,其它内容一律略过,以评估这本书对你的价值,对内容进行分类,哪些是需要仔细阅读的?哪些不需要读的?

(2)二八定律:不要企图全部理解。一本书不要拿来从头读到尾,一本书内容也符合二八定律,有用的只有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只细读对自己有用最核心4%内容即可。

七条略读规则:

(a)用最快的速度阅读

(b)遇到有趣的也不要停下来

(c)读标题、目录、后记

(d)阅读文章第一段

(e)阅读每一段的第一句

(f)将每段的第一句按照逻辑关系连贯起来

(g)结尾部分放慢速度

3、学会利用遗忘曲线,提高记忆效果

去年有一天,为了应付单位下午的应知应会100问考核,中午废寝忘食地背了好几遍,当时全记住了,等下午考试得了57分,这和100多年前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曲线基本吻合。

人类大脑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平常大脑不会去一直记忆信息,而是在不停地删除信息。

从遗忘曲线清楚看到,记住信息后,20分钟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0%,1天后遗忘74%,1周后遗忘77%,1月后遗忘79%。1天之内变化最大,之后变化不大。

根据这一规律,抓住反复阅读或复习的时间节点,过20分钟后,重复记忆一次最有3效,其次是第二天,这样会事半功倍,这也就是为什么上学时,老师每每讲新课前,都要先回顾昨天讲过课程的道理。

4.想像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

想像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比如努力读书后,考上了自己心怡的学校;想像自己读完一本书后,写出一篇10+书评的兴奋;想像读完一本书后,做一堂分享课,迎来鲜花掌声的满足感……将自己带入那份激动人心的心境中去,相当于给自己加驱动程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 将行动细分成今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

明确现在位置与目标间的距离,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如果说目标100%,现状是40%,如果感觉目标太遥远,不具有可操作性,失去信心而迟迟无法实施行动。

那么可以设定达到50%的小目标。可采用5W1H法(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何时做完?)提出实现增加10%目标的具体行动。

将目标分解成当下就能操作的小步骤,勇敢踏出最困难的第一步~行动起来,一步步往前推进。

因为人类是一种害怕失败,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但行动起来的人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导图才深入?

1、思维导图

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出的,将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表示出来,可整理思路、提高构思水平、提高记忆力。个人觉得思维导图是很个性化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目的和喜好选择导图样式。一般有以下ABC三种,也可以个性化制作。其中,按重点部分制作的思维导图更深入,因为你在整理重点内容的过程中就会对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本身就是对内容进一步的理解记忆。思维导图不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则,但建议分支上只写单词,这样能发散出更多多的信息。

A按读书目的制作思维导图

B按总结书中章节、标题制作思维导图

C按整理书中自己感觉重要部分制作思维导图

2、以下是我按照阅读目的制作的思维导图

3. 以下是根据重点制作的思维导图

读书是为了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把自己总结的重点内容整理出来,一看到思维导图就能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下面是我根据这本书的重点制作的思维导图。


玖朵儿


我个人就是常用思维导图,我的用的软件Xmind,mindxaster,根据个人工作方式来定在工作也可以运用STAR法则让你的思路更清晰。 STAR法则 S:情景(项目背景)T:任务(负责什么)A:行动(我做了什么)R:结果 (什么结果?可视化数据表达出来)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方法,只要在你的领域中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的效率。

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分支连接不同的关键词,当你写下第一个关键词时,倒逼着大脑思考连接下一个关键词。

想要提升效率其实思维导图无非就是:总结归纳分类,思维导图的作用是掌握整体掌握结构,而不是掌握细节。你可以把思维扩散,但是要有时间节点的明细,最终达到你预期的结果。

希望对你有帮助。现在手机软件商城也有很多APP可以使用,但我个人觉得并不太好用,如果常年出差,没有电脑在身边,可以下载用,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下载即可。


Andy咔咔


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的三个重要环节:一、绘制思维导图 ,二、复述思维导图,三、复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包括思维导图心法、思维导图技法和思维导图中蕴含的思考力。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提炼,将重点内容呈现在了一张图上。通过思维导图复述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并通过复习思维导图来巩固记忆效果。这次重点和大家说说后两点,复述与复习,思维导图的复述和复习,是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家一定要重视,做好这两点效果事半功倍。


复述过程是对思维导图的一种检验,当复述的很流畅,能够迅速回忆出思维导图的内容,说明关键词提取的正确,如果在复述过程中出现了很难去回想的情况,有可能是关键词提炼没有注意到链接和联想,或者是逻辑方面不够严谨。


思维导图复述方法,先概括主干内容,再逐一回忆分支内容。

思维导图的复习方法,要遵循遗忘曲线规律。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通过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通过观察曲线可以看到我们遗忘的进程为先快后慢。学过的知识在一天后,剩下原来的33.7%。一周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6.4%。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遗忘的数量减少。所以及时复习很重要。一般我们的复习时间为一个小时后、一天后、一周后、一个月后、六个月后。


作者:梦归秦淮(多平台签约作者,历史硕士,知识管理达人 公众号:恒言读书)

干货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长。


梦归秦淮


思维导图只有一种,所以无所谓用什么样的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够准确抓住重点,以及画出这些重点之间的关系。

有效学习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学科的重点并理解、记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复习、将学习的内容与实际解决问题相结合。在这几个层面中,良好的思维导图将会有助于“理解学科重点”和“记忆要学习的内容”。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线性的文字转化成金字塔形的组织,并且用不同的颜色、图案来加以强调。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过手眼脑的协同工作,可以加深对绘制对象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使用电脑工具绘制思维导图的劣势也在这里。虽然表面上来看,使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更有效率,可选的图标、颜色也更多,但是它割裂了手眼脑之间的连接,减少了对大脑的使用,也就降低了记忆的效率。

所以在学习时,使用纸和多种颜色的笔来绘制思维导图是很重要的;在写文章或者做 PPT 之前,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理清思绪倒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对绘制要素的提炼,依然是需要大脑来完成的重要工作。思维导图不会告诉你哪些信息才是重要的,以及你要学习的信息之间有哪些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效果很好,另一些人即使是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质量也很差的原因。

不要迷信工具。对工具的良好运用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要是想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是要从学习的共性和个人学习的特点出发。


叶猛犸的故事们


思维导图其实是一种总结,或者是发展延伸。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单词或者是语法,进行一个树状的归类,这就是总结法。


而对于一些单词的记忆,就可以用发展延伸的方法,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的联想。比如说我们的中心词是动物,那么思维导图的外圈可以有好多种动物,每一种动物又可以延伸出它的特点颜色等等好多的词汇。


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画思维导图。等你读完的时候不至于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当你想复述本书的内容的时候,只要拿着这张思维导图。你就会很容易的输出你的语言。

这是我自己画的关于《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思维导图,请大家多指教。


小童看世界亲子版


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框架结构可以用到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

1.看完一本书可以把书里的框架知识点按照自己的思路从新输出一遍,存档便于查看复盘。

2.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框架来梳理和发散思考,问题很容易得到有效解决。

3.在学习各种课程的时候,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课后也容易复盘。

4.在你进行演讲输出的时候、一样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设定框架,很多讲师都是这样来分享讲课的。

总之,思维导图的妙用很多,可以理解为大脑的延伸处理器。非常有帮助!

关于个人成长相关话题欢迎私聊或关注我!



强力成长


简单讲,思维导图就是把问题梳辫子,归纳成一条一条,使得问题简单化。


清心191728009


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所学概念的脉络、要点,逐级细化,至少三级。


不日新必日退


经常用。

换一个问题,我朋友有失恋了,吃什么口味的瓜子可以让她开心?


跨界行者孙


思维导图之韵:在意不在形

近期阅读和研究思维导图,一个问题浮现出来,其实也是很多小伙伴迷惑的问题:做思维导图,究竟是手绘好,还是电脑绘制好?

按照通常的文章套路,下面要开始论述手绘的优点、缺点,电脑绘制的优点、缺点,然后就结束了。你知道的,高博士一向要求自己深度思考,文章的内容要有深度,不能仅限于泛泛的说大家都说过的道理。

1、手绘和电脑绘制的基本常识(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

为方便理解,还是简单说一下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了解基本常识。

第一,手绘思维导图。优点:上手快,随时随地可操作,只需笔和纸,简单色彩、无拘无束。缺点:受纸张大小的限制、时间成本较高、对于绘画能力有要求,更改不容易困难、不容易储存及管理。

第二,电脑绘制思维导图。优点:便于学习,利于修改;成本更低,便于传播;强大的数据组织和处理能力。缺点:生硬而刻板,缺乏美感;以文字为主,视觉记忆效果不好;容易用长句,弱化了关键词的作用。

2、请开启深度思考模式

思维导图既然可以用给一张图总结提炼一本书,其实,用一张图也可以直接表达思维导图的“意境”。

思维导图的“意境”

上面这张图里是什么?作为正常的成年人(大众思维模式),我们都知道,是猴子。但没有眼睛、嘴巴、手、腿、尾巴,甚至连耳朵、鼻子都没有。

但为什么缺少这么多东西,我们依然能够知道它是猴子呢?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你现在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鲜活的猴子的形象。为什么?

原因一:既有认知体系。我们已经在这么多年的生活、学习、工作、读书、现实中,了解、掌握和知道了猴子的基本形象,所以这个形象已经印刻到了我们的脑海里。

所以你一看到这个东西,就马上调动了自己的认知储备,这个猴子的形象就在脑海中浮现出来,马上就能看出图片里是猴子。

原因二:联想与想象。虽然图片中的猴子缺少很多组成部分,但它的整个轮廓和一张红猴脸(最核心的部分)是保留下来的。

在你知道这是一个哺乳动物的情况下,你也会自然的想到它应该有手、应该有腿、应该有鼻子、眼睛、耳朵。

你可能想象不到它有尾巴,但依然不影响你对它的新认知,有尾猴和无尾猴基本不会影响你对它的理解(虽然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理解程度也是在80%以上。

3、思维导图的意和形

通过上面的类比,相信聪明如你应该能够get到思维导图的意和形了。但你还是说不出,但的确感觉到有那么点意思,是不是?

第一,思维导图的“意”是什么?假如一本书是一个活生生的猴子,那我们做的思维导图就是要做成图片里的那只猴子。当你看到思维导图,就能马上get到书籍的主要知识,并能够联想和想象到相关的知识重点,获取至少80%的信息(也可能是60%或90%,看人情况而定)。

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你就把握了一本书的“意”,通俗讲就是把握了一本书的核心知识,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已经将这本书消化、吸收并内化了,因为你看到这个图,整个书籍的猴子形象就已经在你脑海里浮现了。

第二,思维导图的“形”是什么?对于一本书的其他知识、非重点知识,你是否要描述出来,是不是要把这个猴子的胳膊腿都画出来、做出来,请用二八原则来衡量,即思维导图效益=知识理解程度/投入时间,这个比值越大,你的思维导图就越有价值。

如果,你只做出轮廓,这个比值就到巅峰了,那就不用做出胳膊腿。如果你加上一个胳膊就能达到理解的峰值,那就多做一个胳膊,依次类推。

4、一点小提示

以上分析是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分析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思维导更好的学习书本知识,实现知识增值,巩固个人知识体系。

如果你追求的是思维导图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比如看到色彩丰富的思维导图就有很成就感,那就让这个感觉达到峰值。手绘可以做到、电脑绘制也可以做到,两个方法均可。

如果你做思维导图是为了追求认可度和传播率,那么就让这个指标达到峰值,比如做的更加酷炫、更加系统化、结构化等等。手绘可以做到、电脑绘制也可以做到,两个方法均可。

思维导图效益的三大公式

最后,提示一些适合手绘和电脑绘制的场景,给小伙伴们做参考:

适合手绘的场景:整理学科知识点、迷你版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课堂笔记、草稿、初稿、提纲、演讲或报告或讲课的基本思路等。

适合电脑绘制的场景:计划类为主(如个人计划、工作计划,需要随时调整,可修改)、各类工作生活总结(与计划对应)、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总图、详细版思路和框架、讲究效率的场合等。

PS:这篇文章是自己在进行思维导图书籍阅读时的其中一个思考点,刚开始自己也没想清楚,但写着写着就写出了三种类型和三个公式。这个观点不一定对(观点本身也不应该强调对与错,而更应注重交流、碰撞),作为自己的思考,也很乐意与小伙伴们分享、交流。

作者:千城Slash 公众号:千城Slash 读书行万里,梦想走千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