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古发掘后, 被发掘的古尸是怎么安置的?

郝兆霞


考古是我们发现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考古挖掘,我们可以通过出土的文物直观的看到、触摸到历史的面目,也可以和史料记载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比对,印证史书中真真假假。考古除了会发现文物之外,还会发掘出很多的古人尸骸。那些出土的文物可以放在博物馆中进行展览,那么,被考古人员发掘出的古人遗骸是怎么处理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就地回埋。大学的时候,听一个考古专业的老师讲过,如果挖掘对象是古代一般老百姓的小型墓葬,而且出土文物也没有多少价值,尸骸保存的不是很完整,那么考古人员就会在附近挖一个小土坑,把这些尸骸就地回埋。在回埋的时候,出于对死者的尊敬,一般会默哀一下,如果出土的尸骸比较多,也许会弄个小型法事超度一下。

2、及时销毁。有些年代比较近的尸体虽然保存的比较完好,但出于安全的考虑,怕带有尸毒,会把它们火化处理,及时销毁。当然,处理前要把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先拿下来。对一些年代比较远的,考古人员有时候会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在骨头上刮一下,这些骨头就成了粉末,然后装进样本袋中进行处理。

3、存入库房。如果尸骸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比如远古类人猿的遗骸,保存完整的尸体,比如干尸等等,都会被运送至研究所经过清洗和特殊的消毒处理,然后编号造册,放入特制的存放库房保存,以供继续研究。尸骸和其他文物一样,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人口比例、死亡年龄比例、体质特点乃至气候环境等等。比如奥地利山区发现的远古冰人奥茨,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详实的资料。

4、陈列展览。如果某个古人的尸体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说明他(她)的身份特殊而且尸身保存的异常完好,是精品中的精品,国宝中的国宝。比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这2000多年前的古尸出土时皮肤竟然还带有弹性!再加上其墓葬宏伟,出土文物精美,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又给她量身定做了一个地下寝宫,供民众参观。还有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陈列在埃及博物馆中,视为国宝。当然,他们在陈列展览前都经过了清洗消毒和解剖研究。


石头说历史


考古发掘古墓葬时,其实很多时候是找不到尸骨遗存的,因为古墓葬距今时间太久,加上地下的埋葬环境不佳,尸骨往往腐朽无存或者只剩下一点点骨头渣子。

根据《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规定,人类遗骸、动物骨骼一般应全部采集。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限于客观条件,往往又无法完全按照这个规定来操作。

那么当考古工作者发现尸骨的时候会怎么样具体处理呢?应该分情况讨论之。


1.干尸

在西北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带,往往会发现古代的干尸。比如在新疆罗布泊发现的著名的“小河公主”,就是一具距今约4000年之久的女性干尸。由于位处大漠深处,环境干燥,她的尸体保存得很好,连眼睫毛都没有脱落,让人不难想象到她当年的美丽,而且能够明显看出,她不是典型的亚洲人种,而是具有欧罗巴人特征。

对于这样的古代干尸遗存,要整体带回文物库房,有时候连同棺木一起打包提取,以待下一步的研究或者展示。


2.湿尸

湿尸主要见于南方饱水地区,也就是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方,墓室完全进水之后,氧气被隔绝掉,有利于有机质遗物的保存。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这种情况,有些距今时代略仅的明清墓,由于棺材密封好、板材坚固,也能够把尸体较好地保存至今。

湿尸如何处置也存在差别。

  • 对于距今时代较远的,会类似于处理干尸那样,整体带回实验室研究,有的还会进行展示,如马王堆汉墓的辛追老太太。


  • 而对于那些距今时代较近的明清湿尸,有时候会选择找地方重新安葬。

这里顺便一提,当前基层考古发掘主要为配合基建的非主动发掘,考古工作者自己并不能选择挖哪里、不挖哪里。虽然大家都不想挖墓打扰古人,但是一旦建筑工地挖开了明清墓,遇到湿尸,考古队员就必须去发掘清理。那个味道,简直酸爽。。。



3.骨骼

古墓葬中最常见的人体遗存其实是骨骼,有的保存比较好,呈完整的骨架状,有的则只有部分保存下来,甚至只有几块碎骨而已。

前面说了,根据工作规程,这些骨骼也是要提取带回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有时候基建工程时间紧迫,而墓葬数量又很大,就难以完全落实,只能选取其中部分保存较好的作为标本,其他的另找地方埋葬。


当然,遇到特别重要的墓葬,哪怕只有几块碎骨,也要作为标本。

比如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墓主人有可能是曹操,墓葬由于被多次盗扰,遗骨保存很差,其中可能是曹操本人的男性墓主人的头骨都已经不完整。但是这些碎骨也被考古工作者小心提取,妥善保管起来。


总的来说,古人遗骸的处理是一个涉及到考古学、文物保护学乃至伦理学的复杂问题。很多不了解考古工作的人,往往简单地将考古看做“挖墓”、“打扰古人”,有的还恶言相加,恨不得考古工作者各个“不得好报”。

实际上呢,考古工作者一边被误解被喷,一边还是得做该做的事儿,跟挖掘机、盗墓贼争分夺秒抢时间,抢在那些古墓葬古遗址被彻底毁灭之前,将这些文化遗产抢救出来。

对于古人的遗骸来说,被考古发掘出来妥善处理更好呢?还是被毁灭更好呢?可能你有不一样的看法,欢迎讨论。


考古军中马前卒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对亡者的安葬方式也不同,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三个类型。火葬、水葬之墓穴,尸首安置没什么好说的。重点说一下土葬与尸骨的有关问题。

土葬亡故之人,主要存在于人口众多的汉民族中间。汉民族家中有人故去,首先是要给亡者穿戴整齐所置办的寿服,上下衣裤一般在五至七身,还有鞋袜以及男性所戴的帽子。然后仰面平置于铺好褥子的一头大一头小的棺木之中(头的朝向为棺木大的一方)。同时,还要在死者面布放置一块一尺见方的蒙脸白布,并用麻绳将死者双手双脚分别轻轻梱绑在一起,捆起的双手置于腹部上方。有的人家还要在死者口中放置五至七枚硬币,以及必要的洗涮用具和死者生前比较喜欢的诸如烟呀,乐器呀,麻将呀,收音机呀等之类陪葬品等,接下来再给死者盖上两至三条新被子,最后再将棺木盖子盖上用楔子锁紧密封棺木。至此,亡者装敛仪程告一段落,等出殡日那天用数名壮汉将棺木置入事先建好的墓穴即可。

汉民族安葬亡者方式一般都是这样,一人一棺。另外,据了解,回民族安葬亡者方式与汉民族的方式差不多,最大的不同是多人一棺,即亡者不穿衣裤,用数丈甚至更多的白布缠绕周身,置于棺木,出殡曰将棺木中亡者置于墓穴,然后再抬回空棺,待下次使用。不过有的墓穴由于选址和建造等方面的原因,时间久了可能会走样变形或渗漏进水,从而造成棺木及尸体的位移,侧翻甚至倒置。

说了这么多,心里还真有点不是个滋味!原因吗,想必大家都懂的。所以,希望有关部要狠狠打击盗墓这种有违天理人伦的违法现象。至于说到考古发掘,则另当别论!


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


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在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下,对埋藏文物的地点、文化遗址、古代墓葬进行勘探和挖掘的活动。对古代墓葬的发掘作为考古发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古过程中总是会发掘出墓葬主人的遗体,那么被发掘出来的这些古尸都是怎么安置的呢?从目前我国考古工作的流程和做法来看,有以下几种安置方式:

一是原地回埋。在一些陵墓被发掘之后,受年代及墓葬环境的影响,墓葬主人的遗体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一些保存较差的遗骸,已经不具备科考研究价值了,对于这部分遗骸我们通常在墓葬整体发掘完毕后,进行原地回埋。对于一些呈现腐烂状态的尸骸,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通常还要采取一定的消毒措施,特别严重的也可以进行火化后回埋。

二是封存库房。对于一些保存较为完整的,或有特殊身份的遗骸,考虑到其具有的科考价值,通常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遗骸进行登记造册,经解剖研究和防腐处理后,分门别类保存在专门的库室中,以备后期进一步的科考研究。这类古尸在具体的病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一些特殊身份 的遗体也可能成为某个特殊时代的实体考证,因此这些遗体更多意义上是作为具有历史价值的研究客体进行保存的。

三是公开展览。对于一些保存特别完整,意义特别重大的国宝级古尸,在经解剖研究和特殊的防腐处置以后,会在博物馆中进行公开展览。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木乃伊展览,我国马王堆辛追夫人遗体的展出也属这一类型。以辛追夫人为例,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湿尸,堪称世界奇迹,具有极高的考古及科研价值,堪称国之瑰宝,因此安置于湖南省博物馆中展出。


国家人文历史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件事情,并不是所有的古墓打开之后都是有尸骨的,很多古墓打开之后棺椁里都没有尸骨,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尸骨早就腐烂没了,最多也就是有一些零散的骨头,其余的早就尘归尘土归土,完整的尸体其实还是比较罕见的,至于类似辛追夫人的尸体基本上见不到,只要出土便会轰动世界。

那么假如说古墓中挖出了尸骨一般都是如何处理的呢?首先第一步肯定是想办法拼凑出完整的骨头,然后拿回实验室进行各种研究,研究结束之后大部分都会被封存起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尸骨都有考古价值,这些也就只能封存起来,如果是有价值的尸骨,研究结束之后还会送进博物馆进行展览。

没有考古价值的尸骨有的时候也会被一些小地方文物局要去,他们会将其放在某个地方,进行展览吸引更多的人参观。假如说是保存完好的尸骨,甚至是类似辛追那样不腐的尸体,肯定是要用最好的技术继续保存的,这样的尸体考古价值非常高,不仅仅是需要做研究,每年还会有无数慕名而来的人前来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些尸骨既没有考古价值,而且上面还带有尸毒,这样的尸体只会保留一点,剩下的全部都会火化处理,简单的说,发掘出的古尸重点还是要看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一点价值的尸骨,那肯定是得不到重视的。

有趣的是当辛追夫人出土之后直接轰动世界考古界,日本首相访华的时候,专门说能不能送他几根辛追的头发,这个要求直接被拒绝,后来美国更是提出要拿月球上的一点土壤来交换辛追夫人的几根头发。所以说考古发掘的古尸如何处理,主要是看其价值。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考古挖掘古墓葬时,实在良多时辰是找不到骸骨遗存的,由于古墓葬距今时光太久,加上地下的安葬情况欠安,骸骨往往腐败无存或者只剩下一点点骨头渣子。


依据《郊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划定,人类遗骸、动物骨骼一般应全体采集。可是在现实工作傍边,限于客不雅前提,往往又无法完整依照这个划定来操纵。


原地回埋。在一些陵墓被挖掘之后,受年月及墓葬情况的影响,墓葬主人的尸体往往浮现出分歧的状况。一些保留较差的遗骸,已经不具备科考研讨价值了,对于这部门遗骸我们凡是在墓葬整体挖掘完毕后,进行原地回埋。对于一些浮现糜烂状况的尸骨,出于平安斟酌我们凡是还要采用必定的消毒办法,特殊严重的也可以进行火葬后回埋。


对于一些保留特殊完全,意义特殊重年夜的国宝级古尸,在经剖解研讨和特别的防腐处理今后,会在博物馆中进行公然展览。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木乃伊展览,我国马王堆辛追夫人尸体的展出也属这一类型。以辛追夫报酬例,是世界上保留最为无缺的湿尸,堪称世界古迹,具有极高的考古及科研价值,堪称国之瑰宝,是以安顿于湖南省博物馆中展出。


翡翠猫猫


这个提问,涉及的是一个考古伦理和其本身价值的问题。

考古发掘,遇到古尸或者说墓主人遗体,是极其正常的事情,基本上每一个墓穴,不管是否被盗,都总会有遗体留下来,那么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古挖掘之后,如何处理这些遗体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究竟该如何处理呢?如何才符合考古伦理呢,既能表示对古人的尊重,又能充分发挥其科研价值,又不会形成一种考古工作的负担。所以,一般有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原地挖掘,考古完成之后,进行回埋或者直接销毁。

考古遇到的古墓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古墓都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事实上大部分都是比较普通的,这种考古,更看重的是器物,而不是尸骨本身,所以一般考古完了之后,可能连遗址一块都进行回填,在回填的过程中也会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以示对往生者的尊重。


当然,还有一部分如果涉及到一些病毒携带,或者严重腐烂,难以处理的,就直接火化毁掉也是极有可能。

第二,存入库房,作为未来研究的标本和材料

一般涉及到重大考古发现的,其遗址要进行保护,或者建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的,都会将这其中涉及到的遗体进行标号,消毒,防腐处理之后,进入库房保存,以备日后各个学科对这些遗体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尸体很少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一堆白骨,甚至是化石,如山顶洞人,北京人化石。能真正称得上尸的,大概只有类似于马王堆辛追夫人墓或者是古埃及的一些木乃伊吧,不过在这个又是另外的处理方式了。

第三种,作为博物馆展览

我们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万人坑,其实也算是考古中发现的尸骨的一种类型,这个是为了还原历史,铭记伤痛,教育后人,所以震撼的保留了所有的原貌,如此大规模的保留下来,这是极其特殊的。


还有上面提到的马王堆辛追妇人,古楼兰少女,古埃及木乃伊,古猿人化石,这些都是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或者历史文化背景在其中,都是国宝级的古尸骨。这种古尸骨,必然是要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并且尽可能的会在博物馆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处理之后,进行展览的。这种古尸骨,千载难逢,并不是那么容易在考古中被发现。


所以,考古过程中,面对古尸骨,都要遵循基本的考古伦理,要进行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的考量,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最终命运


李艺泓


考古人员一般在发现古墓后,会进行详细的侦探,进而进行发掘方案的指定,然后开始发掘,这个过程中,对于古墓中的所有东西都会进行很好的保存和处理,而对于古墓里的尸体,一般会首先运回实验室进行研究,然后再将尸体重新葬于原处或是迁葬其它地方。


小强的美好时光


这得看什么时侯,什么人处理尸体。古墓里的尸体,肉体见风后一般就化掉了,剩下的就是骨架。如果是盗墓贼,基本就对尸体不管了。如果是考古学家,会对尸体进行研究,对其进行人类学方面的鉴定,确定人骨的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有龋齿、牙周病、骨骼变形等骨骼疾病,以辅助考古学的研究。研究完后,根据实际情况有以下四种处理方法:一是将骨骼制成标本待用;二是将古尸骨骼贮藏;三是将骨骼标本放入博物馆展示;四是将尸体的骨骼重新埋在原地,或异地埋葬。

中国自古有孝的传统和“死者为大”的传统。除了丧心病狂的盗墓贼无视尸体的存在外,一般考古学家对于死尸是很尊重的。有考察研究价值的,会保存处理,继续研究;对没有研究价值的,会让其继续入土为安。不过,许多古墓历经千年,不知被盗过多少次,许多帝王将相的尸体,早已化做了土。只有少数的尸体,被当代考古学家处理了。


陆弃


如果有出土古尸,有研究价值的都放到博物馆或者研究机构的库房里了。没有研究价值或者无法保留的(比如连骨头都烂没了,只剩一堆渣子),就直接清理掉了。毕竟保留古尸的成本很高,没有价值就只能清理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