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班婕妤(前48年—2年),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樓煩(今山西朔縣寧武附近)人,是漢成帝的妃子,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班婕妤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急歌行》,亦稱《團扇歌》。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匈奴漢國皇帝劉聰,字玄明,一名劉載,生年不詳,卒於東晉元帝太興元年( 318年)。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國君。

匈奴漢國皇帝劉淵,字元海,生年不詳,卒於西晉永嘉四年(310年)。南匈奴單于於扶羅之孫,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十六國匈奴漢國的創立者。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分匈奴為五部,以劉豹為左部師居於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北),劉豹死後,劉淵代為左部帥。西晉太康十年(289年),晉武帝司馬炎以劉淵為匈奴北部都尉。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蟬作了生動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傑”、“女中英”。小說人物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幷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人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勳。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楊家將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三個人是歷史中楊家將的主要人物。楊家將三代血戰報國的事蹟,為後人所傳揚。尤其是楊業和楊延昭,在北宋時期,已經天下聞名。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寫:“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這裡的父子就是指楊業和楊延昭,這位供備庫副使楊君,叫楊琪,其祖父是楊崇勳,楊業是其伯祖。宋朝積弱,最後亡於外敵,所以遺民們更加追思那些血戰保國的將領。於是楊家將的故事得以廣泛流傳,在流傳過程中,民間加入了許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白樸漢族,山西河曲。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1226--?)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元好問 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於元憲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韓巖村人。他是700多年前我國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便出自元好問的著名詩篇《摸魚兒.雁丘詞》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忻州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遊山玩水、歸隱賦閒、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傅山(1606--1684),男,西村人。初名鼎臣,原字青竹,後改名為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別字公之佗,號朱衣道人。別名共44個。明代萬曆35年6月19日生於陽曲縣西村。傅山祖籍原為山西大同,六世祖遷居忻州頓村,明正德15年(公元1520年),遷居陽曲縣西村。其祖父傅霖,出身進士,官拜遼海兵備道。其父傅之謨,號離垢先生,精通中醫。傅山兄3人,兄名庚,弟名止,他為老二,當地人稱"傅二爺"。傅山有一子名眉,文武雙全,熟讀兵書,能騎射、善長槍。

原來班婕妤,楊六郎,傅山先生,白樸,元好問都是山西忻州人

徐繼畲,字健男,號松龕,別號康田,書齋名退密齋,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時(1795.12.4),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臺縣(今屬忻州市)東冶鎮東街“司馬第”的清貧的士宦之家,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三日辰時(1873.3.30)去世。他是一位愛國者,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偉大先驅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在文學、歷史學、書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