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30日訊(記者尹勤兵)“他(她)們太難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幫他們,多采購募捐幾副護目鏡……”1月29日,遠在700多公里外的江蘇揚中市一處偏僻鄉村的“武漢人”朱玉葉,放下手中的盒飯,聲音嘶啞著不斷打電話向供貨商求援。

短短3天,她通過朋友圈籌集募捐資金1.7萬元,從源頭批發價採購近千副護目鏡等抗疫防護用品,發到武漢。

武漢創業

一個鎮江女子的武漢情結

自從回鄉,她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39歲的朱玉葉是江蘇鎮江人,曾是全國一家大型眼鏡連鎖企業的職業經理人。9年前,因工作她與武漢結緣。辭職後,她一人在漢口開辦了一家“豬豬眼鏡店”。

一個柔弱的女子,起步之艱辛,可以想象。好在她待人誠懇,做生意童叟無欺,街坊鄰居都很喜歡她,很快就打開了局面。

雖然是性格細膩的江南女子,但朱玉葉卻很喜歡武漢這座城市。“我很喜歡蔡林記的熱乾麵、老通城的豆皮,還有武漢人的豪爽……”武昌大成路,漢陽鍾家村、到漢口解放公園路,她一步一個腳印開店,從販夫走卒,到城管工商,結交了很多朋友。

“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從看不慣武漢人“過早”邊走邊吃、上街打赤膊,再到喜歡上這座城市,不允許外地人說武漢的壞話,朱玉葉的武漢話不太溜,朋友們都笑她是“水貨”武漢人。雖然她是“外馬”(武漢人對外地人的戲稱),但她早已把自己當成了武漢人。

疫情嚴峻

她回鄉自我隔離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2020年鼠年新年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形式開始嚴峻。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清早,在官方尚未宣佈關閉離漢通道前,朱玉葉按往年慣例,一個人駕車返回江蘇鎮江老家過春節。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會有家不能回……”朱玉葉回憶,那天還在高速上,電視裡、廣播和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有關武漢疫情的報道。半路上,家人也打來電話,問她到家沒有?母親說,當地很緊張從武漢回鄉的人,可疑人員都要接受隔離。

一向要強的朱玉葉,乾脆一氣之下將車開到了江蘇省揚中市。她躲在一個偏僻的湖心小島上。幾年前,她在這裡買了一處農家小院,計劃日後養老用。

“你現在在哪裡?”儘管將自己隔離起來,朱玉葉還是接到了孃家街道社區人員的詢問電話,當地警方也打來電話“關心”她。“你們放心,我不會出門給大家添亂,要不,你請我吃飯,我就告訴你我在哪裡……”她半開玩笑的回答,讓電話那頭的年輕男民警差點笑出聲來。

說歸說,笑歸笑。和所有武漢人一樣,朱玉葉除了通過微信和家人視頻聊天外,她把自己關在農家小院,主動向當地社區做了彙報。

“其實,比我慘的大有人在……”朱玉葉苦笑說,一個在漢做服裝批發的朋友,有一輛江蘇牌照和一輛武漢牌照的車。朋友把鄂A牌的車開回了老家。結果一回到家,就被當地社區隔離了。

牽掛武漢

她用自己的方式“參戰”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湖心小島,空氣清新。一下從大都市到世外桃源,“閉關”的朱玉葉卻有點不習慣。從手機上不斷刷屏的疫情播報中,她能感受到,武漢的疫情形勢,遠比她所預估的要嚴重得多。自然而然,她對一個城市慣性的熱愛,延伸到對人的關注。

“我看到那些醫護人員沒日沒夜救人,防護服緊缺,甚至都沒有一副像樣的護目鏡……”這讓本不多愁善感,性格大條的朱玉葉,好幾次看著看著,抱著手機悄悄在被子裡抹起了淚。

上島前,她購買了不少零食和礦泉水。但畢竟,這不是家。她沒心情做飯,每天吃得最多的是方便麵,刷手機看新聞,幾乎佔據了她白天的大半時間。

從初一開始,有關武漢人滯留在外地,沒酒店住,不受待見的“被虐”消息,在網上被流傳。這讓朱玉葉十分憤憤不平,“難道這是武漢人的錯嗎?“

一連幾天,朱玉葉都無法入眠。“早知道,我就不回家了,”她對電話關心她的朋友說,所有人都在為阻擊疫情出力,“我應該為武漢做點什麼!”

利用這些年在眼鏡行業積累的人脈資源,朱玉葉首先想到的是為醫護人員募捐護目鏡。她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說,別的大道理不懂,這麼重的疫情,她只想憑一份良心,為武漢這座城市盡一份力。

三天時間

籌集資金採購近千副護目鏡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朱玉葉公佈的發貨單

說幹就幹,朱玉葉是個急性子。

“各地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平時批發價幾元錢一副的普通護目鏡,這時也漲價了,關鍵全國都缺貨……”朱玉葉向相熟的兩家眼鏡廠家求援,央求老闆,“無論如何,請幫幫忙勻一點!”

這幾天,抗疫防護品護目鏡成了焦點。被譽為全國眼鏡製造之都的浙江省台州市臨海杜橋,開足了馬力生產。

春節期間,很多工人已放假回家,都被緊急召回開工。一位老闆聽說朱玉葉採購護目鏡,是專門用於募捐後,特別敬佩她。

“這是救人用的,拜託質量做好一點”,讓朱玉葉感動的是,不少廠家一聽說是給武漢醫護人員用的,都答應用最好的原材料,只求保本就行。

為了將眼鏡儘快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朱玉葉選擇了自己的募捐方式——她一邊在朋友圈中記錄那些醫院的求援信息,加微信後,再根據對方的需求,直接向廠家訂貨,讓廠家直接發貨,以節省時間。

求助太多,為儘可能兼顧更多醫護人員,發貨時她選擇了折中方案:“如果要50副的,就先給30副,如果要30副,先給20副……”

就這樣,從27日截至30日下午,短短3天,朱玉葉總共募捐1.7萬元,採購護目鏡960副、口罩400個、消毒片10瓶,先後發給武漢21家醫院、社區基層組織。目前,已有部分單位收到貨。

傳遞愛心

更多人參與馳援

自籌資金,她三天為武漢醫護人員募捐960副護目鏡

公佈賬目,透明募捐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注意到,朱玉葉的家人、朋友、同學,甚至有很多陌生人,在看到朱玉葉發起的募捐行動後,“你200,我500……”都紛紛參與到她的募捐行動中。為了公開透明,朱玉葉將每一筆善款和採購賬目,都實時在朋友圈中公開。

"媽媽,我也要盡一份力!"讓人感動的是,吳家山二中一名叫紀昊洋的學生,在媽媽捐出1000元愛心款後,也將平時積攢的100元零花錢貢獻出來。30日,一名社區人員收到她發來的護目鏡後,也主動回捐200元,表示想將愛心傳遞下去。

“我相信,武漢肯定能挺過這一關!”30日天晴,太陽出來了,朱玉葉說,相信疫情陰霾肯定會散去,她期待早日回到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