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觉得秦腔《杀庙》中应不应该取消“滚白”的唱段?

萌萌小笑笑


  • 在秦腔《杀庙》中,当韩琦进土地庙杀秦香莲母子的时候,秦香莲有一段唱腔是“紧尖板”接“短滚白”。剧本戏词原文是(紧尖板):问大爷杀我为哪般,(滚白):我叫叫一声大爷大爷,进得庙来见我母子持刀便杀,我母子身犯何罪,罪犯何法了。接着韩琦唱“紧七捶带板”四句,说什么你们无有罪,得罪驸马死不亏。我问你姓甚名谁住何地,冒犯了皇亲为怎的。下面我们就根据这段唱词,结合剧情来具体分析一下该段中到底应不应该取消“滚白”的唱腔。

  • 面对韩琦的来势汹汹,持刀杀人,此刻秦香莲的内心无疑是焦急的,因此上这段唱腔中都是以紧节奏的板式来表现的,这样的板式安排一来是为了体现整个剧情的紧凑,二来是为了说明人物内心的情绪。这个时候,秦香莲面对突如其来的的杀身之祸,虽然非常的紧张,但也非常的不安,因此上需要知道韩琦为什么要杀她母子,这里的“滚白”就是起到了向观众交代剧情的重要作用,使整个剧情完整。

如果取消“滚白”,直接从紧尖板其到韩琦接唱四句,显然韩琦的四句唱与秦香莲的紧尖板唱之间前言不搭后语,情节交代模糊,整个逻辑上就出现了混乱。

  • 有人把取消这段“滚白”说成是剧情需要,因为当时气氛非常紧张,加入滚白后就会使剧情显得拖沓,显示不出紧张的气氛,其实不然,这只是个为肆意删减唱词,投机取巧的一种狡辩,为什么这么说。

  • 前面说过,这段唱腔的设计上都是紧节奏,这里“滚板”的起板方式和普通的“打、巴|打仓、打仓、打仓”不一样,它是在秦香莲唱完紧尖板“问大大爷杀我为哪般”的最后一个字刚出口时直接用双锤下底捶“巴”接入滚白的,过门只有七个音符非常的紧凑,丝毫不会影响整个剧情的节奏。
  • 也许还有人会说,十戏九不同。这个十戏九不同指的是个人表演风格,程式动作套路使用的不同,绝不等同于删减戏词。这种删减戏词的做法极易造成剧情不连贯,故事交代不清,叙事不明的演重现象。

  • 取消滚白后,秦香莲只留了一句“问大爷杀我为哪般”,她并那样问我有什么罪,只是问你为什么要杀我,那么韩琦唱“说什么你们无有罪,”显然就答非所问了,没有逻辑上都关联了。

虽然现在秦腔舞台上,几乎所有的演法都是取消了秦香莲“滚白”,但是这并不能睡明它就是正确的,通过以上的分析研判,我认为问了剧情的完整,为了逻辑上的通顺,都不应该取消滚白。


秦腔须生


按照取消秦腔《杀庙》中“滚白”的所谓理由,为了紧凑剧情的所谓需要,如果以此类推的假以时日,也许不久的将来,古老秦腔艺术唱腔上六大板之一的“滚板”艺术就会被“推陈出新”的彻底除掉了…… 呵呵,请提高警惕: 小心东邻韩国人“引经据典”的找出根据,说韩琦是自己的同胞,然后,带着被韩琦“杀”出来的秦香莲“滚白”去联合国申遗……

一个玩笑而已,自然不必当真。但是,为了所谓紧凑剧情需要而违背戏曲规律的一切推陈出新的“教训”和缺憾则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以《杀庙》为例,秦香莲“滚白”的取消,固然紧凑了剧情,但戏曲艺术中张弛有致的韵涵和魅力无疑会受到严重破坏,而这种影响即使通过其他艺术手段也很难完全弥补的。

传统剧如此,现代戏也一样。新编的现代戏不说(只要能获全国大奖,即便整一个和秦腔没有半毛关系的西洋歌剧版“秦腔”也可喜可贺),以“传统”的现代戏为例,试想,如果把《血泪仇》中“龙王庙”一折里王仁厚的“我叫叫一声狗娃狗娃……”取掉,如果把《祝福》中贺老六的“我叫叫一声阿毛娘阿毛娘……”取掉,会怎样呢?似乎和断臂的维纳斯没有半毛关系……

当然,对秦腔艺术而言,完全固步自封只会死路一条,只有改革和推陈出新才是唯一出路。以《铡美案》为例,目前最为普及的王绍猷改编本也仍然是推陈出新的结果,但并非尽善尽美。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从“紧凑剧情”出发,把“前后三对”以及“杀庙”中的重复唱词进行大胆的删繁就简和推陈出新,相信《铡美案》会更美!但,秦香莲的“滚白”何“错”何“拖”之有?


如義齋人


你们肚子胀了多上几次厕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