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朝人為什麼把父親稱作「哥哥」?各朝都怎麼叫「爸爸」?

鑲者62Zm2657


“哥哥”在唐代既指“父親”,也指“兄長”。

哥原本不是中原的叫法,在唐朝屬於外來語,一般稱父親為“耶耶”,私下裡某些場合可以稱“哥哥”,但在較為正式或者特殊的公開場合,還是得叫“父親”或者“大人”。

有時也把父親叫做“阿耶”,和母親在一起就叫“耶孃”,或“爺孃”。

這些都是唐朝時最為流行的叫法,擴展來講,還有一個叫法是“大人”,但唐朝時的“大人”只有一種含義,就是用來代指父母,至於稱呼官吏為“大人”,那是唐朝以後興起的。若非自家父母或直系親屬,在唐朝是不能稱呼“大人”的,不然有失禮數。

《搜神記》有載:“年始五歲,乃於家啼哭,喚歌歌娘娘”。此處的“歌歌”便是父親,也是有證可靠的唐代早期寫法,所以唐朝的“哥”,是個通假字,亦為“歌”。

至於各朝代都如何叫爸爸,我只說幾個知道的:

1、三國:

對外稱呼自己的父親,直接叫“家父”,例如《太平御覽·三四六·三國魏曹植·寶刀賦》:“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此處就是曹植對外人說起自己的父親曹操,所以用了“家父”。

補充一點,最早關於“爸”的稱呼,也是出現於三國時期:《廣雅·釋親》

(魏國文字訓詁學家張揖·著)記載:“爸者,父親之轉。”“媽,母也。”。

2、南宋:

部分地區稱父親為“阿父”,或“阿公”。《南史·謝誨傳》:“阿父!大丈夫當橫屍戰場,奈何狼藉都市?”

3、元朝:

唐朝的稱呼延用到元朝,仍有人稱呼父親為“哥”,比如元曲《牆頭馬上》所寫:“我接爹爹去來……你哥哥這其間未是他來時節”,此處的“爹爹”和“哥哥”,都是指“父親”,可見到了元朝,仍舊延用唐朝時的習慣,自然宋朝時部分地區的人也是如此稱呼。

其實對於“父親”的稱呼,因為各地風俗不同,所以相當多元化。

4、清朝:

一般稱“爸”,“阿爸”,“爸爸”,部分地區稱“伯”,例如清朝學者梁章鉅,在《稱謂錄·一·方言·稱父》中寫道:“吳俗稱父為阿伯”。

(梁章鉅)

建國後,也有一些北方地區,稱父親為“達”(諧音,也有說是“大”),起碼據我本人所知,山東地區就有使用“達”稱呼父親的習慣。

如果是“大大”,就是稱呼大娘,即父親哥哥的妻子,相當於“伯母”。

再說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老公”。

此說最早見於《南北史續世說》:“高昂兄弟並劫略。其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兇狠,我死後有人與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對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

在這裡結合語境解讀,“老公”正是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的稱呼,相當於現在的“老頭”或“老爺子”,也是指“父親”。

後來經過文明發展,時代更迭,老公的意思才慢慢變化,成了現在女方對於男性伴侶的稱謂。

(高昂,字傲曹,南北朝時東魏名將)

綜上所述,在古代因為受到地域文化,方言特色,以及年代禮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對於“父親”的稱呼各有不同,然而大多數還是帶“父”字,相差並不算很大。

而“爸”這一稱呼,雖然在清朝已有人使用,但真正全面的流傳普及,還是在現代。

總而言之,不管哪一種稱呼,都是對父母表達敬意。

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使用率最高,也是最早出現的對於父母的稱呼,其實還是“爹孃”,放之四海皆可,謝謝。

————————


錢品聚


我看到悟空和知乎都有類似的問題,很多回答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沒有說出其中的原理。

先說一個很簡單的現象再來切入這個問題:

《水滸傳》中潘金蓮見了的英俊的武松,打虎英雄八塊腹肌的人魚線,潘金蓮口水都流出來了,一口一個「叔叔」的喊得非常親熱。

潘金蓮在這裡叫「叔叔」,是從她的孩子的角度來叫。

還有諸如把妻子的弟弟叫小舅子,也是從孩子的角度稱呼。


這在文化人類學的親屬制度叫「親從子稱」: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稱呼親人。

還有一種稱謂恰恰是反過來的,叫做「子從親稱」:就是孩子從父母的角度稱呼親人。

「叔」先是「子從親稱」,後來又是「親從子稱」。

先秦、秦漢兄弟的排行叫「伯、仲、叔、季」。

所以,漢語中「伯、叔」開始是平輩之間的稱呼。劉邦就是老三,所以叫沛縣劉季。

如果孩子叫爸爸的「哥、弟」為「伯、叔」,就是「子從親稱」。這大概是漢魏以後的事情。

但是,「叔」成為長輩的稱呼以後,有時候又變為「親從子稱」,潘金蓮的叫法就是。

還有「姑、姨」在先秦、秦漢都是平輩之間的稱呼,後來變為後輩對上輩的叫法。

但是在今天,有時候又也可以是平輩之間的稱呼。「小姑子」是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至於大明湖畔的「小姨子」,還記得被全國地攤攤主通緝的江南皮革廠黃鶴總經理嗎?

這都是典型的「親從子稱」。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不引證文獻了,詳細考證見我國著名的人類學家芮逸夫的論文。

明白了有些時代是「子從親稱」,另一些時代是「親從子稱」,我們就很好理解唐人稱「父」為「哥」的叫法。

先從漢字漢字「哥」開始說起,「哥」字誕生比較晚,始見於戰國:

《說文》:哥,聲也。從二可。

「哥」是二個「可」疊加,本義【聲也】,也就是「唱歌」。所以,「哥、歌」古今字。

「哥」被借用表示親屬稱謂以後,先是加「言字旁」造「訶(金文)」表示本義,後來又加「欠」旁造「歌」字,以明晰漢字職務,二者就產生了分化。

「訶」字漸漸被淘汰,「歌」字行之。


這跟「其、箕」和「然、燃」的分化道理是一樣的。

「欠」其是就是一個意符,像一人打哈欠的之形,或者「張口出氣」之形都可以,「唱歌」當然要「口出氣」。

搞明白親屬稱謂變化的原理,再加上漢字「哥」的演變,再來看文獻的記載。

《漢語大字典》中對「哥」字詞條的解釋,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引證了很多文獻,幾乎能完美的回答這個問題:

(第二版,頁675)

「哥」的稱謂是從唐代開始的,先是假借「哥」字表示「兄」,也可以表示「父親」。

比如唐玄宗稱父親唐睿宗為「四哥」,「四哥」當然是唐睿宗在兄弟排行第四。然後「子從親稱」成為「父親」的稱謂。

根據《晉書》的記載,「哥」來自古鮮卑語的「阿幹」的一聲之轉,而唐李正是漢化的鮮卑人。

鮮卑語和契丹語、女真語(滿語)是同源的語言,我不懂這些語言,去圖書館查了下,找到了一本手寫版的《女真字典》(頁31、63,文物出版社,1984)。

「阿幹」發音和意義:

「G、K、H」在音韻學上叫做同一個聲紐,比如漢字「可、哥、何」都是從「可」得聲,今天的讀音聲母卻分別是「G、K、H」,所以三者是同源分化。

「阿混、阿幹、阿哥」如果發懶音的話,讀音就是「哥」。

我覺得這個結論應該可信。我就不再詳細考證了。

那麼,這個問題就是很清楚,最後總結一下:

1、唐代開始把「兄」叫「哥」,這種叫法來自李唐的鮮卑語。「哥」是鮮卑「阿幹(兄)」的漢化轉寫。

2、人類很多語言中都有「子從親稱」的習慣,特別是漢語,所以,唐代的「哥」也可以表示「父親」。

-----------------------------------------------------------

漢語中親屬稱謂非常複雜,恐怕是人類語言中親屬稱謂最多的,這樣就更加容易「子從親稱」或「親從子稱」。

比如:要是英文的話,把uncle代表的父系又代表母系的,「子從親稱」或「親從子稱」就容易搞糊塗,中國人是絕對要區分舅舅和叔叔的。

文化人類學上將人類的親屬制度分為三類:


漢語親屬制度屬於:摩爾根的【描述型親屬系統(Descriptive system)】和默克多的【蘇丹型親屬系統(Sudanese kinship)】,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親屬制度體系。

漢語親屬制度中每個人依據其宗族、輩分、性別與年齡,給予不同稱謂。

古代漢族是典型的男權社會,以父系為正,母系為旁,以倫理血緣和核心的宗族制。

不管是「日常行為規範」,還是生老病死,嫁娶婚喪,都要靠血緣倫理作為立足點,區分貴賤和親疏。

比如:五服制度就是以血緣和稱謂穿不同的喪服。也是古代倫理的基石之一。

所以,中國的親屬制度特別複雜,稱謂也是最多的。

現代漢語標準親屬稱謂語共363個,其中父系245個,母系65個,妻系44個,夫系9個。

潘攀.論親屬稱謂語的泛化[J].語言文字應用,1998(2).

英語中母系和父系的兄弟姐妹都叫uncle、aunt,還有brother和sister不分長幼。

這在中國人看起來簡直匪夷所思。

(當然可用用young sister之類的,但這不是稱謂而是短句了)


小漢字見大歷史


一個人的爸爸死了,他就娶了媽媽,生下的孩子跟他叫“哥哥”,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當時的唐代這就是一種流行趨勢,兒子可以娶爸爸的媳婦,弟弟可以娶哥哥的媳婦,我們以現代的眼光去審視千年以前的的問題,本身就是不合情理的,就跟現在的年輕小對象一樣,女孩總愛叫男孩爸爸,男孩叫女孩媽媽,誰能說明白這是為什麼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說這些就行了,但是悟空問答這個系統必須滿兩百字以上,才會給推薦位置,我也是沒辦法,只能來湊字數了,你們看到這裡就不用往下看了,雖然下面我要講的東西很有趣,就是如果你們看了我的文章,然後閉上眼睛。


G香蕉電競


在《武林外傳》中,呂輕侯說死了姬無命。問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是誰?名字只不過是一個代號,拿掉名字我又是誰?雖然說唐朝把父親叫做哥哥是一個代號,但是也有歷史淵源。



李唐起源於隴西,有很大一部分的鮮卑血統。根據鮮卑族收繼婚制――父死則妻其後母,兄死則妻其嫂。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娶後母為妻,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嫂子為妻。所以在他們認知裡面,對於長幼的觀念很薄弱。

所以在李唐王朝裡面,哥其實可以代表“父兄”。再加上李唐時期關係都比較混亂,李治娶了庶母武則天,李隆基娶了兒子老婆楊玉環。在我們看來是亂倫,人家可不這樣認為,這是他們的“傳統”。


Δ楊玉環李隆基

其實爸爸的稱呼在三國時期就有了,漢代都是叫“父”,書籍裡面是“考”。漢魏時期又有了“爺”的稱呼,北宋時期我們叫“阿爹”,也有“翁”的叫法,清朝時期是我們所熟悉的的“阿瑪”。一些地方方言又對父親稱呼“老子、大、叔、伯”等。

對父親叫法還有很多,這裡只不過是簡介。中國的傳統叫法是“爹孃”,這是不嚴謹的,而爸媽的叫法開始於清朝末年。隨著西方文化的湧入,開始有人學著叫爸爸。再加上爸爸的發音比較簡單,也就流傳開來。



史之策


唐朝人確實是可以把父親稱作為“哥哥”的。

在《舊唐書·王琚傳》曾記載:“玄宗泣曰:‘四哥仁孝……’”

這裡的“四哥”,指的就是玄宗的父親睿宗。那為何唐朝可以稱呼父親為“哥”呢?


首先,我認為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特色叫法,這不過是個代號而已,在我們現在看來稀奇,在他們看來卻沒那種意思。舉個例子我們現在的衣冠禽獸是罵人的意思,那要知道在古代這可是個褒義詞呢!可以說,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有很多詞都會被賦予一個新的含義。

除此之外,我猜測這可能和李唐的起源有關。大唐李氏起源於隴西,混有一定的鮮卑血統,而鮮卑遊牧民族婚姻制度是父死則妻其後母,兄死則妻其嫂,他們沒有什麼長幼觀念,因此“哥”可以兼指父兄,而李唐有鮮卑血統,多少會受到鮮卑影響的,對長幼看的比較淡。



而縱觀李唐皇室也確實如此,李唐家族關係都比較亂,比如李世民取過親兄弟的老婆,李治取了父親的老婆,李隆基也取過兒子老婆……

李唐皇室都這樣叫的,下面的人也肯定這樣叫咯,整個唐朝也就慢慢叫成風俗了!值得一提的是李唐時期,除了可以叫爸爸為“哥”,還可以稱“爺爺”的。

至於歷史上的其他朝代怎麼稱呼,我覺得多朝代都應該是叫父、爸或是父親吧!在三國時期的《廣雅·釋親》中記載:“爸者,父親之轉。”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就有了爸的叫法了。清統治時期滿族貴族則稱阿瑪。



而至於為何現在我們都是叫“爸”,我覺得應該是處於好唸的原因,畢竟我們現在說的是白話文,爸的發音簡單,朗朗上口,又特別適合於嬰幼兒的發音練習,於是現在都這樣叫了!


夏目歷史君


閩南:親生的叫爸,母。入贅稱女父為爹,娘。兒媳管公婆也叫爹,娘。“爹”父+多,多出來的爹,即不是原來的親父。父母公婆則為規範的他稱。姑嫂從對長輩稱呼的不同可以判斷出來。而公婆則一貫的傳統尊稱為“大官”、“大家”,時刻提醒他們是天,是主宰。而“媽”則是奶奶的稱呼。“媽祖”即奶奶祖,也就是姑奶奶姑太奶奶姑太太太奶奶的意思,其實就是姑祖。漢字不同,意真不同。


止月齋


其實各地方言叫爸爸媽媽也有很多不一樣的。我是湖南的,我們這比較老的叫法是ya ya。感覺更像爺爺的音。但是這麼叫的人比較少了。叫爺爺的音是dia dia。這個叫法目前還跟普遍,而且湖南人在書面寫這個音時就是寫成爹爹。還有幾個稱呼在不同地區指代的人都是差輩分的,如婆婆,有的地方是指自己老婆,有的地方是指婆婆。如媳婦,有的地方是指自己老婆,有的地方就是指兒媳婦。如姆媽,有的地方是指媽媽,有的地方是指奶奶。感覺在稱呼方面也是十里不同俗。


風的漂泊44


潘金蓮為何叫武松叔叔,不是該叫弟弟嗎?這應該是仿說辭,代替自己的兒子叫弟弟。那麼唐朝人就是代替自己的叔叔叫哥哥,而且這同時說明他根本就沒有叔叔,就像潘金蓮沒有兒子。總而言之只要不衝突就行,貴在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