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whp透明的影子


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火爆,說明中國國內的現實題材電影嚴重不飽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

前幾天看了《起跑線》,越來越認同這個結論。作為世界上兩大“萊塢”之一,寶萊塢電影被中國觀眾認可度遠遠超過好萊塢。好萊塢特效大片無數,但能在中國拿到10億票房以上的,寥寥無幾。而印度靠著幾部現實題材的片子,達到了好萊塢夢寐以求的巔峰。

在《摔跤吧爸爸》斬獲12億票房的時候,同期的《銀河護衛隊2》只拿了不到7億。而《神秘巨星》拿7個多億票房的時候,同時期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勇敢者》遊戲慘淡無比。就投入產出比來看,印度片完勝。

自從阿米爾汗時代之後,印度片子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印度“三大汗”的小成本電影,都能拿到不俗的票房。是寶萊塢的實力最終勝過好萊塢了嗎?

肯定不是,好萊塢的實力無可超越。十年磨一劍的《復聯3》,其他國家別說超越,連影子都看不見。但為什麼這些製作非常精良的大片,卻比不上寶萊塢的小成本呢?

有一部片子可以說明問題所在,迪士尼出品的《尋夢環遊記》

總的來說,《尋夢環遊記》沒有什麼宏大的世界觀,只是講了一個溫暖感人的家庭故事,卻狂攬了12億票房,把其他片子遠遠甩在後面。

《尋夢環遊記》的火熱說明什麼呢?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決定國內市場的走向。

《尋夢》的大火說明,中國觀眾不在乎誰是好萊塢誰是寶萊塢,他們只在乎誰能帶來感動。比起那些特效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關注現實的,同時又在講親情、友情、愛情,能讓人感動的片子。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等,無一不是這種。印度恰恰有很多這種片子,能打動我們的心。至於印度的特效神片,就做不到了。

但國內的現實題材電影也不缺,為什麼反而讓印度電影占了市場呢?

這是國內電影的一個弊端。國內在做現實題材時,大多做的極為沉重,不能兼顧娛樂性。這種方式呈現出來的現實題材,接受度很低,於是乎,觀眾不愛看也就沒人願意拍,越沒人願意拍就越沒人愛看。惡性循環。

印度電影的火熱給我們做了個好榜樣,期待國內也能做出這種好看又有內涵的電影。


林二走江湖


印度電影在我國國內現在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第一印度電影能夠深刻的反映社會的問題。第二,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雖然風俗以及民族構成不同,但是同是發展中國國家,兩個國家面臨的社會問題是一致的。

下面就列舉一下印度評分較高的印度電影,看看它們評分較高的原因是不是這樣的。

第一部《神秘巨星》,豆瓣評分7.7分。這部電影是有阿米爾汗和塞伊拉·沃西共同主演的。這部電影淚點滿滿,在電影院看哭了許多人。它反映了印度的男女不平等的問題以及母愛的偉大,故事情節內還穿插有家庭矛盾,在印度婦女家庭地位比較低還有家暴的問題以及青少年的懵懂的愛情問題。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印度少女印西亞是一位歌唱的能手,母親為了幫助她唱歌依然決定把首飾當了給印西亞買一部電腦,但是不幸的是她的父親卻有很深的封建傳統的思想,認為女孩子家不能學習這些東西,他還打算讓印西亞早早嫁給一個石油工程師的兒子,後來印西亞的父親果然發現了她的媽媽變賣首飾買電腦的事情。他的父親立刻向她的媽媽拳腳相向,但是後來印西亞遇到了夏克提(阿米爾·汗飾),最後在夏克提的幫助下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這部電影的結局印西亞的演講說的非常好:“媽媽她不是傻子,她是一個天才;她不是膽小鬼,她是一個戰士;她不是孩子氣,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是的,世界上沒有比母愛更偉大的了!母親為了自己的子女可以放棄一切,犧牲一切,母親的付出是不求任何回報的,只要看到子女過的更好就行了。看到這個結局一下子能讓人淚崩。

其實,這部印度電影在中國口碑較好的原因是:兩個人口大的國家面臨相同的問題,在印度有男女不平的問題,重男輕女的思想,中國存在!在印度男女家庭地位不平等,中國也存在,特別是經濟落後的地區。印度的這部電影就是20-30年,中國社會的寫照,這部電影的意義就是能夠引起人們對於女性問題的反思和討論。

第二部是《三傻打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反映了教育問題。這部電影的主角同樣是被稱為“印度良心”的阿米爾·汗。

這部電影反映的是印度關於填鴨式教育的反思。這部電影豆瓣評分是9.2分。如果把電影的人物換成中國人的臉龐,你一定會認為這是中國人拍攝的,是為中國人量身定做的。這個影片的講述的故事和中國的何其相似啊!

孩子為什麼讀書呢?從一出生,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好好讀書,長大了找個好工作,娶妻生子走完這一生。但是作為父母來講卻從未問過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他們一貫採用填鴨式教育,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麼,立馬讓孩子去學,或者就是另一種樣子,乾脆什麼都不學,等長大後發現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孩子從一出生就是父母指揮棒下的機器而不是為了興趣而學習。

正如影片的經典臺詞一樣,“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父母一出生就給孩子們造壓力,生怕比別人遲了一步,這句話在中國人耳中何其熟悉啊!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其實父母的焦慮是沒有必要的,人的一生很長,父母只能指揮十八年,等孩子走到社會上的時候,還得自己規劃生活,一旦父母不撒手,孩子也就毀在他們手裡了。

在中國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比如孩子們上學的時候,書包的重量一天比一天重。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更慘絕人寰的是有的老師竟然讓孩子抄課文!這只是浪費時間!特別是步入高中在高考大省裡,面對著升學的考試,壓力特別大。這也就是電影在中國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原因。


暢聊足球的世界


和千禧年憑藉[生死諜變]被重新定義的韓國電影一樣,印度片能夠走到今天,其實並不是偶然。


新世紀之前,印度片似乎從來沒有和國際接過規。在大眾認知中,彼時的印度電影仍停留在[大篷車]的那個年代。

片中的男主角永遠偉岸光明,女主演永遠婀娜多姿。世俗世界中,他們需要面臨惡霸的糾纏,但結局總是苦盡甘來,不畏艱難得到彼此,成為真愛。

餘音繚繞的伴奏之下,影片歌舞場面可以佔到片長的三分之一。銀幕中的善與惡的形象分明,往往惡人兇相畢露,好人永遠偉岸。

但在如此的意識形態之下,印度片卻悄然發生著改變。

2001年,號稱印度投資最高的史詩影片[阿育王]上映。這部由寶萊塢一線沙魯克·汗主演的影片不僅打破了人們對印度片低成本、劇情爛的固有印象,還一舉打破當年印度的多項票房紀錄。

但遺憾的是,最終影片在競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上,惜敗給了另一部佳作[印度往事]。

[印度往事],是印度第三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五強。影片主演則是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阿米爾·汗。

故事講述英軍入侵期間,小鎮青年拉凡為了抵抗英國政府的稅收政策,用一場板球賽的勝利,贏得了尊嚴和勝利。

影片獨特的歷史角度和勵志元素的使用,讓[印度往事]瞬間成為國際熱門。在第54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影片被授予觀眾獎。

2003年,影片在中國內地上映。這也是中國觀眾在新世紀第一次接觸印度電影。

也是從此,印度本土電影市場迎來了大爆發。不僅題材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也接連引爆本土市場。

隨著我國進口片市場的不斷擴張,不少印度佳片,也接連出現在內地市場。

2011年,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成功,首先引爆內地院線。雖然票房不高,但其9.1的豆瓣得分是當年進口片陣容中口碑最高的一部。

故事講述三位好朋友在面對學業時所選擇的不同道路,對未來和人生的改變。

此時的印度片,已逐漸顯露出現實題材所帶來口碑成功。但介於“尷尬”的官方譯名以及近三小時的片長,[三傻]仍難以進入主流市場。

在積攢了數年後,[摔跤吧!爸爸]終於成功打開缺口。影片除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更在於突出現實題材的勵志。

影片以流暢的敘事和“女性崛起”為元素的概念,讓“摔跤爸爸”成為敢於突破傳統、敢於突破守舊觀念的符號。

這種觀念,不僅成功幫助[摔跤吧!爸爸]登上票房榜冠軍,也了打破了中國觀眾對於印度片“歌舞尬場”的傳統印象。

接盤[摔跤吧!爸爸]的[神秘巨星]仍以“女性+勵志”為主題,並在今年年初獲得了7.5億票房。

現實題材的介入,讓並不關注印度電影的普通影迷找到了共同點。關注學區房的[起跑線],也正是我國社會正在面臨的問題。

2014 年,中印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印度共和國新聞廣播部關於視聽合拍的協議》,此後,印度進口片的份額也從早些年的一年一部增長到一年四至五部。

截至2018年10月,共有7部印度影片引進中國。打磨多年的敘事功底和對現實題材的獨特角度,加之運用自如的勵志元素。從原來的歌舞片到如今的市場寵兒,印度片的進步,有目共睹。


看電影雜誌


近些年我看了不少印度電影,大部分都是阿米爾汗這位印度國寶級演員的電影,說實話這位演員的電影確實質量都非常高,比國內那些流量明星的電影無論是在劇情還是內涵都高出很多,

因此在國內受歡迎也屬正常。其實印度電影在國內受歡迎主要有三個原因:

1.印度電影一直以來是世界電影產量之冠

2002年僅一年印度就出產了1200部電影,是好萊塢的3到4倍,主要用來應付國內的龐大需求。

2.印度電影積極學習好萊塢的製片體系和架構

在向好萊塢學習的同時,印度電影還保留了自己的傳統,比如歌舞場面,但近些年印度電影積極應對市場需求,得知國外觀眾對“歌舞場面”並不感冒,因此印度電影中的歌舞比重,已比上個世紀下降了很多。在學習的過程中印度的商業電影已經有一套很成熟的操作系統,可以短時間,用較低的成本完成一部商業電影的拍攝。


印度電影在向好萊塢電影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兩套模式:一是明星制,二是商業類型片。在《摔跤吧,爸爸》及《神秘巨星》推出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觀眾熟悉阿米爾汗,凡是他的公司推出的電影,阿米爾汗首先會成為電影的宣傳標誌,而他的宣傳活動,往往比導演等主創穫得更多關注。這就是印度的明星效應,在不熟悉印度電影的情況下,熟悉一位影星,也有助於中國觀眾迅速熟悉印度電影。

3.印度電影主題百無禁忌

一直以來,印度商業片都有對現實人文探討的習慣,如《地球上的星星》關注自閉兒童教育,《三傻大鬧寶萊塢》諷刺印度教育體制,《我的個神啊》充滿宗教諷刺,《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對女性歧視問題的探討。印度電影題材變化也會注意緊扣時代議題,敢於剖析整個國家的社會問題。

隨著中印影視合作的深入,更多優秀的印度電影還會陸續引進中國,這對中國電影商業市場的發展,或許也能有良好的借鑑性。

我是一個對影視、娛樂頗有興趣的人,每天都有關於影視娛樂的文章或視頻更新,大家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研究探討。謝謝!

END


影視光線


印度電影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有印度電影本身的原因,也有中國市場的原因。

“美國有個好萊塢,印度有個寶萊塢”,兩個“萊塢”都以盛產電影聞名。相比較好萊塢,寶萊塢每年的電影產出量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的,印度是世界上電影產量最大的國家。有了龐大的數量為基礎,印度電影的製作體系其實是相當完善與成熟的,從根本上保證了印度電影的基本品質。

而且隨著市場的發展,寶萊塢也開始逐漸走出國門。中國觀眾以前對印度電影的印象通常是“一言不合就尬舞”,現在在很多印度電影中已經很少見到單純為歌而歌、單純為舞而舞的情節,就算有歌舞,也是為劇情服務或者烘托人物、氛圍。印度電影正在變得國際化。

印度電影製作水準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好,是在中國獲得高票房和好口碑的根本原因,像《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都是票房與口碑齊飛的佳作。

印度電影在中國受歡迎,還有中國市場的原因。

中國電影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益成熟,中國觀眾的觀影水平也明顯提高。以前,只有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能夠在中國電影市場撈著金。現在不同了。中國市場和中國觀眾歡迎不同題材、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電影。印度電影在特效方面雖然不能與好萊塢相比,但在人文情懷方面,比好萊塢大片做得更加精細、更能打動人心。《摔跤吧,爸爸》不僅演繹了細膩生動的父女情,還有對印度社會重男輕女現象的關注。這種人文社會主題,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另外,最近幾年印度政府也越來越重視推廣印度本土文化,與鄰國簽訂了一些影視輸出配額協議。像中印合拍的《大唐玄奘》、《大鬧天竺》、《功夫瑜伽》,都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而《神秘巨星》也有中國的投資商參與。

印度電影在中國受歡迎是一件好事,一個真正良性的市場就應該具有包容性。


八卦小錦鯉


因為演員和因為電影的劇情貼近生活

大家都知道自從印度2017的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印度電影在中國掀起了一大陣波瀾,也讓大家認識到在印度還有一位叫做阿米爾汗的演員。而之後連續引進了《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有4月4號上映的《起跑線》,都是大爆級別的電影。

小編以兩個因素考慮印度火爆的原因第一個是演技,第二個是劇情

第一:演員

《摔跤吧爸爸》為什麼可以這麼火?

答:肯定和阿米爾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阿米爾汗在《摔跤吧爸爸》之前還有很多部電影,但是那些電影在中國沒有多麼大的反響,最著名的可能就是《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印度上映之後,口碑非常好,幾年之後阿米爾汗又推出了新片《我的個神啊》

阿米爾汗在《我的個神啊》裡面誇張的表情和完美的劇情詮釋再次讓阿米爾汗大火一把,也讓大部分中國觀眾認識到阿米爾汗這個人。

而《摔跤吧爸爸》大火的原因之一肯定是和阿米爾汗分不開的,而2018年的《神秘巨星》大火也和阿米爾汗分不開。

第二:劇情

就像小編標題所說,為什麼印度電影可以這麼火,就是因為電影太貼近現實生活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抨擊教育制度的,《我的個神啊》是抨擊封建迷信的,《神秘巨星》是抨擊家暴,《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是宗教、最近上映的《起跑線》是抨擊教育的。

在印度這些所謂大爆的電影裡面都有一個共同的點——就是和現實結合非常的緊密,這些電影都是在拍和社會相關的問題,這些臺詞、劇情都寫進了人們的心中,這些電影想不大爆都不行。除了《神秘巨星》是中印同步上映,其他的電影都是印度上映最少半年才引進中國,但是同樣都大爆,這就是劇情的魔力。

影評人:郭蓋兒

郭蓋兒電影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特色,印度也一樣,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不同層次的文化文明,社會的窮富差別,種性的社會落差,信仰的錯綜複雜,悲劇與喜劇每天都在上演,人類固有的情感在一些有識之士文藝天才的身上充分的宣瀉出來,造就出一些人類文化藝術的奇葩,從審美,情感,慾望方面極大的迎合了中國人民的喜好,也客觀正確,實際的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人性,所以越來越受中國人民的歡迎。


志軒22


印度電影確實有很好的片子,值得一看.印度電影制度在很多方面要比中國電影更加開明,國際化運作也比中國要早.這是人家的優點.再有印度對於多數中國人來說也是一個神秘陌生的國家,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大鐵鍬摳牙縫兒


小騙子啊,來來來,你說上一兩個近期的印度在中國的電影


漢奸更該殺


這和印度電影的品質和中國觀影群眾有關。

1.近年來,中國電影蓬勃發展,影院如雨後春筍,觀影群眾也大大增加,這一切都是因為國人逐漸將觀影當做一種主要的休閒娛樂。隨之後來的是國人觀影口味的提高和豐富。中國觀眾已經不再單純的滿足美國大片的刺激,欣賞的觸角逐漸轉向全世界,包括印度電影。



2.印度電影自身品質比較高。印度電影起步早,如今已經比較成熟,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而且印度電影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符合很大一部分中國觀影群眾的口味。



印度電影的高品質讓他等來了在中國的火爆。其他國家各地區都有一批很優秀的電影,希望可以中國引進電影的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好電影不至於被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