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山西母親河汾河的源頭竟然只是一汪小水池,美的像一塊碧玉

汾河是三晉母親河,流經省內6個地市、36個縣市,最終在萬榮注入母親河黃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綿延數百公里,不只滋養著汾河水岸兩邊的人民,更留下了一路好風光。

山西母親河汾河的源頭竟然只是一汪小水池,美的像一塊碧玉

汾河的發源地在忻州市寧武縣東寨鎮管涔山脈樓山下的水母洞,這兒不僅被稱作汾河源頭,更以展示汾河風景的形式成為了一個意義特殊的風景區。

山西母親河汾河的源頭竟然只是一汪小水池,美的像一塊碧玉

汾河源頭四周翠峰疊嶂,自然與清新之感,是這兒得天獨厚的旅遊特色。最奇妙的是,汾河的真正起源地是一處寬僅半米,深只數尺的池子。這一方水池就是汾河水的發源地之一,神奇的是,水池水極綠,水池雖不深,但這種綠色卻生得一種讓人驚顫之感。本是想看看汾河源頭真正的樣子,卻會被這一汪綠色給嚇退。好像再多看兩眼,就會被這碧綠碧綠的水給吸進水池一般。倒也不是恐怖,只是生出對大自然的無限敬畏。

山西母親河汾河的源頭竟然只是一汪小水池,美的像一塊碧玉

沒去過很難想象到,那麼長的汾河源頭竟然只是一汪池水。細看的話,會發現水池中藏有綠色、淡黃色的光彩熠熠的石頭,這感覺就好像在看一處精美的盆景。由著這小水池再往前走,是一處幾畝長方的大水塘,塘內水色碧綠,與之前看到的那汪源頭水幾近一樣,帶著天然的美感。

山西母親河汾河的源頭竟然只是一汪小水池,美的像一塊碧玉

水母洞上如今還建造了汾源閣,高15米,分三層,一層的水母殿內塑有水母像,在於汾源閣相鄰的小山上有個雷鳴寺,之前曾挺立於暗湧波濤之中的雷鳴寺早已經被破壞,而如今的雷鳴寺是在1997年之後重新修建的。登上雷鳴寺,就見兩側山峰聳立,青翠盡染。站在高處看著汾河順流而下,內心頓生無限感慨。一水之源生萬水,萬水齊流養萬民。汾河作為山西的母親河,養育了山西省內近41%的人民。一水之恩,一水知恩。

山西母親河汾河的源頭竟然只是一汪小水池,美的像一塊碧玉

去汾河源頭不僅是看源頭水,還可品嚐當地的特色飯食。在寧武縣城的鳳凰大街上,有一條小吃街,全是當地特色的飯食,且價格公道,口味正宗。寧武涼粉、山蘑燉土雞等當地食品都值得一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