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好難啊!風險無處不在、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轉移或轉換,還會升級


好難啊!風險無處不在、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轉移或轉換,還會升級

風險形式轉換

存款有隱形風險。

2%利率的存款利率存滿5年,本息合計110.41%;

4%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投資滿5年,本息合計121.67%;

11.26%的收益差,既可以說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承擔風險的補償,也可以說是存款人為了安全付出的保險費,是一種機會成本風險。

另一方面,存款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可能會跑輸通貨膨脹,這也是一種潛在風險!

存款,只是把顯性的虧損風險轉移到了隱性的機會成本風險和跑輸通脹的風險中;

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提高了收益降低了機會成本風險,但風險又轉移到了流動性風險中。

物理學中有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

同理,風險也存在守恆“定律”:風險不會憑空消失,只是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或者從某一主體轉移到另一個主體!

風險主體轉移

接著聊一聊,風險是怎樣從一個主體轉移到另一個主體的,舉兩個例子:

A/保險產品

投資者購買保險產品規避風險,然而風險依然存在,只是承擔風險的主體變化了。保險產品並沒有消滅風險,而是將風險轉移到了全體投保人;

B/期權、期貨等衍生品

期權、期貨等衍生品既是一種可以直接投資的理財產品,也是一種用於對沖風險的產品;

對沖風險這個詞,給人一種消滅風險的感覺;

事實上,期權、期貨等衍生品作為直接投資的理財產品,因為槓桿屬性加大了風險;

而作為對沖風險的產品,實際上真正的效果不是對沖風險,而是將風險轉移到交易對手。

風險無處不在

風險不會憑空消失,自然無處不在;這是另一個關於存款的案例,詳情如下:

好難啊!風險無處不在、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轉移或轉換,還會升級


事情經過非常簡單:工商銀行的這款產品被中國人民銀行叫停了,而存款客戶沒有及時接收到相關信息。這是政策風險和信息傳遞風險。

在客戶購買存款產品的時點,乍一看毫無風險,然而依然存在隱性風險。

牛頓說:

把簡單的事情考慮得很複雜,可以發現新領域;

把複雜的現象看得很簡單,可以發現新定律。

一個看似絕對安全的理財產品,深入探究就會發現新的風險。

得不償失的風險

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風險,投資者對部分風險(例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瞭解的很透徹,然而對個別隱性風險瞭解不深。

投資者承擔風險購買理財產品,是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風險也同樣如此:非一般的風險就應當有非一般的收益補償!

這在《金融的本質》(作者: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長期來看,高風險債券貸款得以成立的唯一途徑就是貸款人是否能部分的擁有被收購公司。

以這種方式,財務上的成功所帶來的利潤就可以抵消不可避免的週期性貸款違約風險。

然而,市場上有一些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是不匹配的,例如分級產品!

劣後級資金和優先級資金的關係,看起來很公平,實際上優先級資金的收益、風險性價比有點低。

尤其是募集的資金是用於高風險的投資

2015年寶能收購萬科的資金,部分來源於理財產品;然而寶能賺的盆滿缽滿,理財產品投資人得到的僅是微末的利息收益,而承擔的依然是大幅度損失的風險?

風險在“進化”

投資者在銀行存款變成了購買保險,投資銀行理財成了購買基金,更有甚於資金被客戶經理挪用而不得知;

投資者進行了“分散投資”,實際最終的資金投向仍然屬於同一行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依然沒有真正的分散風險;

......這些都是老黃曆!投資理財的風險也一直在進化。

投資者購買正規理財產品、進行充分的多樣,卻無法保證理財產品的投資經理是否能避開這類陷阱。

理財產品是連通資金供給方與需求方的媒介,理財產品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

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再投資理財產品,可以循環往復!

浙商銀行8億假理財事件、中信銀行10億假理財事件記憶猶新。

風險形式多了一種可能性;

投資者多了一項必修課:關注理財產品的投向!

風險無處不在,風險避無可避!

風險不會憑空消失,只是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從一個主體轉移到另一個主體!

期待您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