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一文帶你瞭解胃癌靶向藥

在我國,胃癌是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健康殺手。由於早期臨床症狀不典型以及早期胃癌的篩查重視度不夠,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處於胃癌晚期。

傳統化療一直是晚期胃癌主要的治療選擇,然而單純化療的療效仍十分有限且已達到瓶頸。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深入,分子靶向治療為晚期胃癌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近幾年與胃癌相關的靶向藥物。

血管生成抑制劑

此類藥物通過抗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腫瘤血管的形成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還可以使腫瘤血管趨於正常化,減少腫瘤內部的滲透壓,便於化療藥物進入腫瘤內部,增加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目前,已經成為進展期胃癌(AGC)患者治療的重要手段。

雷莫蘆單抗

FDA於2014 年兩次分別批准用於進展期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二線單藥和二線聯合紫杉醇治療。

雷莫蘆單抗已被寫入NCCN治療指南,成為繼曲妥珠單抗之後第2個用於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療藥。與曲妥珠單抗治適用於HER2陽性的患者相比,雷莫蘆單抗適用的患者更廣。

阿帕替尼

為國產的小分子VEGFR抑制劑。2014年被我國食品藥品監管局批准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個在AGC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

主要不良反應有手足綜合徵、蛋白尿和高血壓。與雷莫蘆單抗相比,阿帕替尼口服給藥更方便,患者依從性更好。

貝伐珠單抗

是第一個被FDA批准用於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目前貝伐珠單抗在結直腸癌、肺腺癌、卵巢癌、腎透明細胞癌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等腫瘤治療中的療效已經得到認可。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

通過抑制形成血管的內皮細胞遷移進而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從而抑制腫瘤。除此之外,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也可能對腫瘤細胞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家族屬於Ⅰ型酪氨酸激酶受體家族,是一種跨膜蛋白,與腫瘤細胞的分裂、增殖、遷移、侵襲密切有關。目前研究較多的靶點包括EGFR( HER-1)、HER-2、HER3和HER-4等。

曲妥珠單抗

為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AGC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適用於HER-2陽性患者,大概佔胃癌患者的1/5~1/4。

西妥昔單抗

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侵襲以及誘導凋亡的目的。除此以外,它可啟動調節免疫系統的抗腫瘤活性,增加抗腫瘤作用。

帕妥珠單抗

帕妥珠單抗治療HER-2陽性AGC患者的療效在一些Ⅱ期臨床研究中得到了體現,研究發現AGC患者在化療過程中聯合使用足量的帕妥珠單抗可顯著提高部分緩解( PR)率。

帕尼單抗

一項隨機、開放、對照的Ⅲ期臨床研究REAL3研究結果提示帕尼單抗有可能對部分AGC患者有效,而如何尋找分子標誌物以及臨床特徵來確定哪一類AGC患者更有效果,還需進一步研究。

T-DM1

是FDA批准的HER-2陽性復發和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二線治療選擇之一。

DS-8201a

DS-8201a是一種新型的以 HER-2 受體為靶點的抗腫瘤藥。它對 T-DM1治療不敏感的高表達甚至低達HER-2 的患者均有一定的臨床療效。

拉帕替尼

2007年被批准用於治療既往使用曲妥珠單抗、紫杉醇或者蒽環類藥物失敗的HER-2過度表達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抗c-Met/HGF 通路藥物

C-Met是表達於上皮細胞和內皮細胞表面的受體酪氨酸激酶,可被其配體肝細胞生長因子(HGF) 激活,在多種腫瘤中均發現 c-Met/HGF 信號通路異常, 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侵襲並抑制腫瘤細胞凋亡。

Rilotumumab

是完全人源化的抗 HGF 單克隆抗體,抑制 cMet/HGF 信號通路,減少癌細胞增殖,並阻止腫瘤細胞的遷移和浸潤。

Onartuzumab

一種 c-Met 的特異性抑制劑。國內有研究發現抑制c-Met可抑制胃癌細胞株的增殖,但關於抗 c-Met 藥物在我國胃癌中治療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試驗驗證。

mTOR抑制劑

mTOR抑制劑依維莫司具有免疫抑制、抗病毒及血管保護作用,同時發現也存在抗腫瘤作用。

晚期胃癌靶向治療相關研究層出不窮,有效率各不相同,相信未來隨著科學家們對胃癌發生發展機制的深入研究,將會有更多的靶向藥物被用於晚期胃癌的治療,靶向治療可能更加個體化,療效也更加確切。

一文帶你瞭解胃癌靶向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