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舌尖上的中國——江蘇豐縣張氏尋親記了解一下

舌尖上的中國——江蘇豐縣張氏尋親記了解一下

舌尖上的中國——江蘇豐縣張氏尋親記了解一下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在大陸、在臺灣、在海外華人心目中,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它是祖的標誌,根的象徵。

六百年歲月滄桑,不遠萬里跋山涉水,在大槐樹前祭拜,共話骨肉情,它是炎黃子孫心中不老的精神樹,團結樹,洪洞大槐樹是心目中的家,靈魂深處的根。

我張氏家族,原籍山西省洪洞縣縣城南十三里許。 明洪武初,始祖霖公,奉旨南遷江蘇豐縣城北四十里,地名河澤村即今歡口鎮西張莊,後因戶繁地狹,得建業於北三里許,地名鄧鄂莊即今水坑窪村。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追溯往昔,元末朝政腐敗,戰亂頻繁,災疫連綿,茫茫中原大地,荒蕪人煙。而當時三晉大地,特別是晉南洪、趙一帶經濟富庶,人口稠密。明初統治當局為復興中原,鞏固邊疆,遂於洪武至永樂年間,開始大規模向中原和邊關地區移民。據歷史記載,當時在洪洞大槐樹處,進行一場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遷民活動。雖說當時不是專遷洪洞人,但因其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把洪洞作為遷民重點卻是很自然的事。俗話說:“窮家難捨,故土難離。”再說中原地方好,幾年不納糧,可誰也不想遷到那裡去。明朝統治者只好制定移民條件,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移,並規定凡移居者都必須到洪洞廣濟寺辦理手續,領取“憑照川資”,然後從那裡出發,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監護下,分別遷往中原各地。自洪武之初至永樂15年,50年內共18次遷民。遷民對於調整當時人口布局,發展生產,鞏固邊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血緣關係是家庭的天然紐帶,要維持宗族的傳承和延續,必須有族譜、祠堂和族田的支撐。

一般的家譜都記載著一個家庭自始祖以來的繁衍生息分支遷徙,不斷拓展的艱苦而光榮的歷程,也記錄著歷代先輩治理家政的經驗和子孫處世為人的教訓。因此一本家譜就是一個家庭發展的歷史,它為我們描繪的是血肉之軀相傳的生命鏈條。基於這種原因、所以家譜才世代相傳,生命不息,並不斷賦予它新的內涵。

修譜是一個家庭的大事,睦族無譜分辨不出一族親疏,睦族莫重於序譜,譜不修謂之不孝。

霖祖系下共修七次,格式按歐、蘇兩者兼取家族世系之體例,自宋代以來就有歐式與蘇式之分。歐式創自歐陽修,注重上下垂直聯繫,蘇式創自蘇軾,主要左右橫向聯繫。張氏家譜多數兩者兼取,先取歐式總系,以明家族發展源流,後遵蘇式分各支各房,世系載入歷代子孫,構成了張氏家族生命之鏈。霖祖系按五世一臺頭,既明瞭又容易看懂。

霖祖系下南遷至今歷經七次續修,其順序為:

一、大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十代孫猷訓公創修族譜

二、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十四代孫兆文

三、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十五代孫自讓、大振

四、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十六代孫太乙

五、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十九代孫 謙

六、公元一九三一年 十九代孫 謙

七、公元一九九七年 十九代孫 德山

按照歷代修譜之慣例,修譜必修祠。

祠堂是宗族組織的祭祀場所,是一個家庭的象徵。張氏祠堂是十世祖猷訓公創建於大清順治十年。歷經幾代人修繕頗具規模,後因年久失修已破敗不堪,到一九九零年六月召集各支會議,按人丁一元籌款,整修大殿,重建山門及耳房,翻建東廊房。1997年城關大彪一支捐款三千元,華山張集思宏一支捐款三千元,張黃莊張成美、沙莊張孝玲各捐700元,葉莊宏喜捐款500元,建西廊三間,大殿中紅木神龕和神主樓是張黃莊先法公獨資從越南置辦。竣工後,主殿鐵叉雲燕高聳,獸脊彩瓦流光,門窗雕漆楹柱,飛彩大門煥然一新。

始祖霖公,自大明洪武之初遷民南來迄今六百年,據載同來者十八位或二十四位祖爺,他們或為胞兄弟,或為堂兄弟,分佈大江南北,想來時或以後數代人,理應互有聯繫,往來慶弔之禮,自然不斷,逢年過節,請親探祖之舉,當亦不絕。然至大清順治十年十代祖猷訓公創修族譜之日,已距始遷之時三百餘年,各族子孫繁衍之盛,分佈之廣,當可想而知,以故各族之後人其間聯繫多有中斷。

經考:江蘇豐縣歡口鎮水坑涯始祖霖公與山東魚臺清河涯、堰口始祖清公和永樂二年後來魚臺縣石集張莊、張曹廟佩公實為胞兄弟。沛縣張集魯公與濟寧張家橋始祖岱公為胞兄弟。五位始祖為堂兄弟,至於張家廟一支與我水坑涯居趾相連,行輩不差,六祖本屬一脈。

吾張氏家族堂號“百忍堂”,五修族譜時主修人謙公為霖公系下另立堂號“兩銘堂”以示新疏,兩銘已包百忍之意。

經過歷代族眾共同努力,始祖霖公系下族譜七次續修已完善,家祠已具規模。當前家族的首要任務是續接始祖與山西洪洞老家的連續,是每位族眾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次修譜已有記載,洪洞縣城南十三里許,但沒有具體居住村名,通過近幾次祭祖活動,特別2006年二十二代孫成棟獨資祭祖,更加激發族眾去洪洞尋根找家的願望。特別住豐城族眾每年新春佳節前進行聚會,都在商討尋根祭祖計劃,考查族譜,查詢有關資料,為去洪洞尋根做準備。

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豐城族眾文中、大彪等,發起去洪洞尋根倡議:得到豐城族眾熱情支持,都表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策的獻策,都願為家族尋根大業,奉獻自己應該盡的義務。在當前國泰民安,改革開放的一片大好形勢下,交通方便,通信便利,生活條件提高,赴山西洪洞尋根的條件時機都已成熟。住豐城族眾立即成立了赴山西洪洞尋根代表小組十一人,有廣純、宏喜、文中、先法、元瑞、先紹、大彪、大中、成躍、成棟、張勇(孫樓金莊村張莊)。三月十五日中午,在歡口鎮水坑窪村張氏家祠中,舉行了告祖儀式,但願我列祖列宗及考妣在天之靈,保佑您的孝子賢孫在赴山西洪洞途中,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在您的神靈指引下,儘快準確地找到老家,二十一代孫元瑞代表十一人宣讀了告祖文。當日晚上在豐城東關葉莊宏喜處集合,研究了日程安排和有關資料,租麵包車一輛,籌集經費;19世廣純600元,20世文中600元,20世宏喜600元,21世元瑞600元,22世大彪600元,22世大忠600元,22世成躍1000元,22世成棟1600元,22世張勇2000元,鳳城葉莊23世建平汽油40公升折200元,文中供牛蒡漿12箱。

公元2008年三月十六日(農曆二月初九),早七點在豐縣城漢劉邦廣場合影后即刻啟程。通過11個小時長途跋涉,途經山東、河南、山西、穿山越嶺,當日晚七點平安順利到達了洪洞縣城。當晚十一人代表研究尋根方案。

一、十七號早7點到縣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接待處報到。

二、根據次修譜記載考證洪洞縣有關檔案資料。

三、考查洪洞縣東南、正南、西南、南十三里左右,所有周邊有張姓居住村莊的有關資料。

四、考查現有縣行政交通地圖和自然村居住地點,以便下鄉考查。

十七號六點吃過早飯後驅車前往根祖文化部報到,根祖文化部部長侯景紅同志熱情接待,因工作太忙有重要會議侯部長不能陪同,特安排根祖文化部幹事宋彩雲同志具體負責接待。按照我們所提要求,宋幹事找來有關資料,張姓居住點資料和新老地圖安排工作人員進行了複印,考證了有關資料。只因大清康熙36年(公元1698年)洪洞縣遭受八級大地震,所有原始資料已不存在,給考證帶來了困難。代表們採取第二方案,考證洪洞縣城南及東南、西南5-20裡以內的所有張姓的居住村。宋彩雲幹事調出資料查詢到左北村、王村、士師、上橋、下橋、馮張村、霍莊、左南、南營、張村、秦壁、秦莊各村。均有張姓居住。洪洞縣根祖文化部部長侯景紅及有關同志考證時看到我始祖霖公系下族譜,非常震驚,對我六修族譜(石印、原筆記族譜序),提出複印、收藏。十一位代表共商後同意六修族譜複印,七修卷一捐獻給根祖文化部收藏,以便研究。有關材料複印後,根據宋彩雲提供資料和地圖及張姓居住村名開車去城南開始考查。王村張姓人口多,現有二千多人,沒有外姓,族譜在文化大革命中已損,接待人排53世,根據世世傳說他們祖先從河南洛陽遷到洪洞有一千多年曆史,但距老縣城只有5華里,於我始祖遷出地點縣城南十三里許,不吻合,爾後繼續進行考查其他村莊,士師、上橋、下橋、張村這幾村距縣城6-7裡,現有人口比較少,而且沒族譜,無法考證也不吻合。代表們仍不灰心,情緒高漲,相互鼓勵,查不到老家誓不罷休。重新調整思路,查洪洞縣城南十三里左右的有張姓居住的村莊。吃過午飯後,根據接待人員所提供的線索下午驅車前往馮張村去考查,此村比較大,兩千多人有兩姓,張姓佔一千多,馮姓佔一千多,到達後找到一位叫張三耐的族人,說明來意之後,全家熱情接待。張三耐本人48歲,高中文化,職業:司機,方圓幾十裡以內村莊都很熟。據介紹馮張村張姓全是一家,居住該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距新縣城10華里,老縣城十三里,族譜在他二兄長家中保管。當日兄長不在家,本人表示第二天抽一天時間幫助考查 。下午回到縣城根祖文化部向有關工作人員回報考察結果,部領導安排辦公人員協助查找,提供方便。因第十八屆大槐樹尋根祭祖節即將召開,全縣上下正在籌備,祭祖堂正修繕,不接待遊客,所以不能攝像。只在大門外留影。

十八號七點再次驅車前往馮張村張三耐家,三耐全家及二兄長全家正在等待,熱情接待。十一位代表考查馮張鄉張氏族譜,譜序記載,從始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大地震時族譜被損毀,世世川說,先祖在明朝初已遷出過半,主要遷往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他們族眾在大清乾隆年間又進行修譜,從知道名諱一支的始祖往下續。張覺敏此人,五十多歲忠誠實在。對人熱情是一位當地德高望重的人。家族大事和族譜保管,都由他管理和過問。張覺敏張三耐考查我始祖系下族譜,認真嚴肅,當查我次修譜序言時,看到兆文爺記載洪洞縣南十三里許,心情非常激動,他講:馮張村過去叫八門村,這村距縣城就十三里,地理位置是正南,稍微偏西,馮張村周邊幾里以內姓張的不多,就是我們村。因為年代久遠的村附近沒有幾個,王村距城五華里,馮張村東南霍莊、秦壁、秦莊張姓較多但距縣城20華里,與譜不符,根據你們譜記載就是馮張村。根據馮張村張氏族譜記載和我水涯張氏族譜次修記載,方位、距離、遷民時間正好一致,雙方非常高興,激動萬分,功夫不負有心人,也是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保佑我們順利尋到了根。十一位代表一致認為六百多年的願望已經實現,了卻了歷代列祖列宗及族眾一片懷念故土的心。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也會含笑九泉。雙方代表互相問候,共續親情,張覺敏、張三耐說家祠在1938年戰爭中破壞,已不存在,石碑在文化大革命前已修橋用,現僅保留一座始祖墳墓,從清朝中期記載以上的族譜已無法續接,所以不能論世代,只能以同根同祖之親進行祭祀,我方代表立即準備祭祀所用物品,在張覺敏家中堂之上,列祖列宗神位前,進行祭祀,後開車至二華里之外始祖墳地進行祭祀,取回根土,後雙方互留地址、電話號碼以便聯繫。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全過程進行完畢後,雙方代表合影留念,張覺敏、張三耐等再三挽留接待,因時間關係,不便久留,話別後九點啟程返回,途中通過電話與根祖文化部部長侯景紅、幹事宋彩雲告別,感謝他們兩位為我們尋根祭祖代表小組熱情地接待,並提供了有關資料,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尋到老家馮張村。當日晚十點平安順利回到豐縣。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舌尖上的中国——江苏丰县张氏寻亲记了解一下

1

END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