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愛喝茶的朋友都知道,我國茶葉主要可以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

但這是從製茶的工序來區分的,如果從「茶葉採摘的季節」來分的話,則還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那麼春夏秋冬這四種茶都有什麼區別呢?

經驗之談:

「春茶」的營養物質是最豐富的,滋味品質也是最佳的;

「夏茶」的滋味會稍微苦澀一些,比較適合製作紅茶;

「秋茶」的香氣是最香的,屬於季節性高香茶,適合製作烏龍茶;

「冬茶」的滋味較為醇厚,香氣也比較濃烈,雖產量少,但風味獨特。

1. 春茶:營養豐富

一般從3月中下旬開始至5月中旬是採製春茶的季節,產量佔全年總產量的40-45%。春茶中又細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穀雨茶。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春茶由於茶樹營養物質豐富,故而葉肉肥厚,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滋味鮮爽。

加之,春茶期間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汙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佳的。

所以,眾多高級名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等,均採製春茶前期。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2. 夏茶:發酵茶最宜

夏季生產加工的茶葉,即稱夏茶,一般在6月初至7月上旬採製。

夏茶新梢生長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說,但很容易老化。這時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生成大量帶苦澀味的茶多酚。

因而一般夏茶適合製成發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轉換為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相反制成綠茶就滋味苦澀,香氣欠高。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夏茶最適合製作的是紅茶。對紅茶而言,由於夏茶期間氣溫較高,溼度較小,有利紅茶發酵變紅。

特別是由於天氣炎熱,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明顯增加,因此,幹茶和茶湯均顯得紅潤,滋味也較強烈。只是由於夏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減少,對形成紅茶的鮮爽味有一定影響。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3. 秋茶:高香白露

七月中以後採製的當年茶葉,就算秋茶了。

秋天降水少,氣候乾燥,在茶葉的長成、採摘和製作過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葉的香氣。在冷乾的溫度下製成的茶葉不僅內質保持較為完好,茶葉內含水分少,更顯香氣。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秋天適合制烏龍茶,香氣佳,韻味也足,所謂“春水秋香”說的就是秋茶的高香。

比起春夏茶,秋茶滋味淡薄不苦不澀,故古人才會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這裡的“秋白露”就是指秋茶)。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4. 冬茶:風味獨特

我國長江流域,由於冬季氣溫低,茶樹往往會進入冬眠,停止生長。因此在長江流域的茶葉產區,只有春茶、夏茶和秋茶,沒有冬茶。

而我國臺灣、雲南、海南的部分地區,冬季氣溫高,光照充足,茶樹依然萌芽生長,於是就有了冬茶。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冬茶是在秋茶採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採製。

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且香氣極佳,甚至比秋茶還要迷人,被不少人追捧。

冬天製茶是比較奢侈的。不是所有的茶農都願意採冬茶,因為會影響春茶的產量和品質,所以冬季採製的茶葉產量極其有限,在市場上價格高昂。

技術貼:春夏秋冬茶,到底怎麼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