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這是一把72道工序才能製成的剪刀,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

這是一把72道工序才能製成的剪刀,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

清代康熙二年(1663),張小泉剪刀始創於杭州,後成為聞名遐邇的“五杭”產品之一。傳統民用剪刀是張小泉的起家產品,它有“信花、山郎、五虎、圓頭、長頭”五款,靠鑲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式樣精巧、刻花新穎、經久耐用、物美價廉等十大特點稱雄制剪業。張小泉傳統制剪共有72道工序,其中有兩項精湛獨特的製作技藝歷經磨練被延續下來,一是鑲鋼鍛打技藝,造剪選用浙江龍泉、雲和的好鋼鑲嵌在熟鐵上,經千錘百煉,製作成剪刀刃口,並用鎮江泥磚磨削;二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藝,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飛禽走獸等紋樣,栩栩如生、完美精巧。

這是一把72道工序才能製成的剪刀,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

350 年前,“張小泉”品牌的創始人張小泉首創鑲鋼鍛制技藝,所出產品剪刃鋒利,剪體柔美,達到了名副其實的“鋼柔相濟”的極妙效果。

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由試鋼、試鐵、嵌鋼、出頭、銼裡口、銼外口、淬火、粗磨、細磨、檢驗、鑿花等72 道工序組成。以這一技藝鍛制的產品,其鋒利度和牢固度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用現代科技生產的產品遠遠無法與其比肩,新的制剪技術尚不能將其完全替代。

張小泉剪刀創始人張小泉曾立下“良鋼精作”的家訓,三百四十餘年來由其後人身體力行,成為張小泉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張小泉剪刀廠“質量為上,誠信為本”的經營宗旨和“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的精神即源於此。

這是一把72道工序才能製成的剪刀,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

歷史回眸張小泉剪刀的製作,張小泉的父親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後在黟縣城邊,開了個張大隆"剪刀鋪",前店後家。張思家做事認真,他打磨的剪刀,堅韌鋒利,備受人們的稱讚。小泉在父親的悉心指教下和自身不斷實踐中,也練就了一手製剪的好手藝。清兵入關時他父子倆逃到杭州,在吳山腳下的大井巷內,開設了"張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鑄造技藝。在打製剪刀中運用了"嵌鋼"(又叫鑲鋼)工藝,一改用生鐵鍛打剪刀的常規,選用的又是浙江龍泉、雲和之鋼,還採用鎮江特產質地極細的泥精心磨製,使剪刀光亮照人,生意格外興隆。張小泉子承父業後,由於製作認真,質量上乘,加上地處清河坊一帶,是杭州商業中心,故而生意興隆,利市十倍。清康熙二年(1663年)為防別家冒用張大隆招牌出售剪刀,他把招牌改用自己名字"張小泉"。

據說清朝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到杭州時,喬裝打扮,混入香客之中,信步上山遊覽。正當遊興正濃,天公卻不作美,突然下起雨來,只好下山尋屋避雨,匆忙中走進一間掛著寫有"祖傳張小泉剪刀"字樣招牌的作坊。乾隆好奇,順手拿來一把剪刀一看,只見寒光閃爍,鋒利無比,便買了一把帶回宮去。他很喜歡這把剪刀,作為宮內用剪。從此,張小泉剪刀名聲大作,打出"張小泉"牌號做剪刀的,最多時曾達到86家,出現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滿街巷"的盛況。

這是一把72道工序才能製成的剪刀,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

張小泉剪刀曾為清宮御用品,因乾隆皇帝專門賜章褒獎而成為中華“老字號”。它不僅在國內廣受稱讚,而且享譽世界。1910年張小泉剪刀獲得南洋勸業會銀獎,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二等獎,1926年獲美國費城世博會銀獎,1929年獲西湖博覽會特等獎。1956年,毛澤東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文中指出:“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刀、剪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衝壓注塑工藝的應用大大沖擊了傳統的剪刀鍛制技藝,致使這一古老的手工藝出現傳承斷檔,如今能夠從頭至尾完成所有工序的制剪高手已不復存在,張小泉剪刀鍛制工藝急需搶救、恢復。

2006年5月20日,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浙江省杭州市的施金水、徐祖興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這是一把72道工序才能製成的剪刀,可剪切斷開128層白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