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潮人说

你记忆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父亲

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人了

听他说话

总能听到几句老南京话

而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

“你看看你小时候多好看,怎么就长铺了呢?”

我↓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前几天有事回了趟家

得闲的时候放下手机和他聊了聊

只言片语中都能感受到他对老南京的怀念

虽然他在一天天的苍老

但他始终都是那个

有情怀的令我崇拜的中年大叔

而我总能从他那获得很多新的“老故事”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我问他

以前南京的夏天是什么样子啊?

那个时候你们怎么过夏天呢?

他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那时候的南京好像没有现在这么热,搬把木椅子,大树底下就能乘凉,一整个夏天,耳边都充斥着蝉鸣的声音。

闲来无事,就会约上几个好哥们儿一起去捕蝉,蝉没有攻击性,特别好捕,抓到了就把它装瓶子里。等它扑腾够了,就放它走。

一场大雨就凉快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雷阵雨是夏天的标配,一旦感觉热得透不过气儿了,乌云就开始在天上“开会”了,不一会儿,一场暴雨便落了下来。着急的妇人赶忙回家收衣服。

孩子哪管下不下雨呢,脱下鞋子在被雨水泡过的路上踏来踏去,泥水溅湿了裤腿,这下回家又少不了挨妈妈的一顿骂咯。

城门洞里纳凉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那时候的南京,人还没有现在多,住在城南的那些人啊,就喜欢在家里搬个板凳儿去城门洞里纳凉,就着城门洞里吹过的风睡个午觉,别提多安逸了。

邻里之间家常里短的交谈着,聊聊天气谈谈儿女,有的还把手工拿来做一做,半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竹床上乘凉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老南京的晚上有一种特有的景象,就是家家户户排成一排在竹床上乘凉。暮色降临,家里的老少洗完澡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往竹床上面这么一坐,就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

就着夜晚的微风,聊聊天儿,打打小牌,下棋喝茶,好不热闹。熊孩子最爱躺在竹床上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就去和周公见面了。

来几泼井水浇浇地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过去的老南京人,家里都会有那么一口井,井水自带冬暖夏凉功能,一家几口生活用水全靠这口井,有的还是几家共用。

口渴了,孩子也会直接一口井水灌下去,爽快!天儿实在热得受不了了,大人会从井里打一桶水上来,往热得能煎鸡蛋的地上泼上几瓢井水,“刺拉——”一声,仿佛就能浇灭夏的炎热。

井水镇西瓜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每逢夏日傍晚,太阳慢慢落下山去,就能见到农民伯伯顶着个草帽,拉一板车绿油油的大西瓜,走街串巷的叫卖。

买上一两个西瓜回家,放到井水里浸泡,再等上几个小时,清悠冰凉的井水就能把西瓜给浸个“透心凉”。

马头牌冰棍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在很多老南京人的心目中,马头牌就是冷饮的代名词,卖马头牌冰棒的小贩也成了当时南京夏日街头的一景。

小贩卖冰棒,是用一个木箱子,箱子上有背带可以背在肩上,箱子里有棉胎可以保冷。小贩在街巷一喊:“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后面总能跟着一串咽口水的熊孩子。

凉粉配竹节鼓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夏天,卖凉粉的小贩挑着凉粉摊儿,打着老南京特有的竹节鼓,在南京街头招揽生意。

尽管天热得吃不下饭,但每天到了 “吃下昼儿”的时候,大人孩子等着卖凉粉的小贩过来,吃上一碗爽口提神的绿豆凉粉,那滋味,别提有多美妙。

一把蒲扇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在拥有电风扇还是“土豪”的童年,是奶奶手中晃动的蒲扇赶走了蚊虫和炎热,带来了丝丝清凉。

为了经久耐用,奶奶还会拿一些碎布将蒲扇的边沿缝好,后来长大了,奶奶与蒲扇也一起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

用酸梅粉泡成的酸梅汤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记忆中,父母经常会买好几大袋酸梅粉,往钢筋锅里倒少许,用温开水冲泡,再拿筷子搅拌均匀,然后用井水泡着等它变凉。

酸梅汤总是还没彻底凉下来,便早已被家里的兄弟姐妹几个咕咚咕咚地喝完了。

一碗甜甜的绿豆汤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夏天最爱喝妈妈做的绿豆汤,等绿豆真正熬烂,冰糖的甜味渗透了,一口下去,夏天的炎热也融化在了口腔里。

原来,老南京人都是这么过夏天的

如今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

解暑的方法层出不穷

夏天的燥热早已在空调房里消磨干净

回望逝去的岁月

老南京的夏天仍历历在目

那些笑声那份惬意却再也触摸不到

早已变成再也回不去的

那年盛夏

csh1912 | csh1913 | csh1914

企业QQ

800008290

联系电话

4008168290

潮妹带你吃遍南京不花钱~

赶紧戳链接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