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文|沫沫

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碰上,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

美好的愛情大概就是,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可是生活中哪有那麼湊巧,大多數的時候,不是早一步,就是晚一步。前幾日,有個讀者向我傾述:年少時稀裡糊塗結婚了,有了孩子,而這個時候卻遇上了自己真正愛的人,要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們看下這些名人的作答。

一 陳昇和劉若英

陳昇是著名的音樂人,劉若英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離不開他的一手打造。他非常欣賞她的才華,為她量身定作了《為愛痴狂》等經典的歌曲。也是經他的推薦,劉若英進軍影視圈,並斬獲最佳女主角大獎。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本來只是師徒關係,哪裡想到,劉若英在和“師父”陳昇接觸中,愛情在悄悄地滋長。她愛得那麼投入,那麼深情,愛得讓人心疼。可是,當時的陳昇早已有自己家庭。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2002年,陳昇舉辦音樂會,她來了,眼裡滿是渴望:“能抱抱我嗎?”

世界在這一刻安靜,大家屏息凝氣,沒想到的是,他只是用手輕輕地拍了一下她的頭,像個兄長一樣。劉若英禁不住留下眼淚,因為陳昇這一舉動讓她明白,他只能是她的“師父”,今生,再無其它的可能。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2017年,劉若英的巡迴演唱會的第53場,在唱到《後來》這首歌時,她情緒失控淚崩,卻依然唱出了最後一句:永遠不會重來,有一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他們選擇了“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二 魯迅和朱安

朱安,紹興人,1906年奉母命嫁與周樹人,1919年隨夫定居北京,朱安離了孃家,別了故鄉。1926年周樹人赴滬與許廣平同居,朱安獨守空房至1945年逝世。

在朱安的世界是這樣的:“未嫁從父,既嫁從父,夫死從子” 自從和魯迅結婚,這個裹著小腳的舊派女人從來都是把丈夫當做全世界。

卻不想,魯迅自有自己的世界,他給她的只有一句:“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說白了,魯迅能給她的只有婚姻。她克己本分,侍奉公婆,翹首等待,等待他有一天能看她一眼,發現她的光華,然而他始終沒有。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不知何時起,家裡出現了一個短髮、黑皮膚、高顴骨的女學生許廣平,她在信裡直言不諱地向魯迅表達自己的傾慕,他深深地被她的勇氣和才華吸引,他們書信傳情,而朱安反倒成了家裡似有可無的“空氣”。

“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太太。這是母親送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贍養義務,至於愛情,我並不知。”魯迅這樣說。

那時舊派的女人,一旦離婚,無異落入萬丈深淵。可是,再糟糕一些又如何,朱安的心,早已被魯迅掏空,這有名無實的婚姻,就是她一生要坐穿的牢。

朱安,一生顛沛,一生淒涼,一生欠安。

魯迅把全世界給了許廣平,卻把空殼婚姻給了朱安。這世上多了一個幸福的女人,卻也多了一個可憐的女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自我的女人。

三 張幼儀和徐志摩

民國時期,很多婚姻仍還是奉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張幼儀和徐志摩就是這樣結合的。

當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徐志摩一臉鄙夷地說了句:“真是鄉下土包子。”從此,“鄉下土包子”就像是一個標籤貼在張幼儀的身上,張幼儀想撕都撕不掉。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婚後,徐志摩除了為延續徐家香火,履行了做丈夫的基本義務之外,幾乎沒有拿正眼瞧過張幼儀。他求學在外,很少待在家裡。即使在家裡,他也不會給張幼儀多少相處的時間,他寧願一個人在書香裡迷醉,也不願和她隻言片語。

他甚至從不掩飾自己對張幼儀的厭惡的態度,毫不保留,赤裸裸地鄙夷輕視,讓張幼儀能像個犯錯的孩子,侷促不安。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在兒子徐積鍇出生以後,徐志摩自覺完成了父母心願,一走了之。兩年以後,張幼儀孤身一人來到歐洲。

兩人在沙士頓住下後,徐志摩照樣過著自己自由灑脫的生活,張幼儀不得不像個女傭一樣操持家務。不久她懷孕了。此時徐志摩近乎瘋狂地迷戀林徽因,他哪裡還能接受張幼儀肚子裡的孩子,一聽便說:“趕快打掉。”

張幼儀怯怯地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

天真的張幼儀當時竟然以為,打掉了孩子或許是徐志摩認為的新派做法,自己這樣做了,或許徐志摩就肯接受她了,沒想到的是,徐志摩卻從此消失了。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最終,張幼儀選擇了成全,明知道徐志摩離婚是為了追求林徽因,張幼儀還是簽下離婚書。從此,他可以愛他所愛,她也找到了自己,活出了不一樣的色彩,一別兩相寬。

四 瓊瑤和平鑫濤

瓊瑤,那個一生都在寫愛情的女人,她的愛情能給大家答案嗎?

認識平鑫濤之前,瓊瑤有過一段婚姻。彼時,平鑫濤也有自己的家庭,妻子還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女。可是,瓊瑤是何等人物,在她的愛情觀裡,愛情是“山無稜,天地絕,乃敢與君絕”,愛情是無往不勝的,於是, 瓊瑤不顧世俗和父母反對,毅然跟著平鑫濤,哪怕多年揹負著“小三”的罪名。

苦等十餘年,終於轉正,算是圓滿。

結婚後遇見真愛?關於選擇,你要明白這一點

晚年時,卻生變故。瓊瑤無法忍受患上老年痴呆,認不出自己,渾身插滿管子的丈夫。她想把丈夫交給原配的三個子女,卻遭到了原配子女的強烈反對和抨擊。

平鑫濤兒子平雲說: 如果一段愛情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人,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犧牲上,那麼這樣的愛情無論如何並不偉大,也不值得拿來歌頌炫耀。

很多人對這句話表示認同。愛情也許沒有先來後到,但婚姻卻踐行一夫一妻。

瓊瑤後來在節目裡表示:“我這一生,這個愛字害了我,我是會被愛而愛,他最初追求我,我認為他不應該追求我的,尤其是我的父母很保守,那是絕不可能接受自己的。”

看完這些人的故事,才發現,愛情多麼不容易,好像無論怎麼選擇都是錯。然而,我想說的是,怎樣選擇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選擇你能承擔的,承擔你所選擇的。

(作者:沫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