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慢支”、“老慢支”不虛,專家給您支招

慢性支氣管炎,尤其是“老慢支”,咳起來連覺都睡不著。父母咳在身,疼在兒女心。慢性支氣管炎平時可以多加鍛鍊,注意護理,會緩解許多。身邊有親朋好友患有“慢支”、“老慢支”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喲!

慢性支氣管炎知多少?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冬季溼冷,很多老年人容易因受凍而誘發支氣管炎並遷延不愈。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群更加突出,整日咳嗽、夜間睡眠有時咳醒,嚴重影響休息生活。

致病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慢性刺激,如長期吸菸、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汙染因素:如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氣候影響;過敏體質等。

“慢支”症狀

1.咳嗽、咯痰:一般以晨間咳嗽為主,白天較輕,睡眠時有陣咳,咯白色粘痰或漿液性泡沫痰,粘稠不易咳出,偶可帶血,清晨排痰較多,起床或體位變動可刺激排痰。

2、喘息或氣急:喘息性支氣管炎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鳴音。併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不等的氣急。

“慢支”預防課堂

第一招:飲食

1、多吃止咳平喘食物: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溼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柚子、北瓜、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

2、應避免的食物:忌食生冷、過鹹、辛辣、油膩及煙、酒等刺激性物品,以免加重症狀。

3、不要急於補進:慢性支氣管炎的飲食調理有哪些?人參、鹿茸等補品在急性發作期或痰多、舌苔膩時都不宜用,否則胸悶氣急更甚。

4、多喝蔬果汁:果菜汁對慢性支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它不僅能止咳化痰,而且還能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對疾病的康復非常有益。可將生蘿蔔、鮮藕、梨子切碎絞汁,加蜂蜜調勻服用。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熱咳、爆咳療效顯著。

5、喝牛奶:牛奶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患慢性支氣管炎者多喝牛奶有益,但喝法要對症。比如防治氣管炎需要睡前喝。

第二招:運動、保健三部曲

一部曲:呼吸鍛鍊

(1)縮唇呼氣:其方法是患者閉嘴經鼻吸氣,然後縮唇(吹口哨樣口型)緩慢呼氣4-6秒鐘,其縮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選擇調整,不要過大或過小。以呼出氣流能使距口唇15釐米-20釐米處的蠟燭火焰傾斜而不熄滅為適度。呼氣時可伴有或不伴有腹肌收縮。這個方法可在氣管支氣管內產生壓力夾,防治細支氣管由於失去放射牽引或胸內高壓引起的塌陷。該方法包括小量吸氣,長時縮唇呼氣。一旦掌握,由於避免了氣道塌陷而幫助控制呼氣。在靜息時學會本法後,也可在運動和驚恐時應用。

(2)頭地位或前傾位呼吸:臨床上很多病人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不自覺採用頭低位或前傾位來緩解呼吸困難。與縮唇呼氣聯合應用效果更好。頭低位時讓患者仰臥於斜床或平板床上墊高床腳。前傾位是患者坐位時保持軀幹往前傾斜20°-45°,為保持平衡患者可用手或肘支撐於自己的膝關節或桌上。立位或散步時也可前傾位鍛鍊。

(3)慢而深呼吸:患者不容易做到且易導致呼吸機疲勞。但在緊張或焦慮時,可通過此辦法糾正患者的快速呼吸。

(4)腹式呼吸:又稱膈式呼吸鍛鍊,能增加膈肌的收縮能力和收縮效率,增加潮氣量,緩解呼吸困難。與縮唇呼氣、前傾體位等合用,能使呼吸困難得到最大改善。開始此項鍛鍊時應由醫護人員示範並指導,每日訓練2次,每次10-15分鐘,掌握方法後增加鍛鍊次數和時間,力求成為患者習慣性的呼吸形式。

二部曲:運動鍛鍊

(1)步行鍛鍊:方法簡便,可以選用。速度可根據病人的心功能情況而定,慢速每分鐘60-80步,中速每分鐘80-100步,快速每分鐘100-120步。步行中可結合上肢擴胸式輔助動作,以增加效果。目前多采用12分鐘行走試驗,即受試者在12分鐘內做最大努力,平地行走最長距離。隨著全身活動量的增加,12分鐘平地行走距離增加。試驗時根據病人主觀感覺呼吸困難與心悸程度,結合呼吸頻率、心率、肺通氣量等客觀指標確定鍛鍊強度。療效的評定主要根據12分鐘行走距離以及鍛鍊前後呼吸、心率的變化。

(2)登樓梯:登樓梯運動配合呼吸訓練也是一種運動鍛鍊方式,先用鼻吸氣,然後縮小口唇呼氣,每登2級階梯呼吸一次。

(3)騎三輪車:騎輕便三輪車,並攜帶氧氣瓶吸氧,可保持舒適的胸部前傾體位,有利於呼吸及鍛鍊肌力。

(4)游泳鍛鍊:對病情輕、體質好的病人,提倡在夏季做游泳鍛鍊,既可增加耐寒能力,又可增進全身體力,改善呼吸功能。

三部曲:保健呼吸操

(1)摩鼻:用兩手食指上下按摩鼻翼兩旁的“迎香”穴及鼻樑兩側約10-20次。

(2)擴胸:①左腳向左跨出半步(與兩肩同寬),兩臂向上舉起,同時用力吸氣;②兩臂回收至胸前,同時用力呼氣,左腳收回原處仍成立正姿勢;③先左後右,左右交替重複以上動作,連做4次(據自己體力增減)。

(3)按腹:①左腳向左跨出半步(與兩肩同寬),兩臂側舉,掌心向上,頭略後仰,同時用力吸氣;②兩臂迅速收回按腹(以右手覆蓋左手),上身略前屈,同時用力呼氣;③左腳收回,兩手放下仍成立正姿勢;④先左後右,左右交替重複以上動作,連做4次。

(4)握拳:①兩手握拳屈臂置於胸前(拳心向內),兩臂同時向後上方擺動連續3次,隨著兩臂擺動同時用力吸氣;②按以上動作,兩臂向相反方向(即向下前方)擺動,連續3次,同時用力呼氣;③兩臂放下恢復立正姿勢;④依照上述次序再做3遍。

(5)下蹲:①左腳向左跨出半步(與兩肩同寬),兩臂從前至側上舉,同時用力吸氣;②兩臂徐徐從前放下(掌心向下)並下蹲,同時用力呼氣;③徐徐起立,左腳收回仍成立正姿勢;④依照上述次序再做3遍,先左後右交替。

病情變化需警惕

(1)慢支炎患者出現咳喘加重,咳膿性痰,或伴有發熱者,多提示合併有肺部感染存在;

(2)慢支炎患者出現咳喘日久,動則喘甚,並有桶狀胸等體徵者,提示合併有肺氣腫存在;

(3)慢支炎患者後期,出現雙下肢水腫等右心衰竭體徵,提示合併有肺心病存在;

(4)慢支炎患者後期,當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精神紊亂,嗜睡,昏迷等,提示可能合併有呼吸衰竭存在,應高度重視。若呼吸衰竭患者經氧療和無創正壓通氣後,其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仍然嚴重或惡化的,應立即進入重症監護病房進行救治。

封面新聞記者 簡婷婷 綜合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