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在《西遊記》中對於孫悟空順利逃出了八卦爐,大多數人一直都懷疑是太上老君故意放水。為何孫悟空偏偏待在巽位?太上老君不是要用文武火煅燒孫悟空嗎,看來太上老君不想把孫悟空煉成金丹。試問道祖太上老君到底在打什麼鬼主意?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話說二郎神楊戩和梅山六聖在道祖太上老君的相助下,這才把妖猴孫悟空給生擒活捉了。孫悟空被穿了琵琶骨押解上了九重天,玉皇大帝下令押覆斬妖臺斬首。

可不管是刀砍斧剁還是槍刺劍刳,都奈何不了孫悟空肉身。南鬥星君一看這樣不行,命火部眾神,放火煅燒妖猴,孫悟空還是沒事,遂又命雷部眾神,以雷劈打妖猴,孫悟空一點事都沒有。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玉皇大帝得到奏報,正不知該怎麼辦時?太上老君啟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鍊。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道祖太上老君難得提要求,玉皇大帝怎麼會答應,馬上命六丁、六甲將孫悟空解下交給太上老君。就這樣孫悟空落到了太上老君手裡,太上老君把孫悟空帶到兜率宮。一到兜率宮孫悟空就被太上老君推入了八卦爐中,並命看爐的道人和架火的童子,將火扇起鍛鍊。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當然可能是道祖太上老君沒把孫悟空放在眼裡,原來八卦爐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個宮位,孫悟空運氣好落到了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雖沒火但把菸捲了進來,把孫悟空的眼睛給燻壞了,成了老害病眼又稱“火眼金睛”。

結果大家都知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太上老君覺得火候到了,於是打開了爐蓋,孫悟空正揉著眼睛流淚,聽到爐頭聲響,猛地睜開眼睛看見光明,孫悟空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順便一腳把丹爐給蹬倒了,孫悟空就想跑,看爐道人和六丁六甲來攔,全被孫悟空放倒了。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太上老君趕來,一把抓住孫悟空,被推了個倒栽蔥,孫悟空脫身走了,又從耳中拿出如意金箍棒,孫悟空一路打將了出去。看到這好像孫悟空就是太上老君故意放走的呀,如果太上老君拿出金剛琢孫悟空能跑掉嗎?

都知曉《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會煉丹也會煉器,孫悟空躲在了巽位太上老君真的會不知道嗎?想想菩提祖師的話,或許太上老君根本就不想煉丹,而是想打孫悟空的主意。

大家還記得菩提祖師給孫悟空講“三災九劫”嗎?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菩提祖師對孫悟空說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

孫悟空聽完,沉思了很久說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嘗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

菩提祖師回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燻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孫悟空聽完非常的恐懼,懇求菩提祖師傳授躲避三災之法,當然菩提祖師本來就想教,要不怎麼會給孫悟空講“三災利害”。就這樣孫悟空學會了“地煞七十二變”。

大家想想菩提祖師講風災的時候,提到這風叫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估計這就是太上老君把孫悟空放在巽位的原因。

八卦爐為何沒有煉死孫悟空 想想菩提祖師的話 太上老君另有圖謀

在原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是一塊仙石,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

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正因為孫悟空的本體,太上老君才故意把孫悟空放在巽位,準備用風吹入孫悟空的九竅,但應該不是消解他的肉身,而是吹散孫悟空的神魂。

如果孫悟空魂飛魄散,他是不是會重新化成仙石?這塊仙石可以說是天生的煉器神材,可惜孫悟空學會“地煞七十二變”,道祖太上老君一看,天意如此,道法自然,只能把孫悟空放了。

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立八方,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河圖》和《洛書》

可參考文獻:明 吳承恩《西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