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這支部隊未放一槍一炮,為何立下解放戰爭中一大奇功?

1948年10月5日上午,西柏坡中央軍委機要局突然收到華北軍區轉華北局城工部的一份急電。機要參謀一看,大吃一驚,他以最快的速度將電報分送到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以及其他軍委領導處。

這是一封什麼電報,要驚動這麼多的領袖人物?

原來,這是蔣介石和傅作義密謀偷襲中央駐地的急電。蔣介石為了挽回戰場敗局,與傅作義密謀,妄圖趁我華北主力尚在平北、綏遠,而南線實力空虛之機,組織快速縱隊,以閃電戰術突襲石家莊,威脅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以扭轉危局。

10月23日上午,傅作義遵照蔣介石的面諭,在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傅作義首先下達了攻佔石家莊的作戰任務和部隊編成的命令。任命94軍軍長鄭挺鋒為總指揮,騎兵4師師長劉春方、新編第2軍暫22師師長劉化南為副總指揮。

具體部署是以94軍、新編騎兵第4師、新編第2軍暫22師組成快速縱隊,攜帶大量炸藥向石家莊方向實施快速突擊:以35軍、16軍兩個師及92軍1個師進至平保沿線做策應,保障快速縱隊行動。

這支部隊未放一槍一炮,為何立下解放戰爭中一大奇功?

接著,傅作義指示快速縱隊:沿途對解放區的有關軍事設施進行破壞;在解放區大量搶購物資運回保定,以增強守備保定的物資儲備;搶購各類物資時,要用偽制的邊區幣,以擾亂解放區的金融。

最後,傅作義規定了部隊在保定集結的時間。為掩蓋這次行動的目的,對外佯稱“援晉兵團”即援救太原,閉口不提襲擊西柏坡中共首腦機關。

這支部隊未放一槍一炮,為何立下解放戰爭中一大奇功?

這樣機密的軍事行動,如何讓我軍得知了呢?這裡還有一段插曲。原來傅作義為了防止偷襲行動的洩密,沒有使用電臺,只用文件傳遞命令,但沒想到反而弄巧成拙了。

在傅作義的司令部裡有一個刻蠟板的人,凡是不發電報的文件均由他刻印下發。他叫甘霖,是中共地下黨員。這天,他突然接到了傅作義部署部隊偷襲石家莊的命令,感到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情報。他刻完命令後,便悄悄地給華北軍區掛了電話,報告了這一緊急情況。

一切部署就緒。偷襲部隊於27日、28日在保定集中,29日向石家莊進發。

此時的西柏坡,中央領導剛剛為指揮遼瀋戰役和運籌淮海戰役忙了一個通宵。收閱電報的中央領導們,立即來到作戰室,這裡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他們聚集在華北地圖前,在北平至保定、至石家莊、至西柏坡各段,精心策劃著。

最後,他們將擊退敵人偷襲的重任,寄託於華北勁旅第三縱隊。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離去後,周恩來坐在作戰室的一把舊椅子上,起草作戰命令,要求三縱自26日起,用時5天以內,不惜疲勞趕到望都地區。

10月26日11時,鄭維山接到聶榮臻司令員的電話。聶總扼要介紹了敵情說:“周副主席命令你帶三縱立即出發,輕裝、隱蔽、取捷徑,用4天趕到滿城,會合並指揮七縱,阻擊向石家莊進犯之敵。”

這支部隊未放一槍一炮,為何立下解放戰爭中一大奇功?

三縱立即收攏部隊,準備向滿城進發。此時,2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又派人送來軍委要三縱執行緊急任務的電報。鄭維山代表三縱向楊司令員保證堅決完成任務。

下午3時,三縱在走、在跑、在飛。後來,鄭維山回顧說:“一路上,沒有歌聲,沒有笑聲,只能聽到人們急促的呼吸;看到的是一個個嚴峻的面孔,一張張淌著汗水的臉。人們高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一個跟著一個,即使腳上打了泡,累得眼前金花四濺,也不願掉隊一步……”

為了保衛中央,三縱在無聲地前進著,在時間上與敵人拼搏著。此時,位於西柏坡農舍中的我軍最高統帥部,一直密切關注著三縱的行動,10月27日4時半至7時的兩個半小時,周恩來三次向毛澤東書面報告三縱行動情況。

按照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指示,三縱晝夜兼程,拼命趕路。兩天兩夜行軍20餘里,終於提前到達紫荊關。

周恩來將這一情況立即報告毛澤東,他非常滿意。但認為三縱還應加快速度,讓周恩來告聶榮臻,三縱過紫荊關後,改為“白天趕路,晚間小息”。

聶榮臻在向鄭維山傳達指示解釋說:“主席的意思是說,白天視度好,要你們儘可能地加快速度。”

敵人偷襲部隊已在保定集結,即將向石家莊挺進,情況更加危急。中央的安危取決於三縱的兩條腿。

這支部隊未放一槍一炮,為何立下解放戰爭中一大奇功?

29日凌晨3時,三縱先頭部隊到達滿城西南的康關,距目的地望都還有80多里。周恩來再次來電催問三縱能否如期到達,並說傅作義35軍和16軍已出動,情況緊急。

鄭維山命令部隊再次輕裝。指戰員們丟下了揹包及一切生活用品,只剩下槍支彈藥,向望都方向飛奔……

在周恩來副主席反覆電催三縱的同時,中央還相應採取了其它措施,來粉碎敵人的偷襲。

毛澤東親自為新華社寫了3則電訊,用輿論工具為蔣、傅的偷襲行動曝光。敵快速縱隊副總指揮聽到新華社播發的消息後,哀嘆:“此舉是有去路,無迴路。”

此外,中央軍委還採取一系列的軍事措施,牽制阻止、遲滯敵快速縱隊南下,為三縱贏得時間:

——3次電令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派部進入玉田、薊縣、三河、寶低地區,威脅平古、平津、平榆三線,主要威脅北平,迫南下敵軍一部回頭,以配合華北我軍破敵突襲陰謀。

這支部隊未放一槍一炮,為何立下解放戰爭中一大奇功?

——令太原一兵團徐向前、周士第、陳漫遠,嚴密圍困閻錫山所部,不使其東犯,保障石家莊側翼的安全。

——令冀中、北嶽兩區黨政軍民,動員起來,構築阻擊陣地,破路斷橋,埋雷設障,遲滯敵人,爭取時間,待三縱到達阻敵。

晝夜行軍、連續行軍、拼死行軍的三縱,終於在31日拂曉,提前一天到達望都以西地區。

此時,敵94軍先頭部隊已突破我軍望都防線,正向唐河以南進犯。三縱當機立斷,以最快速度向沙河一線急進!很快趕到沙河以北的燕趙、東抵村地區,組成了堅強的防線。

聶榮臻司令員得知三縱的情況後,非常高興地說:“你們主動趕到了敵人前面,很好!周副主席讓我轉告你們,傅作義得知你們到達望都,懼怕94軍被殲,已令其回逃。”

就這樣,三縱未放一槍一炮,立下了舉世奇功!

中央在危難時刻,重用三縱;國民黨快速縱隊見三縱到來落荒而逃,足見三縱在華北戰場的威名已使敵聞風喪膽。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袖人物眼中,對三縱也已刮目相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