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大學在北京讀書,待了四年,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寒假,總是迫不及待地回老家。身邊的大學同學基本是外地人,偶爾有兩位老北京,卻不是很熟,所以從來沒有機會去看看北京人過年時候的飯桌是什麼樣兒。吃過不少北京的特色,全聚德、烤肉季、東來順,逛過幾條北京的老街,簋街、牛街、鼓樓大街,街上售賣的零食點心已經快被麻辣小龍蝦和火鍋佔領,關於北京人過年的飲食文化,也只能從故紙堆裡瞭解了。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簋街

唐魯孫先生是正宗老北京人,他說春節期間,家家都是“酒食饋歲,蒸雞捭豚,膏腴盈前”,十幾個字,把春節餐桌的熱鬧和豐盛都概括了。他們家的食物有哪些呢?光點心就有好幾種:棗糕、蘿蔔糕、幹菠菜包子、茶葉蛋;下酒菜有炒鹹什、酥魚、松花炒肉丁、燒素雞、山雞炒醬瓜等等——唐魯孫說,雖然不是金齏玉鱠,但是相對飲啖,也可以賓主盡歡!

唐魯孫出身大戶人家,先祖宦遊南北,他們家的菜品,早已食兼南北、味具東西,只不過茶葉蛋和什錦菜等典型的南方小菜放在過年的北方餐桌上,不免有點兒怪怪的。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蘿蔔糕

北京人吃主食離不開餃子。除夕守歲,上供接神,據說這個時候諸神下界考察人家的善惡,老百姓家裡上供的餃子都是素餡的,表示不隨便屠殺生靈,一心向善。其實北京人最愛的餃子都是葷素搭配的。

一是豬肉茴香餡。茴香有一種獨特的味道,讓喜愛野菜的南方人也接受無能,但北京人乃至北方人獨愛這一味香。豬肉餡剁了之後用茴香充分攪拌,不僅去腥,而且提味,最後撒五香粉,吃起來肥美香腴。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豬肉茴香餃子

二是羊肉餡。常見的是羊肉白菜、羊肉大蔥,具有老北京特色的是羊肉黃瓜餡。羊肉選擇腰窩那一塊兒,有肥有瘦,筋頭巴腦十足,吃起來特別筋道。把黃瓜擦成絲,撒蔥末、薑末、海米等攪拌在一起,鮮嫩的羊肉浸潤了黃瓜的汁液,有一種獨特的鮮香。

正宗的老北京待客菜品,還得是清真菜。北京作家肖復興考據過北京的清真小食,爆肚馮、羊頭馬、年糕楊、餡餅周、奶酪魏、豆腐腦白……幾乎全是回民的品牌。建國初期,北京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大柵欄裡的門框衚衕,很多是來自牛街的回民。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老字號“爆肚馮”

清真多吃牛羊肉,北京人自然把牛羊肉的烹製技藝發揮到了極致。譬如一道冷盤醬牛肉,選上好的牛腱子,其中要數前腿腱子為佳,前腿有勁,裡面都是筋肉相連。醬牛肉關鍵在於調料的配製,丁香、草果、冰片、砂仁、甘草等,不一而足,加上多年來對火候的掌握,才能滷一鍋地道的醬牛肉。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醬牛肉關鍵在於調味料

麻豆腐是一道小菜,北京人的飯桌上獨有。麻豆腐讓人想起另一樣老北京的小吃——豆汁兒,將綠豆的豆渣放進溫水裡瀉開,在另一隻鍋裡用黃醬煸炒蔥薑蒜,還要撒一些羊肉末同炒。醬炒熟之後,放豆渣進去,用小火慢慢“咕嘟”,手執勺子不停地翻炒攪拌,不僅去除了豆渣的腥氣,在小火的燉煮中,麻豆腐出鍋後才會異常地香。舀一勺麻豆腐,拌一口白米飯,家常實在,是老北京的味道。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麻豆腐讓人想起豆汁兒

吃多了大魚大肉,少不了來幾樣開胃的小菜。老北京年夜飯有個講究“四四見底”,宴席中的“四涼”裡就有兩樣有名的小菜:芥末墩兒和豆兒醬。雖然是小菜,做起來卻不簡單。

製作芥末墩兒,選青口大白菜,取其中段,切成一寸厚、一寸粗的圓墩兒,用馬蓮草捆緊實後,開水汆燙,不能過於熟。趁熱將“圓墩兒”一層一層地塗抹上芥末和白糖,依次碼放進罈子裡,蓋子封嚴實,再用小棉被裹住壇缸。過個兩三天,取帶有辣味的芥末墩兒,澆上醋和香油,咬上一口,香脆酸甜,開竅通氣,是過年必不可少的解膩小菜。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芥末墩兒

豆兒醬類似南方的肉皮凍,裡面藏著胡蘿蔔丁兒、豆腐乾丁兒、水疙瘩丁兒和肉皮丁兒,吃的時候切成小方塊,口感清涼爽滑,抿上一口二鍋頭,甚至比大魚大肉適合下酒。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豆兒醬類似肉皮凍

飲食與過年一樣,都是是人與人的關係的最佳體現,鞭炮聲聲除舊歲,闔家團圓之際,莫過於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

記得老北京美食家趙珩每年都會親自下廚,宴請文化界藝術界的老友團聚。有一年的春聯,趙珩寫的是:窗下狸奴依暖塌,盤中餚饌有餘甘。


北京人過年都吃些什麼?其實每個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