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圍獵”支付寶:被無辜裹挾的消費者權益該何去何從

沃爾瑪部分超市停用支付寶事件讓人想起了以前的3Q大戰。那場戰爭以及其所展示的商業意義近在眼前,而智慧零售的大戰才剛開始。

“圍獵”支付寶:被無辜裹挾的消費者權益該何去何從

“這是一個商業決定,”沃爾瑪官方回覆到,這是對迅速發酵起來的沃爾瑪部分超市停用支付寶事件的官方解釋,無獨有偶,步步高超市也在禁用支付寶,這讓人不禁與百度李彥宏日前那個頗具爭議的言論聯繫在一起,大意是“中國人很多時候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前者是未徵求用戶意見便為用戶做了決定,屬於實操層面,後者是在戰略高度為用戶的意願“定了性”,有點“殺人誅心”的意味。

然而兩者都太不尊重他們的衣食父母,購物的消費者和用戶,正如現在“大數據殺熟”的怪現象頻發,跟這些口口聲聲說“為用戶做好服務“的商業巨頭們,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換一種角度,沃爾瑪停用支付寶一事,顯得有違正常的商業邏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目前中國移動支付的“雙雄”,兩者均有著龐大的用戶量,很多用戶既有支付寶又有微信支付,在一些支付場景中,用戶會覺得支付寶更方便,在另一些支付場景中,用戶會優先選擇微信支付,這讓用戶有了支付的多元的選擇權,而沃爾瑪作為一種消費者頻繁使用的購物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支付手段,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舒適,似乎是“皆大歡喜“的路徑。

然而沃爾瑪卻反其道而行之,在華西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的門店棄用支付寶,讓原本用支付寶支付的消費者,支付體驗變差,雖然這在沃爾瑪超市看來,是一個“商業決定”,但背後的隱喻不言而明,既然來到我的“地盤”,那就是我說了算。用什麼支付方式,當然是我說了算,要麼你就別來購物。

這與近年來頻發的“大數據殺熟”現象何其相似,沃爾瑪這種行為,損傷的是那些它的“鐵桿兒粉絲”的支付體驗,就是所謂的它的目標消費群,來了才會有“用什麼支付”的問題,消費者不來也談不上選擇哪種支付方式的問題,而“大數據殺熟”同樣是把目標鎖定在了那些“鐵桿粉絲”身上,對於經常使用該軟件的用戶,諸如打車、看電影、外賣、機票、酒店等這類服務軟件,同樣的服務和產品,毫不手軟地“私人定製了其服務價格”,一般是上浮的。

對此,沃爾瑪停用支付寶一事的直接受益方,微信方面則表示,我們尊重沃爾瑪的商業選擇。騰訊在智慧零售領域堅持連接助力的角色,為商家提供一系列數字化工具的同時,不獲取商戶數據,尊重商業隱私,獲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認可。

閻王打架,小鬼遭殃。沃爾瑪、步步高超市停用支付寶事件背後,最根本的坑可能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之間的戰爭,消費者和用戶的權益便在無意識間被這場戰爭所裹挾,騰訊和沃爾瑪、步步高超市之間有著密切的股權關係,騰訊和沃爾瑪分別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第三大股東,而沃爾瑪和京東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今年2月份,騰訊和京東一起入股了步步高,股份佔比分別為6%和5%。很顯然,在智慧零售領域,面對阿里這個強大的對手,騰訊、京東、沃爾瑪、步步高等開啟了捆綁作戰模式。兩者的競爭越白熱化,恐怕一些類似於沃爾瑪停用支付寶事件等,擦槍走火的事情還會更頻繁的發生。

此前,阿里和騰訊之間的智慧零售之戰早已開啟,阿里旗下的盒馬生鮮只能使用支付寶,阿里的電商對手京東不支持支付寶,此前星巴克接入支付寶的過程波折等等,這些都是巨頭戰爭的一個個小戰場。別小瞧了商場、超市等櫃檯前的那枚小小的支付二維碼,如何讓消費者選擇自己的背後,硝煙瀰漫、劍拔弩張,這樣的商戰似乎也不可避免。

但仍然建議,商戰的前提是提高消費者的服務體驗,而不是以損害消費者服務體驗為代價,如此爭來的“市場”,如此爭來的“用戶”,在服務體驗不到位的情況下,依然會在你“沉浸在一家獨大、唯我獨尊”的夢幻裡時,毫不猶豫地選擇拋棄你,現下的時代是一個開放透明的時代,任何的固守自封都將會被時代所拋棄。

有個沃爾瑪消費者稱,這個事件讓他想起了以前的3Q大戰。那場戰爭以及其所展示的商業意義近在眼前,而智慧零售的大戰才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