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詩酒茶,構成國人性格中的三大元素,或顯或隱。文人好茶武夫好酒,偏偏出了個關二爺,刮骨讀春秋。詩是本真浪漫,酒是豪氣干雲。兩者結合最好的是李太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至於茶,最難說的是茶。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士農工商漁樵耕讀王侯將相販夫走卒或隱於山林者或紅塵浪蕩客,開門七件事,總少不了那一口茶。因此,不同的人對茶就有了不同的解讀,很難一言以蔽之。有人看到浮浮沉沉、有人苦中思甜、而把茶的認知上升到哲學層面的,是禪宗。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講頓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事事都可悟。只待因緣際會靈光一現便悟得世間真諦且不足為外人道也。茶,當然不例外。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關於茶,禪宗有個著名的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兩位僧人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我曾經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這時,引領那兩個僧人到趙州禪師身邊來的監院就好奇地問:“禪師,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呢?”趙州禪師稱呼了監院的名字,監院答應了一聲,趙州禪師說:“吃茶去!”讀到這裡,你可能會發懵,懵就對了-----禪茶一味!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焚上一枝檀香,泡上一杯茶,香菸嫋嫋雜著些許塵煙,身處繁華繚亂的紅塵中的你,興許也能品味出另一番“吃茶去”!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最接地氣的是小時候夏天街頭的大碗茶,5毛錢一碗、端起便喝、放下就走、簡單隨性、酣暢淋漓。。。最熱鬧的,是海南的老爸茶,幾千人在一起喝茶,咿咿呀呀的場面想想都很有意思;而最講究的,應該是胡建人。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就像湖南四川少不了辣椒,福建人少不了茶,更確切的說,是功夫茶。不管是器皿陳設還是流程等等都有講究,我一度以為對他們來說,喝茶已經上升到了一種儀式感的。家家戶戶都有成套的茶具,三歲的小孩就開始像模像樣給客人沏茶,所謂耳濡目染。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早些年在福建工作,通常的情況是,開會不在辦公室--甚至有種說法,你很難跟一群福建人在辦公桌上正兒八經談工作,要是說哥幾個來喝茶,大家就心知肚明,在他們看來,你就不是外行了。茶有茶道,賓主都遵守約定俗成的規矩,場面上會形成一種難得的默契,哪怕是素不相識的人,圍坐在一起,就有了共同的氣場。幾泡過後,事情也就成了、一時間,賓主盡歡。以後,日常的招呼就變成了三個字:來喝茶!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國人好茶,甚至上升成了一門學問。陸羽著《茶經》被後世尊為茶聖。更有好事者在修飾上極盡辭藻之華美,以至於外行人讀來懵逼且反感。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樓盤的廣告語。有沒有內涵見仁見智,不過真正的好茶卻是真的低調且奢華:早些年有個新聞,說某人花了大幾千元買的茶葉被不識貨的老婆煮了茶葉蛋,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般的大陸人真吃不起這茶葉蛋。產自武夷山的母樹大紅袍過去是皇家貢品,現在則有價無市。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一方水土一方人,福建產茶,福建人喝茶更懂茶。不管是待客還是自飲,以巖茶居多,其中又以武夷巖茶為最。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從地理學上來說,武夷山屬於丹霞地形。各具形態的巨大岩石山峰,武夷山地表之所以呈現褚紅色,是因為岩石中鐵元素年長日久氧化的結果。武夷山岩石,主要是石英班巖,礫岩,紅沙岩,頁岩,凝灰岩等幾種。表層的土壤,則是富含腐殖質的酸性紅壤。這種土壤,正如古人所說的“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武夷巖茶”是產於閩北武夷山市(原祟安縣)武夷山岩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大紅袍為武夷巖茶四大名樅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

茶知武夷:不如吃茶去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不過,喜歡喝茶的人總有一兩個靠譜的茶商朋友,並且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觀其形,聞其香,查其色,品其味。好的巖茶外形彎條型,色澤烏褐或帶墨綠、或帶沙綠、或帶青褐、或帶寶色。條索緊結、或細緊或壯結,湯色橙黃至金黃、清澈明亮。香氣帶花、果香型,瑞則濃長、清則幽遠,或似水蜜桃香、蘭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潤甘爽,帶特有的“巖韻”。一杯好茶,早已勝過千言萬語。吃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