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民国十二年(1923),萧冠英继任汕头市政厅厅长(相当于市长一职),他以改良都市为先务,提出扩张汕头市区并分区建设的计划。萧冠英《六十年来之岭东纪略》中载:划韩江西北之火车站、洄澜桥等为工业区;旧日中英续约中所开之旧商埠及沿海而东至新填市区为商业地;住宅区则在旧市区东北部;行政地区则在月眉坞之东、华坞之西。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萧冠英的市区改造计划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后,次第展开,为近百年来汕头市区的建设格局奠定基础,推动汕头市大规模的桥梁兴建与马路修筑。市区路桥网络建设,为马路两旁的土地带来巨大增值机会。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据《汕头城乡建设志》记载,泰国华侨陈黉利家族于民国十八年(1928)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投资大批地产,在永兴街、永泰街、永安街、升平路、商平路、海平路、福合埕和中山公园前一带建好或购买房屋400间(座)。

汕头本地出口商则广建他栈及简易工厂(场),楼屋格局多为3—4层骑楼式楼房。这种建筑群成为民国时期汕头的时代标志。四永一升平(永兴街、永泰街、永和街、永安街、升平路)的城市格局得以形成。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抗战前汕头商业位居全国第七

张永福也曾任汕头市政厅长,时间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11月16日至民国十六年(1927)4月21日。张永福原来是饶平籍华侨,支持过辛亥革命。回国后,张永福先后担任中央银行汕头分行行长、广东中央银行副经理。同时曾担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咨议。

商人出身的张永福一至汕头,便发现这个开埠较早的沿海城市具有发展前景,他把自己的一些橡胶产业迁到汕头,并动员商业伙伴来汕头投资。为了更好掌握影响汕头经济发展及百姓生活水平的基本数据,张永福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商会,对汕头物价变化情况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民国十六年(1927)3月,他以市政厅长名义,分别致信汕头各商会、各大企业:“迳启者,本厅长自抵任以来,对于汕头行政设施极为留意。为谋根本之解决,应于市民生活费增高程度为要著。前经本厅第八次厅务会议公决,本市出入口物价自民国元年至十五年,由本市工商人会所调查列表到厅,以便汇集编成指数,以为调剂之策划。”

张永福希望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改善经济环境、造福民生这些关系百姓疾苦的问题上,以求“根本之解决”。 遗憾的是,他担任市长时间太短,不能实现其愿望。

汕头经济的发展,突出体现在规模扩大。民国十年(1921),汕头正式建市。汕头市初建立时,“其制度仿广州而略变之”,将建路放在第一位。民国十七年(1928),该市共有1.2万户、8.1万余人,修筑马路10余处,长4000余丈,开办市区无轨电车,并正在建筑几处堤岸与码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汕头人口超过20万,已经是规模不小的城市。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调查,汕头全市共有商3441家。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广州民国日报》曾撰文称,陈炯明占据潮梅地区时,潮汕本地每月可为陈军提供军饷约40万元,而广州革命政府在民国二十三年(1924)全年收入不到800万元,平均月收入约66.5万元。这篇报道读来有点夸张,因该报文章主要在于鼓吹广州革命政府应该迅速东征,驱逐陈炯明。但抗战前,以汕头为中心的潮汕地区在广东省内是一处膏腴之地,商业发达,财富集中,却是事实。

20世纪30年代,汕头发展成为潮汕地区乃至粤东、闽西、赣南的航运、金融、商业中心,汕头商业达到鼎盛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形成了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商业网络,批发商行、小批发点、零售商店遍布闹市。华侨在汕头市投资的零售业,虽不如出口商那么有突出表现,但也不逊色,“南生”、“广发”、“平平”、“振源”等百货公司,是其时汕头市民皆识的侨办四大百货公司,曾被称为“四大天王”。

南生百货商号创办于民国九年(1920)。公司老板李柏桓早年在印尼经商,回到汕头后投资南生公司。公司原址设在镇邦街与万安二横交叉处,楼房是二层的砖木结构,盖瓦片的平房,楼下是商铺,楼上是人家。经营日用百货、金银首饰。民国十七年(1928),在李柏桓的倡议下,南生公司改组为“南生股份有限公司”,其时,小公园一带已成为汕头埠一处人流汇聚、商机旺盛的地段。李柏桓认为在汕头发展商业有前途,便成立“合利置业公司”,一边经商,一边暗中筹款在小公园这个街区买地。随后,“合利置业公司”斥资25万银元,筹建南生公司大楼。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经过几年奋斗,一座典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七层骑楼式建筑,在安平路头落成。经筹划,一、二层专营日用百货,并在二楼附设“志成庄”,经营金银首饰及侨汇、信托、储蓄业务。三、四层作为“中央酒楼”,五、七层是“中央旅社”。整座大楼集购物、娱乐、住宿于一体,是当时粤东最大的商业场所。随后,南生公司安装了汕头埠最早的一条电梯。南生公司大楼的建成,犹如一块磁铁,吸引了大大小小商号来此区域营生。当时“南生”的对面就开张了一家“皇后”酒家,旁边还有“如合太昌布行”等绸缎行铺。南生公司大楼刚开业时,整座楼雇用员工多达三百余人,生意兴隆,兴旺一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包括国内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福州、厦门、香港,国外西贡、曼谷、金边、新加坡等班轮出入汕头港,其中来往最多的商船分别为香港、上海、广州。从汕头港出发,运往北方的主要有土糖、潮州柑、锡矿砂等,运回大米、大豆、棉纱等;运往香港及东南亚的主要为抽纱、渔网、蔬菜等,运回布匹、肥料、石油制品等。

《潮汕平原经济》指出,汕头成为我国沿海著名商埠,并逐步拥有现代化设施。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成潮汕铁路,不久又建成通往澄海县樟林的轻便铁路;民国九年(1920)市内已拥有电灯、市内电话、自来水等先进市政设施;民国二十二年(1933)建成汕头机场。

在30年代的中国,一个小港口城市能拥有如此齐全的市政设施实属罕见,当时汕头港埠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汕头饮食服务业的发达

汕头市区的酒楼、酒家,在上世纪20年代兴起,以后逐步发展。民国十七年(1928)出版的《新汕头》就记载有酒楼、茶室各10多家。民国二十三年(1934)《汕头指南》记载:“本市酒楼、茶店、饭馆共30余家,在商场热闹时,一般富商、阔客,通宵达旦,沉醉于酒海肉林中,故酒楼营业蒸蒸日上”。

酒楼一般具有地方雅洁、设备豪华,且能提供名贵酒菜之特点。往往是食、住、玩皆备,服务对象是中外商人和军政界的上层人物。汕头沦陷之后,相当部分酒楼歇业或迁徙内地。到解放前,酒楼业仅存10家。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汕头的酒楼、茶室有:

永平——永平路10号

中央和记——安平路

桂芳园——国平路102号

新联升同记——怀安街21号

梅州——至平路80号

霍财记——怡安街24号

安记——怡安街28号

林坤记——怀安街13号

陶芳合记——万安街4号

乾芳园——升平路58号

红棉利记——怡安街20号

璇宫——升平路10号

凤记——旧公园前9号

蓝燕——永平街42号

梅茜——外马路266号

海珍醉记——永和街25号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汕头市区旅社业,距今约有120多年的历史,第一家旅店——整记号,大约创办于清咸丰十年(1860)。以后陆续有宝和兴、广泰来等开业。民国十七年(1928)《新汕头》记载,汕头的旅社业已有日本式、洋式、支那式等较高级的旅馆(酒楼)。民国二十三年(1934)《汕头指南》介绍旅馆业有中央、西南通、太平洋、东南、大中华、永平、华厦、中国、光华等10户,还有客栈业康乐等46户,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发展到130余家。

解放前夕,汕头市旅栈业有120余户,从业人员900多人,分为旅社、客栈、旅店3种。计:旅社30户,有部分设备是较豪华的。特别是中央、永平、大中华、中国等四大旅社,以接待军政界、工商业家等上层人物为主。客栈80多户,主要接待来往东南亚各国华侨和港澳同胞。旅店属于夜店之性质,有6、7户,主要接待小商贩等。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极盛期潮汕商业资本膨胀

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汕头市区商业资本共5000多万元,平均每家商号资本为1.6万多元;各县墟市共有商号2.5万多家,商业资本约合2616万多元,平均每家1000多元。

商业流通领域,出现了不少运销商、出口商、经纪商、批发商、零售商。当时运销商经营的行业称为运销业,俗称“火船行”或“轮船行”,初时业务以国内北方各省运载土产至汕头销售为主,后来又将业务扩展至运载暹罗米粮及香港货物来汕销售,其同业组织先后有“轮船公会”、“港沪运销业同业公会”等,最大的运销商,资本高达数十万元。

出口商以采办潮州及国内各地土货运销南洋各地为主要业务,近贸易地域分为南商和暹商,按经营货品类别又分为酱园(即咸杂腌制)和果业等,其中以南商营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出口地域遍及安南、马来西亚群岛、南洋荷属各岛屿及香港等地。民国二十二年(1933)该类商号共有54家。每家每年营业额达到30—100余万元。

经纪商初名“牙家”,是为交易双方充当中介而收取佣金的商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汕头有43家经纪行,总资本17万元。至于批零环节,素有“上二三盘”之分,“上盘”多属大宗运销批发,“二盘”为小批转售,“三盘”即零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汕头市区有抽纱行25家,资本总额150万元。这些抽纱行,有的为外商代理经营,有的自营出口销售。新型的百货公司规模较大的有南生、平平、广发、振源等,集中在小公园附近,“南生”原系印尼华侨于宣统三年(1911)创办的百货商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汕头市区百货业巨子。另有潮安县城百货公司数家。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潮汕平原经济》对极盛期汕头商业进行统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市共有各种商行3441个,分6类共55个行业。即:

出入口类的洋行、南北行、南郊行、暹郊行;

杂货类的洋货苏庄、收买旧物;

金属类的五金器;

衣着类的绸缎布匹、土布、夏布、洋服新衣、鞋庄、帽庄、成衣;

饮食品类的米行、杂粮、酒店、粮饼、面店、盐店、鱼行、糖行、蛋行、烟丝茶叶、鸡鸭行、海味凉果店、腊味、青果行、猪行、凉果行、薯粉行、洋烟酒等;

金融类的储蓄、保险、饷押、银庄、汇兑、收找、侨汇等。

各行各业资本达5768万余元,平均每家商号约1.7万元。各商号营业额少者1万元左右,多者达数百万元,平均在20—30万元之间,每年营业额约为大洋7亿元之巨。民国二十三年(1934),汕头市平均每日交收款达600万元至1000万元,商业之盛,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青岛)、广州,居全国第七位。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进出汕头港的轮船达2681艘,港口吞吐量为675万多吨,占当年全国各海港货运量的8.67%,仅次于上海、广州而居全国第三位。汕头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市场、商品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庞大的商业网络。

深读: 民国汕头商业的极盛丨粤商之道


小结

通过本文叙述,抗战前汕头商业极盛是不争事实。事实上,从鸦片战争后至抗战前,汕头的商业发展自始至终呈现上升态势。今天,汕头的经济发展已不如从前。有学者估计,汕头在全国的商业地位或综合实力约在一百名左右。潮汕中心城市如此地位,对比潮商在全国和海外的实力,对于全体潮汕人来说,既十分无奈,也无法回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潮汕地区拥有前人创造和传承下来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随着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汕人要创造更为先进的文化;而在历史进程中凝聚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传承和弘扬潮汕族群的“根”和“魂”,总结和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编 辑丨《天下粤商》黄译瑶

(ID:tianxiayuesh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