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土地出讓金大漲111%,總感覺哪裡有點不對勁

土地出讓金大漲111%,

總感覺哪裡有點不對勁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月份單月,部分城市土地出讓金額刷新年內最高紀錄,受監測的50大熱點城市合計出讓金額累計達到3130億元,同比上漲幅度高達111.5%。其中土地出讓金較多的城市分別是杭州、重慶、嘉興等7個城市。

土地出让金大涨111%,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的土地出讓金大漲,至少有這樣幾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成交金額刷新了歷史同期紀錄。1-5月,50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高達1.5萬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9503億元上漲57.6%。實際上,去年同期的成交金額也不算低,今年能夠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出現大漲,只能說明今年的土地出讓太瘋狂了;二是在樓市調控政策持續下,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明顯下行。土地成交溢價率下行,還能出現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上漲的現象。可見,成交量有多大;三是大規模的土地成交是在開發商普遍負債率較高,境內融資難度越來越大,境外融資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土地開發難度加大,開發企業會不會出現資金鍊斷裂問題呢?

無論怎麼想,無論怎麼分析,總覺得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上漲,有點不對勁的感覺。要知道,自推行“因城施策,分類調控”以來,各地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都在樓市調控方面加大了自我約束、自我規範、自我嚴格,一旦出現房價上漲的現象,立馬就會出臺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防止房價出現反彈。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土地成交金額大幅上漲的現象呢?土地成交的基礎和條件在哪裡呢?難道這是開發商在炒底嗎?

我們說,能夠令開發商瘋狂拿地的,只有兩種狀態:一是市場十分火爆,房價上漲動力很強,就象前些年一樣,開發商不可能不瘋狂拿地;二是市場築底成功,開發商認為炒底時機已到。很顯然,目前的市場怎麼看也不象是火爆的樣子,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開發商認為抄的時機已經成熟,需要通過瘋狂拿地來進行抄底。那麼,現在的市場真的已經到了可以抄底的時候了嗎?

土地出让金大涨111%,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必須注意,儘管5月份的土地成交金額創下歷史同期紀錄,但是,從各地樓市的實際情況來看,似乎並沒有出現明顯改變。能夠給開發企業帶來幻想的,可能是一些地方出現的“搶人大戰”。因為,“搶人大戰”的背後,確實存在著“搶房大戰”陰影,有以引進人才為藉口,抬熱房地產的感覺。如果是這樣,開發企業的算盤就打錯了。就算引進人才能夠給市場帶來一時的刺激,畢竟人才有限。如果各地都以此舉來抬熱房地產,估計作用也就到頂了。更何況,“房住不炒”的要求,不會因為地方“搶人大戰”就放寬,就會容忍地方對房地產市場放鬆調控。

所以,對此次出現的“搶地潮”,可能需要從更深層次去與考量。能夠看到的一種情形是,開發企業開始大舉轉戰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城了。要知道,只有大型開發企業的投資目標轉移,才能真正體現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如果大型開發企業仍然緊盯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格局就沒有什麼變化。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成交也出現大幅上漲,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大型開發企業的戰場轉移。所以,這是房地產市場變化的新動向。

而大型開發企業轉戰三四線城市,還不是最該引起重視和關注的問題。相關資料顯示,在5月份的土地成交中,受到重點監測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四線城市來看,這些高地價三四線城市的成交量僅佔全部監測三四線城市的不足10%。也就是說,土地成交的重點還在非熱點三四線城市。這可是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問題,也是一種更應當引起重視的新動向。為什麼開發商會轉戰到這些地區,轉戰到這些地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帶動炒房者一併進入,都是很嚴峻的課題。

土地出让金大涨111%,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也就是說,開發企業在觀察了三四線熱點城市的情況後可能發現,這些熱點城市的房價已經到了天花板,不可能再有太大作為。所以,把目標轉向了非熱點的三四線城市。如此一來,這些被開發商,也可能包括炒房客“相中”的城市,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極有可能掀起一場房價上漲的腥風血雨。面對利益的誘惑,地方政府能夠不為之所動,不讓房價上漲嗎?畢竟,非熱點城市的居民收入、購買力等也是弱的。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會讓這些地區的居民很受傷。穩住房價,是非熱點三四線城市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也可以說是留房地產市場一片價格淨土吧。

土地出让金大涨111%,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本文作者譚浩俊已入駐:

搜狐丨網易丨今日頭條|

天天快報丨一點資訊丨UC頭條丨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和訊博客

新浪財經|慧眼財經|雲掌財經丨嗨牛財經丨

脈脈丨雪球丨同花順丨

商務合作,24小時內回覆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