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為什麼蘋果、三星、谷歌、微軟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語音交互?

為什麼蘋果、三星、谷歌、微軟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語音交互?

文|鄰章

智能語音助手領域,又迎來了一位新玩家。

11月21日,三星正式宣佈其Bixby智能語音助手中文版,將於11月30日面向S8、Note8和W2018用戶正式推送。

在中文版Bixby人工智能助手發佈會上,三星對外演示了Bixby所具備的語音交互、主頁聚合、視覺識別和提醒服務在內的多項功能,宣稱這是一款能夠實現功能全覆蓋,能夠帶給用戶與眾不同的體驗。

為什麼蘋果、三星、谷歌、微軟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語音交互?

而說到語音助手,事實上,從產品推出的時間順序來說,三星Bixby還只能算作是智能語音交互領域的一位新玩家,在Bixby之前,就已經有了諸如蘋果Siri、微軟Cortana、谷歌Google Assistant、亞馬遜Alexa等在內的多款智能語音助手被業界熟知。

可以說,幾乎所有科技巨頭,都在為智能語音交互投入大量精力。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那麼為何蘋果、三星、谷歌、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不約而同的將大量精力投入到了智能語音交互領域,其魔力何在?

其實說到底,個人認為巨頭們在智能語音交互領域紛紛投入大量精力,其核心還是在於,智能語音交互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其極有可能會成為下一代核心交互模式,掀起行業格局的新一輪洗牌。

事實上,自蘋果在iPhone4S上推出Siri語音助手以來,智能語音交互就被業界視為是推翻觸摸文字交互模式的下一代交互模式。

為什麼蘋果、三星、谷歌、微軟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語音交互?

而業界之所以作出這種預判,其理由更多的是從交互進化角度來看的。

這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語音交互是比文字交互更為自然和普適的一種交互模式。從人的能力習得來看,語音可以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文字則是後天習得的一種能力。所以從學習成本的角度來看,可以說語音交互天然適合人類。並且從當前現實來看,也能發現在全球範圍內依舊有許多不會書寫文字的人。那麼假設語音交互能夠普及,在理想狀態下,將會出現的場景是:人人都可以用語音命令操控智能設備,實現智能體驗,而這將會帶動智能設備新一輪的爆發潮。

二是語音交互相對於文字交互模式而言,能夠做到更少的感官佔用,將人的多項感官(諸如視覺、雙手)從文字交互中解放出來,使得我們能夠實現一心多用和在特定情況下精力集中,諸如在處於駕駛狀態時,我們就可以通過語音助手來查看智能手機上的信息,從而避免視覺查看而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三是基於智能語音交互不需要對APP、瀏覽器進行點擊操作,而是直接通過語音操作的特質,使其能夠凌駕於瀏覽器、APP等其他應用入口之上,成為一個新的超級入口,而這個入口,將會變革許多產業,諸如信息搜索、分發。

而歷史上每一次交互模式的革新,都將會給行業帶來一次新的洗牌,在此之前已經發生的是,蘋果以多點觸控將此前實體按鍵交互基本送進了歷史塵埃。

所以從這幾個層面來說,業界巨頭紛紛佈局、佔位語音交互市場的動作也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蘋果、三星、谷歌、微軟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語音交互?

但從諸多事實來看,目前智能語音交互模式距離取代文字交互,成為新一輪交互模式卻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在智能手機上是如此,原因何在?

個人認為,其制約因素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當下智能語音助手的智能性還不足,縱觀當下出現在智能手機上的各家智能語音助手,雖然都各有特色,能力也有強弱,但總體而言,給人的感覺依舊是智能度不足,不能夠執行復雜任務,不能成為不可替代的存在,其導致的結果是,智能語音助手最終淪為了一個低頻應用,成為了用戶偶爾調戲一下的存在。

其二,個人認為也是核心的原因則是,在當下使用語音交互面臨著場景限制,從現實來說,語音交互的理想場景應該具備相對的私密性。

雖然在上面說到,從技能進化角度來說,語音交互是最為自然低成本的交互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是社會性動物,在進行一件事時,在多數時候其行為需要考慮、符合周圍環境和保持本身的私密性。在語音交互這件事情上,更是如此。

想象一下,假設在辦公室場景下,大家都使用語音交互來執行各項工作命令,那畫風簡直不要太新奇;再如你與你女朋友在公共環境下,如果通過智能手機語音交互發些你儂我儂的肉麻情話,也難免會有些隱私暴露的畫風不符。

而這種與當下社會默認模式不符的現狀,正是語音助手在智能手機上不被用戶高頻使用的核心原因所在。而這種現狀,在可預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個人認為也難以得到改觀。

為什麼蘋果、三星、谷歌、微軟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語音交互?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個人認為智能手機的語音交互,在更多的時候充當的是培育用戶對語音助手初步認知和使用習慣的角色,而語音交互真正能夠大展拳腳的地方,更可能的是在智能家居物聯網領域,這裡有著語音識別更為理想的使用環境。

事實上,這扇能使語音交互通向未來的窗子,已經被亞馬遜通過Echo智能音箱給打開了,它為智能語音交互找到了客廳這個合適的使用場景。也正因為亞馬遜在智能語音交互落地上的引領,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當下業界正在跟隨亞馬遜的腳步,而這也使得智能語音助手的發展重心正在朝著智能家居和物聯網的方向轉移。

我們看到谷歌推出了搭載Google Assistant的Google Home智能音箱,微軟聯合微哈曼卡頓推出了搭載Cortana的Invoke智能音箱,並還要將Cortana擴展到汽車場景;蘋果在HomePod、Apple TV、Mac等產品上亦是搭載了Siri語音控制系統,而此次的三星Bibxy,在三星的規劃中其也不僅限於智能手機,而是將會應用到物聯網領域,擴展到三星的所有產品品類之中,諸如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產品之中,並且將會對外開放,打造基於Bixby的人工智能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