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說的“命”是命中註定嗎?錯!

《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說的“命”是命中註定嗎?錯!

(司馬牛像)


因為《論語》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這短短一段話,形成了典故“司馬牛之嘆”;成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以及至今尤為中國人口頭語、在影視片裡更是張口就來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說的“命”是命中註定嗎?錯!


(貝克漢姆展示紋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死生有命”中的“命”被很多人當宿命來理解,即所謂命中註定,強調老天註定而無法更改的必然性!但這樣的理解其實是悖於儒家思想的。

孔子和儒學提倡積極入世,其根本精神是自強不息,不任由命運擺佈。儒家的“敬”天和“畏”天是因為天(宇宙自然)的不可測和不可違,認識到“天命”有其無法預測的偶然性,但同時也強調應盡最大努力以求“天佑”“天福”而得到好的結果。這才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盡人事以聽天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云云。如果一切均有天註定,那還盡什麼?謀什麼?

所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意思是:死生與富貴都有著難以預測的偶然性,不必糾結成與不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便是了。而不是死生富貴命中註定,聽天由命也罷。其中內涵的積極與消極意義顯而易見、一目瞭然。

所以子夏才會勸說司馬牛,只要做到“敬而無失、恭而有禮”,那麼“四海之內皆兄弟”,又何必擔心沒有兄弟呢?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說的“命”是命中註定嗎?錯!

(子夏,姓卜名商,孔門十哲之一)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即君子應該像天道運行之剛強勁健那樣發奮圖強,永無止境。誠哉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