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識的提高,對桃果實內在品質和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研究報道,桃園肥水管理與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密切相關。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 肥料管理: 桃園肥料管理應以培肥土壤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為主。施肥以施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有機肥不僅能供給桃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還能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無公害桃生產選用的有機肥及化肥,應符合相關規定。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 基肥。基肥可選擇圈肥、堆肥、畜肥和土雜肥等。無灌溉條件桃園或地區,基肥宜在雨季前施用,不宜在秋季施用。雨季前施入基肥,在雨季後,施入的肥料、秸稈、雜草等吸收足夠水分,很快腐熟分解,釋施營養元素,有利於桃樹當年樹體生長、果實發育和花芽分化。基肥施用量根據產量和地力而定,成年樹施肥量為每畝2500~3500千克,定植樹和幼樹施肥量為成年樹20%~30%。有機肥深施,可將桃樹根系引向深層土壤,提高桃抗旱性,施用方法應以溝施為主,在桃樹冠垂直投影範圍內,挖條溝、放射狀溝或環狀溝,溝深30~40釐米,深度達吸收根分佈區為宜。施用時將有機肥壓碎,並與土壤充分混勻。 秸稈雜草覆蓋。桃園地面長期用秸稈雜草等覆蓋,可有效降低地表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同時底層秸稈雜草腐爛後滲入土壤,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及保墒能力。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 追肥。追肥的次數、時間、用量等根據樹齡、產量、生長髮育時期以及外界條件等而定。幼齡樹及結果樹的果實發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為主;果實發育後期以磷鉀肥為主。追肥量按每生產100千克桃,補充化肥摺合純氮(N)0.6~0.8千克、磷(P2O5)0.3~0.4千克、鉀(K2O)0.7~0.9千克。其中,80%的磷肥、50%鉀肥及40%氮肥隨基肥施入,其餘氮、磷、鉀肥在桃樹萌芽期、硬核期和果實膨大期追施2~3次。高溫乾旱期按肥料使用範圍下限施用,距果實採收期20天內停止追肥。追肥後及時灌水,無灌水條件地區需在降雨前追肥或冒雨施肥。 水分管理: 桃樹對水分敏感,耐旱怕澇。土壤含水量以40%~60%為適宜範圍,有利於桃開花、坐果、枝條生長、花芽分化、果實生長及品質提高。土壤含水量過低,枝葉萎蔫,根系、果實生長髮育受阻;土壤含水量過高,則葉片黃化、落葉,嚴重時死樹。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 桃花期和果實膨大期為關鍵需水時期,缺水易影響桃產量和品質,因此在桃樹萌芽開花前及果實膨大期前應及時灌水1次,灌水量要充足,灌水深度不低於80釐米。桃果實硬核期,新梢和果實生長迅速,需水較多,需灌水1次,灌水量應適中,不宜過多,避免新梢旺長,與幼果爭奪養分。秋冬乾旱時,應在土壤封凍前充分灌水,以利於桃樹越冬。發生強降雨時,注意及時排水,避免桃園積水。
無公害桃肥水管理技術!桃樹產量和果實內在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