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易經尋根:除了64個卦象其餘都是偏見

易經尋根:除了64個卦象其餘都是偏見

周秋鵬

偏見這個詞語,是針對正見而言的。見,是一種見解。就是見到後作出的解釋。而這裡麵包含了兩個步驟,一是見到,二是作出解釋。而不同的人見到同一個事物,認知是不同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首先在見的步驟就有分歧了,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見進行解釋,就更加五花八門了。所以關於易經的知識多如牛毛,但是除了64個卦象,都是不同的人作出的不同的見解。名氣大的有文王、孔子、朱熹等,名氣小的就數不清了。但是科學證明人類的頭腦是有侷限的。名氣很大的人跟普通人的頭腦實際差距不大。

那麼誰的見解屬於正見呢。這是無法保證的。最接近正見的人可能是伏羲。因為他發明了卦象。有可能是8個,也可能是64個。因為周易是周朝的創始人周文王傳下來的,而周易之前還有夏朝、商朝,那時候有連山易、歸藏易,從後來出土的一些史料記載,也有64個卦象的。說明64個卦象不是周文王發明的,很可能是伏羲完成的。

我們學習易經,應該從見到64個卦象開始。與64個卦象直接對話。最初64個卦象可能只有符號,連卦名都沒有。因為卦象出現的時候,文字還沒有被髮明。卦象就是最初的文字。所以卦名都可能是一種偏見。因為不是卦象本身,而是後人為卦象增加的標籤。

比如我們都知道範冰冰這個名字。當提到范冰冰,我們就會知道那是一個很出名的人。實際我們對那個叫范冰冰的人到底瞭解多少呢。但是我們多多少少都能講一些對范冰冰的見解。而且都認為自己的見解就是正見。可能用不了多久,這個世界上會出現另一個人,甚至更多的人,也叫范冰冰,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可能跟我們知道的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卦名只是一個標籤,對於64個卦象本身,可能也是一種偏見。

范冰冰不是范冰冰,黃河不是黃河。乾卦不是乾卦。老子不是老子。而只是一個標籤,一種見解。見解總是殘缺的、局部的、偏面的。

所以,如果要學習易經,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嘗試,就是暫時忘記文王,忘記孔子,忘記朱熹,甚至連伏羲都先當作不存在。直接與8個卦象相見,再與64個卦象相見。像新認識的陌生人一樣,全然無知地進行接觸和了解。

當筆者遇見卦象,作出一些自己的見解時,有人說筆者讀的書太少,言下之意沒有自己有學問,並有了一種優越感。實際那是在讚揚筆者。在筆者看來,書不一定要讀得太多。因為書基本上都是在表達某個人的偏見。偶爾讀一點,也是為了從偏見中感悟一些正見。

當然,筆者這篇文章可能也是一種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