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春风唤醒响泉村——平川区宝积镇响泉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六月的响泉,百花齐放,万木葱笼;

六月的响泉,党旗飘飘,激情飞扬。

伴随着盛夏的脚步,记者踏进平川区宝积镇响泉村,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响泉村,地处平川区宝积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现辖4个村民小组,644户2384人,现有党员63人,耕地3988亩,其中水地3464亩、旱地524亩,农作物以种植玉米、胡麻、小麦等为主,经济林以桃树为主。

自2017年被确定为“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建设点以来,立足村情实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培育、公共服务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为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让广大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平川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白银市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打响了一场“看得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全民战役,一座座美丽乡村在青山绿水间灿然绽放。

精雕细琢打造宜居环境

平坦的水泥路向大山深处的村庄延伸,清澈泉水流尽万户千家,一座座农家新居在绿树鲜花掩映下熠熠生辉,犹如一个个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响泉大地,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画卷,从现在舒展到未来!

“以净为底、以美为形”是响泉村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一片片花海灿若云霞,一座座新民居高低错落,一个个生态庭院如诗如画。在响泉,美丽乡村成为了一道道风景。

为了形成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要求,持续抓好“三个改善”。抓好生产条件改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维修农田水利设施,整修田间道路。整合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资金470万元,完成1000亩管道灌溉工程、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渠道衬砌32公里;抓好生活设施改善。重点加大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电力通讯、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现水电路网“四通”、安全饮水全覆盖、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亮化全覆盖。整合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和交通部门资金406万元硬化道路18公里;整合电力部门资金200万元,计划实现动力电全覆盖;整合水务部门资金32万元改造人饮水管线工程;整合财政资金97.6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96盏;抓好人居环境改善。突出村庄特色风貌,引导农村住宅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截至目前,投资630万元绿化煤洞沟(红征公园)2000亩;投资16万元在村道北侧建设六棱护坡1900平方米;投资28万元,新建60平方米广场休闲走廊2处;投资30万元铺设彩砖3000平方米;投资65万元,铺设道牙5000米,硬化人行道3500平方米。

“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如今的响泉村,干净美丽,老百姓安居乐业”,响泉村李锦政支部书记介绍,他们在突出抓好“四治两建”,实现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方面,抓好村庄内外环境整治。开展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清理粪堆、清除残墙断壁、清除白色污染,治脏、治污、治乱、治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清四治”村庄环境治理行动,全面清除垃圾杂物、残墙断壁、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实现村庄内外洁净。投资36万元拆除危旧建筑物20处,清理废弃建筑物及陈旧垃圾3000立方米。投资20万元在沿村主干道两旁危墙改造250米;组织村社干部群众600余人(次),出动装载机19台(次)、三轮车80余(次),清理各类垃圾50余吨,整理规范垃圾堆放点300余处,覆土掩埋300余处;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实施农村增绿行动,鼓励群众在道路两旁、村庄周围、田头地埂开展造林绿化和庭院绿化,倡导在房前屋后种植乡土花木,建设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花卉苗木型等村庄,实现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已投资30万元,绿化带道牙安装3000米,道路两旁植树830棵,栽植灌木300余株;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农业发展转变方式力度,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和清洁生产、清洁消费,加快人畜(禽)科学分离和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田园清洁。

“十眼十美”塑造灵秀响泉

蓝天碧水,白墙黛瓦,阡陌相闻,古树婆娑,百花争艳,叠嶂映彩。晴时山风呼呼,雨时云雾缭绕,春天山花飘香,夏天凉爽宜人,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雪景迷人,犹如人间仙境,游客络绎不绝,让人恍如置身画中…… 

响泉美化提升工程围绕打造陇上泉村,灵秀响泉,突出泉文化,充分运用陶瓷元素,一期重点打造两路(响泉大道、公园路)一环(村委会至学校环线),建设泉文化博物馆、响泉公园、乡村记忆博物馆等十大景点,努力建成西部富有特色的城郊型旅游小镇。

响泉村口:祁连山东端陇中有山名碑南山,山下有泉奔涌数里,轰鸣作响,故名响泉。有泉水5眼,形似莲花捧寿,泉水清凉甘醇,清澈幽碧,属富锶类优质矿泉水。响泉村历史悠久,明代有军屯所在,清代乾隆廿三年,周顾李三大宗族徙居响泉,繁衍生息,绵延至今;响泉泉文化博物馆,泉是生命的起源,是万物的发蒙。响泉以泉而名,因泉而灵,尤其在常年干涸的陇中,有清泉汩汩,绵延不绝,声振山林,实是造化所钟,灵秀宝地。泉博物馆计划投资700万元,新建博物馆2000平方米,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泉的历史和文化,这将是中国第一个泉文化主题博物馆。计划2018年7月动工建设,2019年新年建成对外开放。

响泉乡村记忆博物馆,是省政府批准的全省第二批“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占地960平方米,计划投资80万元,对原有的古窑等两院特色民居进行修葺,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同时收集乡村古物,在该馆实物展示和场景再现。计划2018年7月动工建设,国庆节对外开放;清水公园,泉水清凉甘醇,清澈幽碧,属富锶类优质矿泉水。此次建设建造高3.5米的石山一座,建设岩层出水,滴答作响的景观,建设陶罐出水景观,陶罐图案取自现存平川地区的文物。新建亲水平台30平方米和12个泉涌景观,对水面进行处理,种植睡莲,养殖金鱼,提升景观层次。

响泉公园,占地近千亩,建有水面多处和陇上名人房贵祠堂,公园内有黄河水车景观,黄河水车最早于1438年由房贵引进提水筒车改制桔槔挑轮,比兰州水车早118年,是黄河上游最古老的水车;故乡亭景观群,从响泉走出的人才都根在响泉,心系响泉,全力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故乡亭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对联为省诗词学会会长张克复所撰。村委会门口的亭子为耕读亭,耕读传家是响泉文化的内涵所在,也是响泉人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村委会对面的陶瓷墙用陶瓷元素展现了响泉驼队的历史风貌。

春风唤醒响泉村——平川区宝积镇响泉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图为玄云观一角

玄云观原为清泉寺,相传最早建于北宋年间。史载,清泉寺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文革遭毁。2004年和2013年先后重建,更名为玄云观。观内庙宇蔚然可观,据说先前存有一口乾隆三十五年制造的铜磬,惜在文革中遗失;烽火台是响泉堡烽火台是重要的文化遗存。此次建设在保存烽燧原有遗址的基础上,新修硬化4米宽道路480米,修建木栈道180米,石砌护坡240平方米,50平方米观景台1座,28平方米观景长廊1个。站在烽火台上不仅可以俯视烽火台全貌,遥想历史烟云;还可以南观平川城区全景,北望丹山美景,东看碑南山风云,品味焦赞放火的历史传说。

民兵训练营,这里住宿生活的旧址。民兵训练营占地 亩,计划新建户外拓展基地,重现昔日民兵风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族墓苑史载,响泉在明代就有军屯所在,清乾隆廿三年,周顾李三姓祖上徙居于此,垦荒辟田,修泉引水,渐成村落,繁衍生息。如此蔚然壮观的墓群为现代所少见,见证了响泉村悠久的历史和家国文化。

盘活资源经营“美丽”产业

村美了,民富了,小康生活才有盼头。

响泉村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利用城郊村优势条件,建设以大枣、枸杞为主的林果生产基地1000亩,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瓜菜生产基地,以玉米制种为主的种子生产基地,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畜禽养殖基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通讯网络全覆盖,加大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应用力度,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多方位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推动特色农产品网上直销;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推行“三变”模式,大力发展“旅游+”、“生态+”及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康养、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撬动民间资金投资3200万,加快响泉红征公园休闲旅游区深度开发,提升响泉“省级农村历史博物馆”知名度,着力打造成全省第一家农民博物馆、省级孝和文化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

乡风文明共享美丽生活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乡风是美丽乡村的印记。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响泉村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农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留住文化记忆,把乡土文化根脉融入一砖一瓦,一家训一楹联中。响泉村提倡全体村民传承中华文明成果之根本,注重良好村风民约建设,通过表彰“好儿媳”“好儿女”“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发掘推广积极向善、向上、向美的“村规民约”和感恩、慈爱、和谐、利他的“家风”,爱国爱家、与人为善、仁人爱物、勤俭节约、自立自强、循道作息的“家训”“家规”,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促进好乡风,带动广大村民传承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促成农村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春风唤醒响泉村——平川区宝积镇响泉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图为响泉村一角

同时,规划以“大同世界思想”创建全国第一个综合三个弱势群体(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的社会福利大家庭模板;以“新伦理”观念组合贫困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成为没有血缘的大家庭,提供他们幸福生活、成长的家园;以“三利(利国、利民、利他)二恩(感恩、报恩)”教育大家庭成员,成为他们的人格素养特质;以“人尽其才”理念培养大家庭成员发挥个人能力,减少国家负担;让每一位老人、残疾人和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园。

乡村是中国的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春种秋收的农事,乡土流动的人情味儿,遵循自然规律,回归传统根脉,是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记忆。让游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环境之美、产业之美、文化之美,让平川区美丽乡村焕发出多彩魅力,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变化。

浓墨重彩绘新景,绿水青山带笑颜。美丽乡村在平川响泉大地上串连出一幅“生态、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图景,托起了响泉人民的小康梦想。(金树栋 韩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