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家之所向,我心安處

第五屆龍少年文學獎作品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王嘉慧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趙雷一曲《成都》中柔和的詞曲和溫暖的吉他,喚起我與家之思。

家之所向,我心安處

憶家----醉在故鄉斜陽裡,鳥歸去

俠士揮刀論劍,滿目江山為家;浪子囊中布衣,漫漫行路為家;騷人舞筆弄墨,字裡行間是家。而我對家的念想,無非舊時夕陽老巷炊煙。那時我趁母親趕集的功夫,坐臥窗邊,向黃昏零零散散的燈光望去——縹緲炊煙後紫紅的夕雲,山朦朧處若隱若現的星光數點,連串的電線杆上空南飛的鳥群。順著鳥兒的歸路,我瞧見了枝杈上密集的鳥巢。每一座小小的枝穴,都有生命依偎,都有各自溫暖的家。即使涼風拂面,也飽含旖旎輕柔;即使風光單調,也足以入墨成畫;即使只是遠遠眺望,也如若盡在眼前。從此每聞鳥鳴,便想入非非。家時刻牽動我心。

家之所向,我心安處

燈火

辭家----隻身思量燈火盡,家何處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聖子美辭家情起,在白露時節寫出此等墨筆:明明是普天共賞一輪月,偏說家鄉的月亮最明。浪子恰如飛蓬飄萍,只鶴歸雁。念某日,我負書箱畫筒,走向地鐵一角。側倚玻璃窗,其隱隱映出我疲憊的面容;窗浮霧氣,我不自覺地伸出手指,描畫起腦海反覆映現的臉龐。才悟辭家便是奔波,是倥傯,是不安穩。下了地鐵是深夜,在我抬頭望見漫無星月的夜空,側眼卻看見萬家燈火的那個瞬間,難忘的苦澀漫上心尖——滿目燈火與我無關。無數這樣的思緒如繁星,編織歸鄉的路。雖是辭家數日,但少無數心安。

家之所向,我心安處

燈火

歸家----心中磚瓦砌遠方,光所向

春行秋度,杳杳盼歸期。想到某夜我踉蹌歸家,開門便被一雙陽光般溫熱的手緊緊地箍住,空氣中瀰漫著熱騰騰的粥飯香,恍惚間心扉像融化一般。才知異途歸家,是心結的釋然,是步履的歸宿。至今我心中仍然亮著,亮著那一直通往家的溫暖的光。它似鳥,在黎明仍暗之際感知光明,唱出華歌。旅行雖別路,日暮各思歸,魂牽夢繞,猶若芳馨。

舊時不知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家若不滅之燈,不夜之陽。它是風雨兼程的旅人宛如歸宿的落腳點。心之所安,即家之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