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秦朝有了“始皇帝”,為何我們民族自稱“漢”而不是“秦”?

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使得現今華夏大地上還存在著一些詞語或者事物,任何一個小小的詞要是追根溯源,細究起來就又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比如說“九州”,以及傳說中的“九鼎”,這些名詞就包含著中華文明起源之初的豐富意蘊。

秦朝有了“始皇帝”,為何我們民族自稱“漢”而不是“秦”?

但真正要說到一個完全能代表我們國家的字,那當之無愧就是“漢”字了。中華大地上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我們自稱為漢人,說的話是漢語,服飾方面也有漢服。在各個方面“漢”這個字就能完全代表中國,還有中國人。

秦朝有了“始皇帝”,為何我們民族自稱“漢”而不是“秦”?

那這樣的傳統由何而來,我們第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在我國封建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一個朝代,漢朝。漢朝是一個大一統王朝,也是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第一個出現的盛世,其中的漢武帝劉徹被後人稱為“大帝”,可見其歷史功績和地位。

秦朝有了“始皇帝”,為何我們民族自稱“漢”而不是“秦”?

但在漢朝之前,還有一個偉大的朝代——秦朝,並且創建秦朝的嬴政還歷史上首次給國家最高統治者定了個“皇帝”的稱號,靈感來源於 我國遠古時期“三皇五帝”的傳說,而他自己作為第一任皇帝,稱為“始皇”。自此以後,“皇帝”這一稱呼存在了兩千多年。雖然說秦始皇這樣做的初衷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功績至高無上,地位無人匹敵,但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他確實值得這一稱號,並且現在也有說法說他是真正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人物。那為何後來成了“漢”字一統天下,而“秦”字銷聲匿跡的狀況呢?其實這有深遠的歷史原因。

秦朝有了“始皇帝”,為何我們民族自稱“漢”而不是“秦”?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秦朝延續的時間並不長。嬴政開天闢地地完成了大一統,文字、語言、度量衡、驛道,這些深刻惠及後世的政策和工程也初步取得成效。但由於統治時間實在太短,原來各個諸侯國的文化和傳統不可能一朝皈依,所以實際上當時秦始皇只是佔有了土地,並沒有完全同化文化。

更重要的是六國人民的心並不在秦始皇這裡。秦末頻頻發生起義,大多數是在原來六國統治區域,秦地很少發生暴亂。這是因為秦始皇下令修築的眾多奇蹟工程,僱傭或者說奴役的都是六國百姓,所以秦朝在當時以至後來都是不得民心的。

六國百姓對秦的文化認同不夠,使得秦始皇的統一變成一紙空談,後來者漢朝先是休養生息,後又大力驅逐侵犯者,盛世的來臨讓百姓從心底裡認同這個王朝,而“漢”的傳統也就順理成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