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東僑:見證寧德變遷 開啟一片繁華

東僑:見證寧德變遷 開啟一片繁華

東僑:見證寧德變遷 開啟一片繁華

美麗東僑 謝書秋 攝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背倚大門山、塔山、金蛇山,坐擁3800畝東湖和環湖南北岸景觀,有著“一湖兩岸三山”的獨特魅力。20餘年的風雨兼程、勵精圖志,讓這塊因圍海造田而被形象地稱為“從海里打撈上來”的土地躍升為東南沿海一顆璀璨的明珠。“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便是如今東僑經濟開發區的生動寫照。

站在今日的東僑,你一定不曾想到,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歷史上寧德舊縣城通往外界的重要海上通道。潮來時,煙波浩淼;潮退時,沃野千頃。自唐代以來,當地百姓倡修海堤、圍海造田。1958 年,當地開始圍墾東湖塘。1958 年至1960 年,歷時兩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完成了東湖塘海堤樞紐工程——25 孔橋擋潮排洪閘、部分海堤填築等建設任務。1964 年 3 月,福建省委決定將東湖塘海堤工程移交省僑務部門投資續建,即二期工程。省僑委接手該工程後,從省內調集了 300 多名歸國華僑職工,參與東湖塘海堤的修築工作。在當地民工的支援下,續建工程於 1965 年 5 月 18 日堵港截流閉氣成功。隨後是築坡砌牆,加固堤壩。1966 年1月,工程全面竣工。據地方誌記載,歷時8年的填海築堤,當地民工和僑民投工投勞達到數萬人次。萬人填海築堤成就萬畝東湖塘,圍墾工程修築海堤全長 2493 米,總投資 326.2 萬元。

东侨:见证宁德变迁 开启一片繁华

20 世紀 50 年代初始,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大批華僑被迫返回國內。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決定,在廣東、雲南、福建、廣西擴建和新建一批國營華僑農場,集中安置歸僑。東湖塘華僑農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1965 年 6 月 11 日,東湖塘華僑農場正式成立,為福建省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即現在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管下的中央僑委直屬企業單位,境域由貴岐海堤、四孔橋海堤、金馬海堤等三段海堤和二十五孔橋水閘、四孔橋水閘兩座排洪水閘圍海而成,總面積 12.67 平方公里。

1997年,寧德地區在東湖塘華僑農場基礎上成立閩東華僑經濟開發區,1999年5月經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6年4月閩東華僑經濟開發區與閩東工業園區整合更名為福建東僑經濟開發區。201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區域主要包括寧德新城區和工業集中區兩個部分約40.7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總人口約15萬人(含流動人口)、華僑農場安家落戶歸僑僑眷2593人。

东侨:见证宁德变迁 开启一片繁华

原是閩東僑鄉,漸成產業新城。 東僑人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在寧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領下,在一片荒灘上篳路藍縷開疆拓土,使東僑經濟開發區成為了寧德市本級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平臺。特別是近年來,寧德市委、市政府提出“東擴面海,北展南移”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後,東僑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交通樞紐之地。東僑經濟開發區位於寧德主城區,市政府駐地,為全市政治、商務、文化中心。北通溫州,南連福州,地處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區的黃金中點,區位優勢明顯。緊鄰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周邊布有漳灣作業區8號、9號碼頭兩個5萬噸級通用泊位。瀋海高速公路、福溫鐵路、衢寧鐵路穿境而過,寧德火車站、衢寧鐵路寧德北站、汽車南站及規劃中的汽車東站、公交總站均在域內,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生態宜居之城。東僑經濟開發區生態環境優美,2012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2014年獲得“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稱號,2017年成為全省首批綠色開發區示範區。東湖溼地公園總面積623.8公頃,依傍於城區東面,境內擁有省內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湖(湖面面積239.28公頃),建成南北岸景觀、人民廣場、蘭溪公園、大門山公園等園林景觀199.2公頃。北部新區新建赤鑑湖公園133公頃(湖面面積99.64公頃),正著手打造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創建省級新能源特色小鎮。文化設施配套完善,落成體育中心、網球中心、會展中心、婦幼中心、規劃館、圖書館、藝術館、博物館等市政配套。周邊教育資源豐富,寧德師範學院、市高級中學、東僑中學、師院附小、附二小、華僑小學等多所優質學校。商業氛圍濃厚,形成萬達、沃爾瑪、紅星美凱龍、中益家居、翠屏路步行街、德潤萬象城等多中心商圈格局。

新興產業之區。東僑經濟開發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2017年,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367.17億元,時代新能源以200億美元估值排名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第6位。近幾年引進安費諾(世界500強)、杉杉股份、廈門鎢業、璞泰來、僑雲電子等一批上下游產業鏈項目,為構建新能源千億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安發(福建)生物科技為福建省最大的“農源型高科技企業”,2017年上榜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東僑經濟開發區是福建省重要的電機生產基地,擁有亞南、安波、泰格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氫能源燃料電池、稀土永磁電機、超靜音發電機組等產品研發生產領先全國水平。

創新創業之都。東僑經濟開發區作為寧德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擁有閩東沿海最健全的基礎設施、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優質的政務環境,享有寬鬆的經濟管理權限和政策優勢,已列入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首批購售電業務改革試點園區和全市“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擁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重點實驗室3個。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國家“千人計劃”人才2人、省引才“百人計劃”人才14人。聚集產業人口5萬多。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圍繞“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中心任務,堅持走產城融合發展之路,進一步做優載體,擴大總量,提質增效,奮力譜寫新時代創新發展新篇章。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