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20人中就有1個是這種高血壓

20個人中就有1個是這種高血壓

20人中就有1個是這種高血壓

很多的人以為自己的身體好,還很年輕,高血壓這種老人病不會和自己有什麼關係?這個真的是這樣嗎?為了讓大家對高血壓有一個深入的瞭解,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種20個人高血壓人群中就有1個是這種高血壓。

為方便大家瞭解,我們先說兩個簡單的例子。一大一小,一人是50歲,一個是18歲,通過老少配讓大家明白,自己並不是和高血壓絕緣的。

陳先生,男,50歲,因頭痛、嘔吐1小時被送急診室,檢查發現血壓230/140毫米汞柱。正準備給患者進行降血壓治療,患者突然出現神志淡漠,血壓降至70/50毫米汞柱。患者血壓的異常波動,提示可能存在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病情穩定後,經檢查發現患者左腎上腺腫瘤,確診為嗜鉻細胞瘤。外科手術後,患者血壓正常。

劉某,男,18歲,發現血壓升高3個月入院,抗高血藥物治療,無效。我們檢查發現他的雙上肢血壓為180/100毫米汞柱,而雙下肢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中腹部能聽到血管雜音。主動脈CT掃描後,診斷為主動脈縮窄。此患者為繼發性高血壓,經過外科手術,高血壓治癒。

以上兩個患者均為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雖然只佔高血壓的5%,但對於初診的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有以下原因:

腎實質性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和糖尿病腎病等。這些疾病早期多有明顯的腎臟病變的臨床表現,在疾病的中期、後期出現高血壓。

腎血管性高血壓: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幹或分支病變可導致高血壓。腎動脈病變可為先天性或後天性。本病在成年人高血壓中不足1%,但在驟發的重度高血壓、30歲以下的高血壓且無其他原因、腹部或腰部能聽診到血管雜音者,以及高血壓難以控制者要考慮到本病的可能。

主動脈縮窄:可引起雙上肢血壓增高。

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90%位於腎上腺髓質,右側多於左側。腫瘤釋放出大量的兒茶酚胺,引起血壓升高和代謝紊亂。高血壓可以是持續性的,也可以是陣發性的。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為腎上腺腫瘤或增生所致的醛固酮分泌過多,表現為:高血壓伴有多尿、鹼性尿和發作性肌無力或癱瘓。

藥源性高血壓:一些藥物不僅可使正常血壓者血壓升高,也可使原有高血壓加重,誘發高血壓危象,或成為難治性高血壓。

關於繼發性高血壓,我們就說這麼多,雖然繼發性高血壓很危險,但是這是一種可以治好的高血壓,所以大家自己得了這種高血壓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只需要注意治療完全是可以達到降血壓,恢復正常人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