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關注裝修的朋友應該對“監理”這個詞不陌生,但很多裝修用戶還是不清楚監理到底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監理老師每天是如何工作的。為了讓業主們更準確的瞭解監理的作用,所以益裝網小編特地跟著黃老師跑工地,真實記錄的監理的一天。

2018年6月2日,雖然已是六月份,但因為成都這幾天連續下雨的緣故,早上的天氣還有一些微涼。街上的人一半穿著外套,一半穿著短袖,有些讓人分不清季節。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小編跟監理約好,在成都某小區見面。看著車窗外灰濛濛的天,小編的內心有些小緊張。

因為之前從沒有見過黃監理,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工作的,對小編來講,這是一次未知的旅行。

當小編在路上心遊神晃的時候,電話突然響了,是黃監理打來的。他已經早到了,但是用戶旁邊的那棟樓正在施工,小區正門無法通行,於是他詳細跟小編描述瞭如何從另外一個小區門進入。

掛斷電話,小編的心瞬間就踏實下來。毫無疑問,這位黃監理既細心又熱情。

快到9點的時候,小編終於趕到了用戶家門口。一個纖瘦、滿臉和善、眼睛很大的人給他開了門,正是黃監理。簡單介紹情況之後,監理就繼續工作,用靠尺來檢測牆面平整度。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小編閃到一旁,安靜地觀察黃監理。身穿著工服,下身則是有些破舊的牛仔褲,上面零落地散佈著點點油漆。腳上踏著一雙黑色休閒鞋,佈滿了灰塵。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監理一邊測量,一邊拍照。根據行業標準,牆面水平度誤差不得超過3毫米。碰到誤差比較大的地方,他就會馬上標記下來,並告訴工人這兒需要填補一下。一圈下來,這套50平左右的房子被標記的地方共有四、五處。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檢測完牆面平整度後。用戶跟監理溝通陽臺門框的一個小問題,用戶不太確定。監理將靠尺收起來,打開工具包,拿了一把卷尺出來,反覆測量門框的距離,根據數據,看能不能有個最佳方案。

看了一眼監理的工具包,發現就像哆啦A夢的口袋,能拿出各種工具:空鼓錘、水平尺、塞尺、盒尺、手電筒……小編偷偷拎了拎,還挺沉,監理每天都提著這麼一個工具包一家一家地跑,確實挺辛苦的。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監理一邊測量一邊跟用戶溝通,比較有條理,很喜歡說第一、第二……每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都拆解得明明白白。

巡查完畢後,監理將現場拍攝的照片、存在的隱患、施工進度、需要整改的項目、注意事項等信息都寫進了裝修日誌,發佈到益裝網APP,用戶可以實時接收到推送,可以很方便、直觀地瀏覽翻閱工地。

這家監理工作結束,沒什麼問題後,就跟用戶告辭走出小區。時間到了早上10點多,太陽已經出來了,霧霾慢慢消散,天氣也逐漸熱了起來。監理用手機查了一下路線,小編繼續跟著坐公交車往下一家趕去。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正在交流的監理和用戶

剛進門,小編就聽到這麼這一番熱情洋溢的表揚,有些措手不及。而監理卻很淡定。看得出來,用戶對監理非常信任和依賴。那一瞬間,小益也很自豪。

今天這一家巡查項目比較合規,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中午12點多監理工作結束,告辭出來,先去吃飯。

監理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成都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在他身上落下了深深的印記。

我們就近去了小區對面的一家商場吃飯,監理對裡面的各種美食都能咔咔咔一頓聊,估計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

最後“小編”聽他的,選擇了一家小吃店。點了一甜水麵和方鍋盔,很好吃。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監理吃飯的時候,特別能聊。

這頓飯吃的時間有點長,不只是因為聊天,還因為監理中途接到了另外一個用戶的電話,諮詢裝攝像頭的事情。

用戶老李家裡正在進行水電改造,原本打算裝4個攝像頭,但是覺得不夠安全,想加到10個,老李覺著反正攝像頭也不貴。楊監理說,攝像頭肯定不貴,但需要加上線,弱電線再加上開槽人工費,就貴了。老李家裡一共有三層,光電線的錢也很會很多。

老李也覺著之前可能想簡單了,最後黃監理支招說,根據對他們家室內外情況的觀察,裝7個攝像頭就足夠安全了,用戶採納了建議。

小編也稍微有點明白黃監理為什麼會被用戶認可和表揚了。

吃完飯,坐公交差不多半個小時,到了第三家。

用戶已經提前跟監理說好了不在家,工人在施工,讓直接上去。

但是沒有門禁卡,進不去樓門。

監理說:“等一會兒吧!等有人出來的時候,我們順道進去。”

此時正值午後,太陽曬得非常厲害。我們在外面等了20來分鐘,還是沒有人出來。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於是,監理說:“算了,我直接跟用戶打電話,讓她跟工人聯繫,下來給我們開門吧!”

小編說:“這麼麻煩,為什麼不直接給工人打電話,讓他下來幫我們開門呢?”

監理:“我沒有存工人的手機號,這是益裝網的規定,絕對不允許私下聯繫施工方。除非是用戶強烈要求監理和施工方直接溝通。”

過了一會兒,就有人下來幫開門了。今天這家是做閉水試驗巡查,放水後,監理對工人說:“48個小時後,才能把水放掉。”

那個工人說:“不是24個小時嗎?我們以前都是24 個小時啊。”

監理馬上嚴肅起來,說:“誰跟你說的是24小時?成都地區的要求是閉水一定要做48小時,這樣檢驗效果是最好的!”那個認真勁,小編看了都有點害怕。工人趕忙說:“好好,那就做48小時。”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達成共識,監理開始進行全屋巡查。

到了廚房,看到剛貼的瓷磚,拿靠尺測了一下牆面平整度,接著又拿空鼓錘敲了敲,說出了一個問題:“你這粘結劑厚了。”

工長說:“怎麼說?”

監理解釋:“你這種粘接劑不是水泥砂漿,只需要將瓷磚後面的凹槽填滿,就可以了,你貼厚了,浪費不說,糊得這麼厚,還容易開裂、空鼓。”

工長:“像這種膠怎麼用,你們也懂啊?”

監理笑了笑:“我們(監理)培訓很嚴格的,要熟悉各種材料和工藝,否則不讓上崗。”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除了接受公司的培訓,監理自己也會不斷學習。他說,在裝修這個領域,工藝材料迭代太快,不學習根本不行。

其實,不管幹哪一行都一樣,不進步就會被淘汰。要想提高自己的專業度,只有不斷學習。這是小編從黃監理身上學到的。

前面幾家的巡檢基本比較順利,沒有怎麼撕逼。下面這家就比較費勁一些了。

差不多下午3點多,到了第四家,也是今天的最後一家,同樣是做閉水試驗巡查。

進去後,恰巧用戶、工長、工人都在,楊監理髮現存在牆面防水局部透底現象,工長讓工人當場整改了一下。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當時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我們進來之前,他們就在討論這個。

原來用戶廚房門已經定製好了,但是剛才量了一下距離,發現門與上面的樑子距離有些偏差。

最後黃監理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在樑子下邊加一塊板子。

但是板子需要反覆測量,要做得很好的話,工長說要加工錢。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然後監理馬上拿出捲尺,幾個人一塊反覆測量。

監理說:“你看,沒有多複雜,不需要加工錢。”

但是工長也不鬆口,說一定得加,因為要把這個板子做好的話,確實很費時間和人力。

最後,雙方都做了讓步,板子只要能粘好,不露出多餘的部分就行了,這也算是一個不花錢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案。

問題總算解決,用戶跟監理點點頭,眼神略帶感激。

在這個用戶家裡解決問題花了2個半小時,沒少磨嘴皮子,雖然略累,監理說:“很有成就感。”

出來的時候,快下午6點了,監理要趕去接孩子了。

提到孩子的時候,小編感覺監理渾身散發出一種父親的溫暖。

中午吃飯的時候,就聊起過他的孩子,當時小編問他每天上下班時間的問題。

監理說:“差不多每天都是早上8點出門,在這之前要先送孩子上幼兒園。每天差不多下午4點多就得回去接孩子放學。因為孩子媽媽每天晚上7點才下班。”

小編問:“那你怎麼安排工作時間的呢?”

監理笑著說:“我基本上前一天都會把第二天的工作規劃好,儘量控制好時間,規劃好路線,然後跟用戶約好上門時間,先去最遠的,最後基本上就是離家最近的了,這樣就能趕在4點多去接孩子。”

不過今天還是打亂了時間安排,但他覺得沒什麼,“盡力幫助用戶職責所在”。

一天跟下來,小編跟監理也熟了,開始喊他黃哥。

黃哥就是這樣一位平凡普通的人,肩膀上扛著一個家,努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自己奔波在成都大大小小的裝修工地上,每年會照看幾百戶新家的裝修。

所以,“監理”到底是幹什麼的?現在小編跑了一天,心裡都有數了。

除了文中提到的巡查項目,基本上裝修中的各個環節,包括房屋交底、水電驗收、木瓦油交底……一名合格的監理都能幫客戶做全面的檢測,碰到問題也會給出相應的更好的解決辦法。

請監理有用麼,真實記錄監理的一天

比如監理,一天下來,完成了:

1次油工巡查:檢查牆面平整度,將不符合要求的牆面標註出來;局部門窗套口平整度誤差較大,告知工人整改,並會在下次複查。指出一戶瓷磚使用的粘接劑過厚,容易出現開裂、空鼓的情況,建議整改。

1次水電巡查:從行業以及公司標準檢查水電情況,需要的話深夜也要堅持完成工作,不容許存在一絲疏漏。

2次閉水試驗:指出閉水試驗的時間要求;指出一戶牆面防水局部出現透底現象,要求工人當場整改;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同時,還隨時隨地跟用戶進行電話答疑,基於專業判斷,提出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