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让村规民约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利器

日前,笔者走访了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滴水岩村多个村民组,观察到整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极大的改观,村民乱丢垃圾、人畜混居、污水乱排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大家都自觉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再由村委统一调度垃圾车清运回收。笔者边走边看,发现该村人居环境正在静悄悄的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不少村民家硬化了入户路和庭院,半坡组村民杨家信家甚至还改造了厕所。杨家信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自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红十二条、黄十二条施行以来,大家啥事都按规矩办了,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不等不靠不观望。”

“今年入春以来,村委会免费为我们提供水泥和沙石,并将水泥和沙石运到我们家门口,我们只需要出点力气干活,就可以搞好自家住的环境。你说,现在的政策这么好,哪个还好意思一天懒睡起?而且我们的《红十二条》《黄十二条》都要求我们要勤劳致富,我们要遵守我们自己的规定……”半坡组村民杨艳江告诉笔者,“把家里道路硬化的事忙完了,我和家里人还要去贵阳打工。在家里坐着等政府来救济,这太丢人。我和母亲有劳动力,贵阳离家也不远,我们家打算靠务工增加收入,勤劳致富。”

在滴水岩村,像杨家信、杨艳江这样,思想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村民还有很多。据了解,滴水岩村党委经过摸底排查,结合部分贫困村民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突出,主动参与脱贫致富意识不强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红十二条》及《黄十二条》,坚持“治贫先治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村风,从深层次上解决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让贫困户从精神层面脱贫。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滴水岩村的巨大变化。

过去,大多数的村子都制定有自己的村规民约,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变迁,有的保留了下来,有的渐渐被人们废弃。而那些保留下来的村规民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滴水岩村在发掘整理传承过去好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概念、新规范、新举措,形成了新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挥着新的作用。

滴水岩村党委书记陈吉介绍说:“村委在深入探讨学习塘约村的发展经验后,决定学习他们好的做法。我们通过召开院坝会、走访入户、开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活动,广泛收集民意,经过村委提、村民议、人人定、户户守4个民主环节,最红拟定了符合我村实际的《红十二条》和《黄十二条》。制定《红十二条》和《黄十二条》不是说要以惩戒为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让村民们日常生活习惯有据可循,改变村民以往较为随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引导大家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生产发展,最终达到既能脱贫奔小康,又能实现打造‘水城县近郊第一村’的发展目标。” 

滴水岩村的《红十二条》《黄十二条》现在已经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视其为村内“宪法”。谁踩了红线,就会被加入“黑名单”,并且6个月内暂缓惠民政策服务,村委也不为其办理任何手续;而踩了黄线的,则3个月之内暂缓惠民政策服务,村委也不为其办理任何手续。无论是踩了哪一条线,要想恢复享受惠民政策及村委会提供的服务,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提议,同意解除“黑名单”才行。

如今的滴水岩村,庭院道路干净整洁、农户生活井然有序、农具摆放整整齐齐、左邻右舍团结和睦。据滴水岩村文书赵庆勇介绍,村规民约实施以来,配合村委工作、执行村两委重大决策的人多了,打击报复村干部、拒不执行村规民约的人少了,勤劳致富的人多了,争当贫困户的人少了。在红黄十二条的“高压”态势下,部分村民虽然还存有抵触情绪,但都自觉服从管理,新的村规民约施行近一个月以来,还没有村民被加入“黑名单”,在大环境、大趋势的压力下,大家都渐渐形成了好习惯,自觉遵守红黄十二条。(水城县滴水岩村 赵庆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