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一份徵收文件都沒拿給你看,徵收方就要來拆房?

這是很多拆遷戶的親身經歷。馬上要拆房了,但是徵收方卻一直不給看文件,拆遷戶慌了。“我們這裡拆遷不給任何文件,問了拆遷辦,也不給看文件。說是國家秘密。這個是真的嗎?”有被徵收人諮詢愛土拆遷律師團。毫無疑問,這是典型的違法徵收形式。徵收方在利用信息壁壘,阻礙涉及補償的信息公開透明,下一步很可能就會壓低補償了。

一份徵收文件都沒拿給你看,徵收方就要來拆房?

想看徵收文件,拆遷辦說是國家秘密,不讓看

隨著徵地拆遷的項目的越來越多,國家的法律條文越來越健全,許多被徵收人也開始意識到徵地拆遷維權的重要性。

特別意識到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尤其重要,可以說,絕大部門徵地拆遷維權都是從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開始的。

但是對於被徵收人來說,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被徵收人發現當地沒有發佈任何文件就來徵收,懷疑徵地拆遷活動的合法性,於是申請信息公開,沒想到徵收方卻以屬於國家機密為由拒絕。

一份徵收文件都沒拿給你看,徵收方就要來拆房?

“我們只想知道徵地會怎麼徵,具體範圍是哪裡,有沒有正式文件,是不是合法徵收。補償標準是多少。”這是很多被徵收人的諮詢時說過的話。

政府信息公開真的是國家機密嗎?答案是否定的,有些涉及徵收的政府信息,屬於群眾不申請,政府也必須依法公開的範疇。那麼在徵收中,政府應該依法公佈哪些信息呢?

徵地拆遷時,政府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有這些!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市縣徵地信息公開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市、縣要在嚴格執行徵地報批與實施程序的基礎上,加大徵地信息主動公開力度,積極主動公開徵地中與群眾密切相關的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徵地管理的有關規定,市、縣徵地信息主動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用地的批覆文件,其中,國務院批准的城市用地還應公開省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實施方案的文件;

2、地方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批准用地的文件(用地面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批准情況與申報情況相比發生變化的,轉發文件中應明確表述變化後情況);

一份徵收文件都沒拿給你看,徵收方就要來拆房?

3、徵地告知書以及履行徵地報批前程序的相關證明材料;

4、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城市建設用地為“一書三方案”,即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

5、徵地批後實施中徵地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有關材料。

上述內容是被徵收人不需要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就應當能夠看到的,否則可視為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違法。

在徵地過程中,有一些不便於向社會主動公開的信息,市、縣應依法依規將其納入依申請公開範圍,由申請人持有效身份證件申請信息公開。

注意!有一部分文件需要被徵收人申請後才會公開

除了徵收方應當主動公開的文件,還有一部分文件需要被徵收人依申請後公開。主要有這些。

1、用地報批前徵地調查結果、聽證筆錄;

2、用地批准後徵地補償登記材料;

3、徵地補償費用支付相關憑證;

4、勘測定界圖(國家測繪資料保密規定的涉及軍事、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重要工程設施的項目除外);

5、其他屬依申請公開範圍的有關材料。

一份徵收文件都沒拿給你看,徵收方就要來拆房?

由此可見,徵地信息並不是什麼國家機密,而是政府必須主動公開相關的徵地信息,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常見的徵收批文、徵收公告和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如果政府不公開任何文件,可以就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提起行政複議或訴訟。

另外,2018年4月16日,全國徵地信息共享平臺在自然資源部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集合了國務院批准用地信息和全國各地省級政府批准徵地信息,各地被徵地拆遷戶可以自行查詢。

愛土拆遷律師團提醒你: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維權的第一步,如何從這些信息中找到徵收方的違法點,如何針對徵收方的違法點進行維權,還是需要徵地拆遷律師的專業知識和辦案經驗。

愛土拆遷律師團辦理全國徵地拆遷案件,如果您有徵地拆遷方面的疑問,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愛土愛家,發私信諮詢。也可以點擊文章末尾下方的藍字 瞭解更多,進入我們官網,獲取律師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