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雀巢等乳業大咖被指在菲律賓非法營銷

母乳營養超越配方奶粉的價值,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事實。但在利益面前,一些配方奶粉企業常常失去這些道德的天平,想盡一切“隱蔽”的辦法,甚至“違法”的手段,讓嬰兒喝上他們的產品,最終實現持續的產品銷售。


總所周知,新生兒對第一口奶不但有記憶,而且會因此排斥其他口味的奶。所以眾多企業都想搶佔“第一口奶”市場。一直以來,搶奪新生兒的“第一口奶”是多數奶粉企業在醫務渠道拓展市場的一種重要方式,這也形成了巨大的灰色地帶。

近日,雀巢、美贊臣等知名企業陷入了在菲律賓非法營銷的漩渦之中,事件讓人震撼之處是:奶粉商通過新生兒第一口奶,最終導致來自各地貧困地區的媽媽們,寧願自己餓肚子,也要讓孩子喝上配方奶粉。

雀巢等乳業大咖被指在菲律賓非法營銷

雀巢、雅培、美贊臣、惠氏全部中招

據英國《衛報》報道,《衛報》近期聯合英國救助兒童基金會展開的一項調查發現,雀巢、雅培、美贊臣、惠氏(現為雀巢所有)四家配方奶粉公司銷售代表經常在菲律賓的醫院裡出現。這些奶粉品牌的銷售代表經常向一些新生兒的母親發放傳單,稱這是新生嬰兒的“必要營養劑”,這些傳單表面上提供醫學建議,實際是在推廣各自公司的配方奶粉品牌。有時,這些公司還會向新生兒母親贈送滿減折扣券。

雀巢等乳業大咖被指在菲律賓非法營銷

銷售代表通過向醫生、助產士和當地衛生人員贈送免費禮物或贊助旅行來獲得他們的信任,包括提供餐飲、電影票、劇院門票等。此類行為明顯違反菲律賓法律。

由此,菲律賓衛生部官員已經表示,該部門已經注意到此事,並已召開緊急會議,案件也已移交給專門負責此類案件的菲律賓食品藥品管理局調查處理。相關部門將調查四家配方奶粉公司使用隱蔽、非法手段展開營銷特別是對當地貧困家庭展開營銷一事。

菲律賓衛生部兒童健康部門負責人兼“嬰幼兒餵養國家計劃”理事安東尼(Anthony Calibo)表示,他對此類違法行為持續蔓延“感到震驚”。他表示:“政府一直努力打擊奶粉公司所有非法行為,過程雖然艱辛,但我們以為情況已得到一定改善。”目前,菲律賓衛生部正與當地衛生部門接觸,以“調查確認這些明顯的違法行為”。

安東尼同時表示,菲律賓衛生部門也將確保食藥管理局能夠調查此事,採取諸如罰款一類的懲罰措施。

雀巢等乳業大咖被指在菲律賓非法營銷

據報道,英國《衛報》此前聯合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整理醫生、護士、助產士、母親的報告,這些報告證明配方奶粉公司通過違反法律、鑽空子的方式向菲律賓的新生兒母親推銷產品。這導致該國許多新生兒母親把多達75%的收入花在嬰兒奶粉上,有時為了買奶粉連飯都吃不上。還有一些人連水電都用不起,卻還在為了消毒奶瓶而掙扎。

四家都否認指控,但結論應該沒啥懸念

目前,四家公司均否認這些報告指控,並否認自己的做法有錯誤之處。

不過雀巢和美贊臣都為給醫生提供會議旅行的行為進行辯護,儘管菲律賓衛生部明確表示這在菲律賓是違法的。雀巢在聲明中表示:會“徹底調查所有被報道的行為,一旦發現有任何非法行為,會迅速採取果斷行動”。雀巢認為,這不能體現雀巢的企業文化和運作方式。雀巢稱其遵守法律和自身嚴格的審查程序,強烈反對對其不履行法律義務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指控。

雅培也稱,該公司的產品營銷手段符合其開展業務國家的法律法規,秉承《衛報》所描述的行為與公司的政策相背,他們將嚴肅對待報道中的非法行為。

美贊臣表示,該公司並未收到《衛報》報道中所指控的相關違法通知。該公司的聲明中稱:“我們十分認真地遵守一切已有的法律法規來指導我們產品的製造、分銷和市場推廣。負責任的行為對我們的目標至關重要。”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乳業公司也不是沒涉足過。上世紀70年代,雀巢為了拓寬市場、擴大營銷,其市場團隊想出了“嬰兒就是生意(Baby is Business)”的口號,開始大肆進軍第三世界國家市場。此舉遭到一些學者、健康衛生公益組織的文誅筆伐。英國反對貧窮、不平等的公益組織“War on Want”在1974年發表題為《嬰兒殺手》的論文。

對此,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明令禁止配方奶粉公司“直接”向主婦做廣告的行為。而救助兒童會的報告顯示,這次調查中提到的奶粉公司的營銷行為,“赤裸裸地違反了”《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以及菲律賓相關法律。

在中國的前車之鑑

據瞭解,每年中國新生嬰兒超過2000萬,其中七成左右的孩子是通過奶粉餵養長大的,巨大的需求讓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發展迅速。為規範市場,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國家在2011正式出臺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其中,明令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

在巨大商業利益驅使下,許多奶粉企業為了搶佔市場,不惜拿出巨資,賄賂醫生和護士,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產生對某個奶粉的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

2013年,央視曾曝光了知名奶粉品牌多美滋為了壟斷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口奶”,通過直接提成,支付“贊助費”、“車馬費”等多種方式向天津等地區的醫院婦產科醫生及護士行賄,而收受多美滋賄賂的醫生護士則強行給新生兒喂多美滋奶粉,致其上癮。報道還指出,僅2013年4月,多美滋公司就向7省區的醫務人員打款50萬元,用於獎勵向產婦成功推薦自己奶粉的醫生和護士。

2013年10月,多美滋方面公佈調查結果,承認公司存在相應行為,並就行賄醫護人員以爭奪嬰兒“第一口奶”事件致歉,同時承認公司高管在此事中負有責任,並表示對多美滋全國範圍內所有員工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培訓,以確保所有行為完全符合公司和相應的政策規定,同時將開始整肅中國區管理層。

2015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美贊臣公司將支付1203萬美元,以和解有關其在華行賄從而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的民事指控。而SEC對美贊臣的調查涉及其中國子公司在2008年至2013年間的產品促銷事宜,當時曾有媒體指出,美贊臣此次所涉及的在華行賄便是在醫務渠道賄賂醫生,搶奪“第一口奶”。

和解協議指出,2008年到2013年間,美贊臣中國向醫院人員支付了約200萬美元的不當付款,並由此帶來了約780萬美元的利潤。美贊臣中國未能在賬目和簿記中準確反映這些不當付款。

證券交易委員會稱,“美贊臣未能在美贊臣中國業務中制定和維持一個適當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以確保發現和阻止在數年期間發生的不當付款。”

進口品牌為了搶佔我國奶粉市場份額,不惜冒著法律風險,在我國醫院系統進行行賄。利益雖大,法律至上。

2017年7月,蘭州市中院的一場案件終審判決顯示:雀巢(中國)有限公司西北區嬰兒營養部市務經理鄭某、雀巢(中國)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嬰兒營養部甘肅區域經理楊某在2011年至2013年9月在雀巢蘭州分公司任職期間,為了搶佔市場推銷雀巢奶粉,授意該公司蘭州分公司嬰兒營養部員工楊某甲、李某某、杜某某、孫某通過拉關係、支付好處費等手段,多次從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蘭州蘭石醫院等多家醫院醫務人員手中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法院最終判決顯示,雀巢公司鄭某、楊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罰金4000元;楊某甲、李某某、杜某某、孫某四人除孫某情節較輕免除刑罰外,其餘三人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和有期徒刑8個月不等。而上述涉案醫院工作人員則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拘役六個月至四個月不等。

這些為“一己私利”鋌而走險的乳企工作人員,最終付出了漠視法律的巨大代價。

奶粉成了沉重的家庭負擔

衛報的這次調查以菲律賓的貧困區域為例,稱雀巢、美贊成、美國雅培等奶粉企業巨頭,多年來致力於對當地嬰兒理療社區的“滲透”。比如,為醫生會議出行買單、邀請主婦享用豪華大餐、請理療醫護看電影等。為了獲取這些人的“忠誠”,這些奶粉公司還會組織社區醫護人員一起出去玩,掏錢請當地人賭博。同時,得了好處的醫生、護士們,會在醫院極力推銷配方奶粉,將其營養成分吹得“天花亂墜”。給新媽媽開得“營養配方”裡,都會寫上特定牌子的配方奶粉,稱這是新生嬰兒的“必要營養劑”。

除了這些“廣告”,奶粉廠商通常會在通過醫生,給用戶一些“實打實的”優惠。一些患者在就醫後,就能在醫院拿到一些類似傘、餵奶瓶等免費的小促銷。“有的醫生直接會給患者發放配方奶粉的試用裝,”報告中寫道。

報道稱,配方奶粉有它可取之處,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喂自己孩子母乳,但配方奶粉企業這種全方位的營銷攻勢,造成信息源的不平衡性,讓一些媽媽認定了“奶粉好過母乳”。

面對這樣的誘導性極強的廣告,這些寄希望於後代、指望著走出貧困的媽媽們,毫無抵抗力。甚至連菲律賓全國最貧窮的馬拉翁地區,有些媽媽甚至稱:“我寧願不吃飯,也要讓我的寶寶喝上奶粉”

當地的貧窮,使得知名巨頭的奶粉顯得特別貴,比如雀巢奶粉按計量吃,一個月要花掉大約2000菲律賓比索(約合242人民幣),而當地人的開銷,最多800菲律賓比索(約合97人民幣)。馬尼拉周邊貧困地區的新媽媽們,大約會在配方奶粉上花掉全家四分之三的收入。而為她們“開處方”的,就是他們的社區接生員(midwife)。

乳業巨頭為何盯著貧困國家?

乳業巨頭為何瞄準貧困地區?其中肯定有著一定的不為人知的道理。

首先,貧困地區的醫療產業欠發達。帕拉萬博士透露了配方奶粉公司和醫生之間長達多年的默契般的“互相依賴”:醫生面對高昂的出行費用,會“主動”找企業尋求贊助,後者還會為前者的各項“娛樂活動”賣單;最為回報,醫生們則負責為奶粉公司打廣告。

其次,貧困地區的居民衛生、健康意識不夠強。“他們更會去相信鄰居、醫生們說的話,”帕拉萬扔出一組數據,“世界頂尖的奶粉公司花在每個新生嬰兒頭上的營銷費是310人民幣,而他們更願意把目光集中在欠發達地區,因為這裡的出生率更高,回報也會跟高。”

在墨西哥, 50%的媽媽說她們曾被醫生推銷過奶粉;而在智利,75%的醫生、護士、接生員會“定期”約見奶粉企業代表。

最後,貧困地區管理水平更落後。利益集團遊說政府,試圖通過立法將“灰色產業”洗白的做法,在菲律賓猶如家常,是個“不能說的秘密”。不過對此,幾乎所有的奶粉企業都不置與否。

母乳餵養的觀念普及,任重而道遠

目前,菲律賓這個國家母乳餵養率極其低,只有34%的母親會在孩子6個月期間使用母乳餵養。在墨西哥也僅31%的嬰兒在出生頭6個月內只喝母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人們的觀念的落後造成的:很多媽媽認為知名奶粉比母乳更有價值。

目前,一些菲律賓人也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並積極投入到宣傳母乳餵養的活動中去。據海峽時報透露,每年的8月,菲律賓民間非盈利組織“母乳媽媽(Breastfeeding Pinays)”都會組織當地媽媽集體母乳餵養的“快閃”行動。

2017年8月,第50屆東盟外長會議在馬尼拉舉行。會場外,超過2000名媽媽開始母乳餵養“快閃”,呼籲政府重視新生兒的哺育問題。這次活動成功引起外媒的關注,法新社當時援引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的數據,稱菲律賓新生兒的“6個月母乳餵養率”不足34%,2.8%的菲律賓人,活不過5歲。

提高母乳餵養率的問題在國內也任重道遠。雖然在愈加完善的市場監管下,中國奶粉市場的“利益滲透”的現象已經有所管控,但能明顯降低新生兒得病率的“6個月純母乳哺育率”,比例依然偏低。

國家衛計委婦幼健康服務司副巡視員曹彬指出,調查發現產後復工仍需繼續母乳餵養的母親佔了76.83%,但能堅持下來的僅有28%。《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0-2020)》的目標是最終實現50%的母乳餵養率,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2017年7月31日的促進母乳餵養高峰論壇上,首都兒科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淑一指出,很多科學研究表明,嬰兒早期若沒有經過至少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其發生腹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以及發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幾率都會增加,母親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也會加大。然而,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雖然母乳餵養很好,但覺得奶粉也不錯,從而很輕易使用母乳代用品。“不要把沒有母乳餵養的責任只歸罪於母親,整個社會都有責任。”

中國市場奶粉促銷手段發展迅速,法律法規進展卻很緩慢。我國《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是1995年發佈的,管理範圍窄小,主要針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奶粉。但20多年來,奶粉企業促銷手段層出不窮,通過降價、廣告、母嬰俱樂部、參與公益活動、母嬰健康課堂、網絡宣傳等手段銷售奶粉,規避管理。

如今適用於6個月以上孩子的奶粉越來越多,這一系列奶粉的外觀設計、宣傳語都和此前產品保持一致,企業利用交叉促銷的方式帶動奶粉銷售。政府途徑的項目資金越來越少,而商業來源的資金在增加,“這勢必引起利益衝突,對母乳的研究、宣傳,最終還是會落在其產品的銷售上。”

因此在推進母乳餵養過程中,規避利益衝突非常重要,《全球嬰幼兒餵養戰略》第35條明確指出避免利益衝突,“但很遺憾,這個並沒有體現在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裡。近幾年儘管母乳餵養宣傳得很好,但母乳代用品的宣傳銷售也沒有被約束。”為了讓自己的寶寶喝上一口好奶,這是每位媽媽的必修課,是一個她們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市場需要良性競爭,觀念需要普及。也需要每個有責任感的公民,去倡導和傳播。去年5月20日,近兩百個家庭在福州沙灘公園集體“哺乳快閃”,倡導母乳餵養。社會熱議之後,給予很熱忱的肯定,我認為就是非常好的社會正向傳播。

社會需要進步,市場需要良性發展,我們一定全力確保和守護嬰幼兒市場的純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