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說這話的人,不是一個普通醫生,而是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中國肺移植第一人”。2016年,我國共完成204例肺移植手術,其中陳靜瑜教授的團隊就完成136例,佔了近7成!

但這個數字還是很少,相比之下,2016年美國的肺移植手術做了2000多例,足足是我們這個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10倍。

實際上,按比例計算,我們每年至少有10000多個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做肺移植。但國內許多患者對肺移植不瞭解、害怕,往往瀕死狀況下才來博一下,有的預計生存只剩一個月甚至幾天時間才來。

陳靜瑜強調,肺移植已經是一項成熟的手術,只要移植前全身狀況好,成功率能到90%。

但如果瀕死時才來做肺移植,死亡率則很高。很多患者往往等不到供體或者來不了醫院就去世了,這是陳靜瑜最痛心的事情。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近年來,“能者多勞”的陳靜瑜教授開始不餘遺力地在全國推廣肺移植技術。

7月26日,他和團隊現身深圳。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通過“醫療衛生三名工程”,正式引進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肺移植團隊。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在這之前,深圳的肺移植歷史還是一片空白,病人必須遠赴外地求醫。

今後,陳靜瑜團隊向有關部門報備後,即可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肺移植手術。待條件成熟,他們將幫助醫院正式申請肺移植牌照。

陳靜瑜教授每年會在深圳工作兩個月,來深期間,他和團隊醫生將開展出診、查房及手術等工作。團隊成員劉東、吳波兩位醫生將全職在深圳市三醫院工作,其他團隊成員則會每年來深1個月至半年不等。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1963年,美國的Hardy教授嘗試了人類第一例臨床肺移植,這一年,陳靜瑜出生。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2001年,陳靜瑜赴加拿大進修學習肺移植,2002年回國後,他組建了肺移植團隊,並於當年9月28日完成第一例肺移植,帶領我國停滯了5年的肺移植工作重回軌道。

目前,無錫市人民醫院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肺移植中心、世界三大肺移植中心之一,手術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7年,陳靜瑜帶領的團隊(在無錫市人民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開展的肺移植手術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

與肝腎等大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是難度最高的。

肺是人體與外界大氣相通的器官,受外界環境的汙染大,細菌感染機會多。並且肺部本質脆弱,灌注損傷比其他器官都大。因此,肺移植的手術技巧要求高,術後病人的排斥反應強,併發症多,手術成功率比肝臟、腎和心臟等器官移植都低一些。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肺移植難度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手術供體——活肺的保存也很難。

通常來說,一個活肺摘下來超過五六小時就沒用了,不像肝、腎等器官經特殊處理可以保存超過十幾小時。打個比方,肝、腎器官如同糖果,“保鮮期”比較長,而肺卻像是冰淇淋,不趕緊吃就融化了。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肺移植的瓶頸就在於,腦死亡的病人(也是潛在的肺捐獻者),100%要用呼吸機,上呼吸機的過程中,如果肺感染或者維護的不好就不能再利用了。現在國內器官捐獻中肺的利用率是4%,而美國的利用率是20%-25%。

——陳靜瑜教授

很多捐獻活肺的人都是在醫院裡的ICU病逝,因此,ICU的水平行不行,能不能及時保存好很快就化的“冰淇淋”,也是這個寶貴的肺能否被成功移植的關鍵。

讓人高興的是,一個強大的ICU“天團”也在同一天來到了深圳。

7月26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通過“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同時引進了——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他們將為深圳市三醫院的器官移植保駕護航,其中,第一步就是不讓寶貴的活肺被浪費掉,把器官捐獻利用率提高。

@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重症醫學科主任邱海波教授:

ICU醫生對供體的保護意識還比較薄弱。中國的器官捐獻率低,利用率就更低,嚴重製約了器官捐獻的發展。如何在志願者願意做捐獻的時候把他們的器官維護好,移植之後解決受體的器官功能障礙問題,在ICU就很重要。在器官功能維護方面,我們希望能探索出一個深圳模式,提高器官捐獻利用率。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邱海波教授

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團隊都來自江蘇(一個在無錫,一個在南京),陳靜瑜教授形容,他們過去就像“鐵哥們一樣”,是“兄弟連”。

“有時邱教授那邊的重症患者到了晚期不行了就要到我們這做肺移植,我們碰到一些多器官衰竭的情況,邱教授團隊對我們的支持也非常大。”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陳靜瑜教授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感染是肺移植術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時手術很順利,病人開始恢復很好,但突然病情急轉直下。因為肺移植後患者白細胞很少,受外界感染幾率比正常人大很多,一個小感冒對他們來說都很“兇險”。

在這些術後重症管理方面,ICU也要扛起重任。

邱海波教授是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所在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始創於1988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重症醫學科之一,也是全國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

他們形成了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驟停和腦保護等診治為核心的專科救治體系,在國內同類學科中處於領先地位。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資料圖)

“邱海波教授團隊的到來,將帶動醫院ICU診療水平和人才梯隊的建設。”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綜合ICU主任李金秀說,更為重要的是,希望在邱海波教授的帶領下,醫院的重症醫學救治更加標準化規範化,建立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體外生命支持技術的救治團隊,構建以體外生命支持技術為核心的移植相關重症救治體系。

今後,邱海波教授團隊除了定期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醫療、教學、科研以外,還將通過遠程會診,第一時間為深圳患者“護航”。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這兩年,器官移植正在成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一張新“王牌”,不斷帶領深圳醫療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7年4月10日,該院獲得國家衛計委頒發的肝、腎移植“牌照”,也是目前深圳唯一獲此資質的醫院。

短短1年多的時間,器官移植在該院從無到有,迅速發展。截至2018年7月26日,醫院已經成功開展肝移植22例,腎移植21例,器官獲取31例。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在獲得牌照之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已通過“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引進內地頂尖的器官移植團隊。

  • 2016年4月,引入中山一院何曉順教授團隊,聯合中山一院建立了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團隊,併成立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順利開展器官捐獻工作。
  • 2016年5月,引入浙大一院鄭樹森院士團隊,成立浙大一院肝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

時至今日,該院再引進邱海波教授重症醫學團隊、陳靜瑜教授肺移植團隊。

這些團隊將形成“肝、腎、肺”三大器官移植和移植護航“天團”,以強大的“組合拳”幫助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打造全市器官移植中心、力爭早日進入國內“第一方陣”。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不要快死了才想到換肺!深圳已引進“中國肺移植第一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