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黃庭堅最矛盾的一首詩,從頭到尾全是矛盾,卻不妨礙成就千古名句

一代宗師黃庭堅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蘇門四學士之一(其它為秦觀、晁補之、張耒)。

黃庭堅小時就表現過人的才華,七歲時作牧童詩云: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成年後,蘇軾有一次看到他的詩文,驚為天人,認為世上好久已沒有這樣的佳作。黃庭堅在作詩上師法老師東坡,卻有別於老師,喜歡化用典故,講究煉字,“要字字有來歷”,倡導並構建“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作詩方法,創造出一種奇崛生新的藝術風格。黃庭堅也終成北宋詩壇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正因他的地位和成就,人們把他與他的老師東坡一起並稱“蘇黃”。

黃庭堅最矛盾的一首詩,從頭到尾全是矛盾,卻不妨礙成就千古名句

黃庭堅有一這麼首,從首聯到尾聯全是矛盾:

《寄黃幾復》——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本詩通過矛盾,集中表現了他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特色,把黃詩拗折生新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作者在北海,朋友在南海。起勢突兀,矛盾已經誕生。

想要寫封信給他,因相隔太遠也寫不了。矛盾+1

風拂來之時,觀桃李,飲美酒,這應當是人生極美的體驗。但是,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矛盾+2

想要勤儉持家,但是家徒四壁。矛盾+3

想要治國,是不是要像古人三折肱後成為良醫那樣,碰到很多釘子?我可不希望這樣,但哪知道呢。矛盾+4

想要讀書,頭已經花白。矛盾+5

“樂”與“哀”的對照,“一杯酒”與“十年燈”的對照,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亦成為了講述友情的千古名句,被同是蘇門四學士的張耒贊為“奇語”。

黃庭堅最矛盾的一首詩,從頭到尾全是矛盾,卻不妨礙成就千古名句

一般來說,製造衝突是戲劇的拿手好戲。通過製造矛盾來推動情節發展,撩動觀眾的神經。這在詩歌中不太常見,當然也不是沒有,但像黃庭堅這樣大規模運用的,算得上第一人。他還有一首,也是如此這般: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詩中運用了很多對比,首聯是“桃李歡笑”對“墳墓生愁”;頷聯是“動物蟄伏”對“草木生長”;頸聯是“無恥的乞食人”對比“忠貞的隱士”,故而最後作者抒發感慨,認為無論是賢是,最後都是黃土蓋身,可謂水到渠成。

黃庭堅最矛盾的一首詩,從頭到尾全是矛盾,卻不妨礙成就千古名句

其他關於矛盾的詩詞,敬請繼續關注“詩詞茶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