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韩国为何恢复使用汉字?

用户74209088877


我们印象中的韩国是一个民族主义感非常强的国度,他们不会轻易认输,是一个把“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这种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国家,他们认为只要是好的东西就是他们的,甚至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随便申请,但有一样东西他们没办法说成是自己的,这就是汉字。

历史上的高丽民族是韩国的祖先,他们长期使用汉字,后来世宗大王发明了由☐、◯、ㅂ、ㄱ、ㄹ等图形符号作为字母,相互组合构成一万多个谚文,这就是韩朝文字。 但是他们的文字虽像中国的拼音和日本的假名一样,要标注读音还可以,但用来完全取代汉字还是有很多不便的。不仅同音字词造成了不便,最重要的是隔断了高丽民族的历史。

有鉴于此,韩国的进步人士以及各类文史专家都极力主张恢复汉字,这里应该说明一下,他们主张的是暂时恢复汉字教育,并不是大范围推广汉字使用。


对于韩国人来说,是否恢复汉字教育,不光是部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事关国家大计、文化根基等严重问题,不是随便就能说恢复就恢复的。那么,既然事态如此严重,当初为何要背离祖宗恩德放弃汉字呢?

韩国青年之“表音字一代”,他们已经背弃了祖先文化传承。

其实,韩国的表音字创造于1443年,当时的表字音字由11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在颁布之初,被称为训民正音,而统治阶级依然延用汉字,妇女和儿童却使用受人歧视的拼音字,俗称谚文。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甲午战争之后,当时韩国掀起文明开化运动,在“甲午更张”的改革中,封建制度被社会冲击,随后政府引进了太阳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书文过渡到汉字与表音字结合使用,并且不再区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等到韩国沦为殖民地时,统治阶级下令日语与汉字可以在民间同时使用,但不再对表音字放开使用权利,并对那些守旧派进行镇压。

直到1945年,韩国得以解脱,新生的韩国却提倡国粹主义,所谓的表音字又重新回到民族精神的最前列,并在1948年,制定颁布了《表音文字专用法》,但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南北彻底分裂以后,韩国的朴正熙正式下令从1970年起,强行废除汉字在国内的使用权,主要的表现就是教科书中不再单独设置汉字课程。

这项政策颁布以后,造成韩国20到40岁的人几乎完全不懂汉字,带给这代人的后果,是古典文化修养欠缺,与传统脱离,慢慢脱离东亚文化圈,深陷孤立与凄楚之中。而人们习惯形象的称他们为“表音字一代”。

虽然这一代人在政策强压之下,不得不学习和使用表音字,但碍于废除汉字以后会有诸多不便,人们要求恢复汉字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表音字究竟有哪些不便之处?

不可否认的是表音字的优点就是简单易学,即便外国人,只要掌握了拼写组合的方法,也能正确诵读。不过,诵读不代表理解其中的意思,因为表音字存在严重的盲点。下面举例说明。

先以韩国的姓氏为例,像林和任、姜和康、郑和丁,他们发音都相同,根本分不清是在叫谁,身份证甚至用汉字来标记分。


另外,单词中也存在同音异字,古瓷、故事、古寺、枯死等单词同音,还有像士气与死期同音,转机与战记同音。这些经常会遇到,令倾听者感到头疼。

据说,到韩国旅游的日本人看不懂路标和商店的招牌,日本人觉得在韩国比在香港更像国外。当然,受害最深的不是日本游客,而是只识表音字的韩国青年一代。

他们到了日本,刚下飞机,就不认识汉字书写的出口标识,作为非汉字文化圈的韩国在日留学生,还要重新学习汉字教育。

不仅如此,他们想继续深造,却读不懂混有汉字的日本史书,教授为学生缺乏汉字知识而惋惜,如此下去,韩国的古文化将葬送在下一代人手里。

有鉴于此,政界、财经界、宗教界、文艺界等知名人士联合签名向国会提议“废除表音字”,他们认为当下国内混乱和经济萧条是因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识欠缺,造成道德、哲学、思想上的混乱。

而在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大趋势下,亚洲各国都或多或少处在汉字文化圈中,唯独韩国使用表音字显得特别孤立,不仅妨碍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进步。

所以说,韩国之所以恢复汉字教育,是鉴于在社会舆论对废除汉字教育的批判压力下,才决定修改全面废除汉字使用方针,并且亚洲各国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相互交融,韩国表音字独树一帜,不仅阻碍交流,更影响自身对祖先文化的传承,推行汉字教育势在必行。另外,似乎美国也在鼓励士兵学习多国语言,尤其是汉语,每个月会给那些精通汉语的士兵额外的经济补贴,会的语言越多,得到的补贴越多,上不封顶。



小小嬴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绝无可能。

韩国其实在1948年以前,从汉代开始,朝鲜就普遍使用汉字。

在日本殖民韩国之前,朝鲜政府官方文字多是用汉语书写。

自然,15世纪世宗大王发明了韩语。

可惜,这种文字和台湾最近搞得什么闽南语复兴一样,是一种表音文字。

平时用来说说是可以,但书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像汉字一样表达准确的意思。以韩国人的名字来说,很多名字读音接近,书写是相同的,但其实根本不一样。韩语不能准确适用,自然不被重视。虽然发明了几百年,一直在朝鲜社会的下层流行。

韩国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仍然使用汉字,甚至以用汉字为傲。

即便到了现代,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也是有汉字的

即便南韩奥运会期间,韩国总统变态的发表法律禁止使用汉字,但比如韩国的法律界仍然使用汉字,史学界也必须懂得汉字!

为什么吗?很尴尬!法律必须用汉字写才准确,而朝鲜的古代书籍大部分使用汉字写的。

不过,韩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已经到达变态的地步。

所以,1948年借助日本人的手,韩国废除了汉字的书写。

到了南韩奥运会彻底法律废除汉字。

现在韩国人自认为是老子天下第一,有5000年文化,恨不得整个亚洲文明都是他们创造的。

怎么可能恢复汉字自掌耳光呢?


萨沙


看到这个觉得是个好消息又觉得是个坏消息,首先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使韩国恢复汉字是好消息,但是又担心过几天汉字就成了韩国发明的了。



2016年5月,韩国宪法法院曾举行《国语基本法》有关是否使用纯粹韩文的条款涉嫌违宪的公开辩论。
《国语基本法》第3条和第14条规定,“韩文是指标记国语的固有文字”,“政府机构等的公文必须符合语文规范,须用韩文书写。仅在制定总统令时,可以用汉字或其他外国文字后附括号标”。上述规定事实上将汉字排除在国文范畴之外,等同视为外国文字。可事实是宪法本身就是汉语和韩文的,而且还与宪法第9条“致力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国家义务”的规定相矛盾。


韩国的文化特别强调民族的东西,所以抵触汉语是正常表现,但是韩文表音,不表义,就是不能表示直接的意思,普通交流还好,但是上到法律条约等文件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需要具体到每个字汉子,这时候就抓瞎了。
2009年6月,韩国的高铁第2期发生了严重的枕木龟裂的事故,经过调查组仔细调查发现是因为制造工厂把【방수防水】误解为是【방수放水】,结果添置了吸水性材料于是经过雨季和冬天的热胀冷缩终于如愿以偿出事了。——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还有就是文化传承,古代都是汉语,你现在不用了,怎么背古诗词?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最起码看古文献困难了,文化断了。

所以我觉得韩国人感情是不想恢复汉字的,但是理性一点的话,恢复汉字是件好事,至于对中国是不是好事,我觉得好处多于坏处吧,你说呢?喜欢“笑趣事”关注我哟!

笑趣事儿


看到“韩国”两个字,就想乐,因为韩国的存在,的确给现代的国人带来了很多欢乐。

诸如韩国人将中国的端午节、中医、印刷术、书法等等中国国粹全部申请为了韩国的文化遗产;更过分的是,连中国的风水学、东北的火炕韩国人都不放过,统统都是韩国地;而孔子、李时珍也都成了韩国思密达;让人恐怖的是连我们可爱的大熊猫的故乡都变成了韩国,不知道四川的乡亲们对此有何想法;而我们所喜爱的著名蓝球运动员姚明,也被说成了是韩国后裔,大姚听闻此事,是不是要陷入沉思了……

嗯……嗯……先容小编狂笑一阵,实在有点忍不住了……

当然,以上还只是冰山一角,越南人在他们的历史课中宣称,他们是炎黄后裔,他们和长江以南广泛分布的百越诸部落同根同源,所以,中国的江南地区全是他们的故土。结果有了下面这张越南人画的地图。

韩国人一听着急了,立刻考据出了一副世界四大古文明的起源地图,最终认真的宣布,韩国乃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的中国只是他们的一部分。当然,图片一发布,中国人还未发表意见,就先遭到了日本人的嘲笑。

但是,韩国人并未就此罢手,揭示了一个更大的惊天秘密,在韩国人的历史课本中,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属于他们的……再加上越南人说长江以南是他们的故土……颠覆呀,小编长这么大,才知道,曾经的中国人根本就没住在陆地上,而是长期泡在滚滚长江水中……

我们开始讲正经的历史,除了韩国人对历史地图造假和越南人说江南地区是他们的故土之外,其他的都是中日韩越四国网友之间的互相恶搞,都不是真实的。比如申遗的事情,毕竟负责管理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由世界上多个国家的精英专家组成的,如果申遗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是不会被通过的。韩国所申请的也并非是跟中国完全相同的文化遗产,中日网友也只是抱着娱乐精神,拿来恶搞一下,不必当真。

只是,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日、韩、越三国就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三个国家。而所谓韩国恢复使用汉字的消息,又被拿来调侃为了韩国是不是要拿“汉字”申遗了?当然不是如此了,韩国拿汉字申遗,肯定也无法申遗成功。

实际情况是,韩国一直都没有中断对汉字的使用,所以,谈不上恢复使用汉字。毕竟语言文字是以实用为主,韩国只是有一段时间停止了汉字教育,而近两年韩国政府决定将全面恢复汉字教育而已。

由于文字系统的复杂性,完全摒弃了汉字的韩文,在使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毕竟谚文只是一种表音文字,类似汉语的拼音。韩语中本来就有很多汉文的引入词,只是用拼音,是无法区分的。而谚文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具有了完善的词汇系统,所以,汉字的使用,还一直存留于韩文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历史研究、法学、医学、科学技术等专业领域。而一些脱离了语境的韩文,也是要特别标注汉字的,比如名字,一些专有名词之类。

根据能够查到的韩国官方资料显示,韩国近现代对于汉字的使用经历了几个重要时间节点。

1971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决定停止在小学实行汉字教育。

1998年,韩国民间成立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主张恢复小学对汉字使用的教育。

1999年,有韩国官员建议在公文和路标上采“汉字并记”的形式。同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发布总统令“以韩字作成,必要时得括号附加汉字及其他外文来表达正确意思”,施行汉字混用。

2004年,韩国又将汉字混用的法律条文全以韩字取代,但是,有歧义者仍维持汉字并记。

2005年,韩国的《国语基本法》出台,以法律规定公文中的汉字在括号内使用,不能再以大总统令执行。

2011年,韩国教育部建议各小学将汉字学习列入正规教育课程。

不过从1971年韩国废止汉字开始,汉字教育作为韩国小学的选修课程是一直存在的,由各学校的校长自行决定是否实行。自然,汉字曾经作为朝鲜贵族的专用文字,在首尔的各小学中,通常是会开设的,韩国的家长也并不反对。而在韩国的本科及以上院校,毕业之前也是要进行汉字掌握测试的,一般要求掌握汉字在1000到2800个之间。一个上过大学的韩国人,至少自己身份证括号里面的汉字要认识吧。

2014年,韩国教育部拟定2018年开始,在小学3年级以上教科书推行汉字并记,并未能实行。

2015年,韩国教育部宣布“2015改正教育课程”包含“教科书汉字并记”,遭到众多汉字水平不高的韩国小学教师的反对。可以理解,不然要下岗了。

2016年,韩国教育部再次发文将汉字“并记”改成汉字“表记”。“并记”是谚文和汉字混用,就是常见的日语形式,中间夹杂汉字。日本网友对此表示了担心,唯恐韩国人会说日本人对汉字的用法是抄袭韩国的。而“表记”类似于给汉字顶部加拼音标注的形式,学过日语的都知道,为了标读音,会加罗马注音,或者平(片)假名注音。

同年,韩国教育部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小学5、6年级教材标注汉字及读音释义。不过呢,现在似乎又有了争议,估计2019年的计划也会流产。

看完了韩国对汉字态度的大事记,不难看出,汉字一直都没有退出韩国人的生活,特别是正式和重要场合中,韩国想脱离汉字文化的影响,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奕天读历史


韩国,中华汉文华圈成员国之一。中国的邻国,唐朝时期韩国领土曾经同属于中国领土!朝鲜半岛,周为箕子封地与三韩领土,汉武帝在朝鲜设置汉四郡,后为新罗、高丽、百济时代,独立建国!李氏朝鲜时期获得统一,为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清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正式脱离与中国的藩属关系。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复取得独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纬38度线,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本身就一直便用汉文的,至到1945后韩国才开始废除汉字使用!韩语属于孤立语系,历史上曾用汉字标记,并且融入汉语词汇,1443年世宗大王创造出与韩语高度吻合的韩语字母。但是拼音化导致的同音词分辨困难亦是朝鲜谚文专用下语言文字应用的难点。本身这个世宗大王发明这个谚语韩文就是以汉字为基础发明的,结合朝鲜人的用语习惯创作出来的,又不是独立创造的文字,离开汉字就是个残废的文字,光有字,而没有文。用韩文字写个文章自己人都会产生误会看不懂,如何去书写发展?同音字太多,没有汉字标注就完全是个盲文,大家一起瞎猜!会弄出很多笑话的,如果是国家大事,有损国家威严,严重的会影响事故。另外一个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韩国人自己看不懂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物古迹。说句不好听的,以汉字为基础发明的韩文,我也可以发明一个新的文字。只有字,而没有文。改个写法而已!所以韩文本身就是一个以汉字为基础开发创造的字,没有汉字就不存在什么韩文字了!韩国人的独立自主心太强烈,轻易的废汉字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目前的韩文只是汉字换个模样写而已。除非学习越南发明新的文字,跟汉语无任何关糸去拉丁字母化,要么全新制造新文字!所以目前韩国用的文字离不开汉字,必须要恢复!就像越南字,离不开拉丁字母!韩国恢复汉字是大势所趋,儿子认祖归宗而已,他你只是改了个姓,而不是混血变种!


财狼皇


首先,韩国并没有确定恢复汉字。2016年韩国曾经试图计划于2018年恢复汉字教育,并为此举行与之相关的公开辩论,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定论。

关于汉字,韩国人也是够纠结的,其纠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汉字到底是韩国的还是外来语。

二、 韩文如果一律不采用汉字,则大量存在多音多义字不利于书面沟通(韩文中70%以上的单词是汉字词)。

三、于是就造成了最终的纠结:是否要恢复娃娃们的汉字学习与教育。

韩国是上世纪自70年代折腾了一把,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回“去汉字化”,于是在韩国的小学教材中汉字已经绝迹,但是却又在中学阶段不痒不痛地安排了汉字选修课。

几十年以来,韩国一直有着恢复汉字教育的呼吁,以避免造成文化危机,因为汉字在韩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几千年的文化习惯不可能因为一纸去汉字化而消身匿迹。

比较搞笑的事情是:官方不让学习汉字,韩国人民私底下却在各种培训班中不遗余力地给孩子们补习汉字学习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随之影响力扩大,棒棒们却又不得不努力学习汉语。

总结一下:棒棒的“去汉字化”几乎就是空中楼阁。例如《朝鲜日报》、《东亚日报》至今还是采用汉字,韩国景福宫的正门光化门仍高挂汉字牌匾。但是,恢复小学生的汉字教育短期内也依然不可能,棒棒们的玻璃心大家都懂的。


大叔煮史问道


韩国一直是个很搞笑的国家,从端午节被他们申遗,孔子是韩国人,赵云是韩国人,中国以前大部分的版图都是韩国的,让我觉得这是个胡说八道已经成为习惯的国家。

关于朝鲜半岛,史记记载,商纣王时期,纣王的叔父箕子带着中华的礼仪制度和生产技术率领五千余人到达朝鲜半岛,建立箕子王朝,教化当地居民!



汉初,卢绾部将卫满逃到朝鲜,推翻箕子王朝,建立卫满王朝,汉武帝时期,汉朝派兵征服卫满王朝,在朝鲜半岛设立四郡,便于管辖。


此后,朝鲜就一直与我大中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没有文字,文化,礼仪和生产技术,就从我们大中华学习汉字,文化,礼仪和生产技术,端午节就是个例子,包括他们的历史文献都是用汉文记载的。

后来他们根据汉字创造了他们自己的文字,但是这些文字只是给底层阶级的人使用的,贵族阶层还是使用汉字,整个朝鲜半岛以使用汉字为荣耀和特权!

直到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了抵制中国文化元素,宣布在韩国废除汉字使用。

经过几十年的折腾,韩国发现没有汉字的日子里,会给韩国人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民众开始要求恢复汉字学习和使用。

一是他们身份证括号里的汉字,他们不认识了。


二是韩文是表音文字,有些发音没有汉字就会发成同样的音,难以识别。韩国曾经因为这个出过不少洋相。

三,更重要的是,朝鲜以前的历史文献都是汉字记载的,离开汉字,他能连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都没办法搞清楚。

所以,经过一番挣扎,韩国最终还是决定恢复使用汉字,但是对于这个善变的国家,这次恢复汉字还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我是诗和远方78,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哦,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䖝二年华


是为了给韩(汉)字申遗啊!反正都是人家发明的。以上开个开个玩笑,其实韩国并没有跟中国争汉字发明权,人家用的是自己的韩语。不过在15世纪之前,朝鲜半岛上唯一官方文字一直是汉字,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韩文,其实只是一种拼音,叫“训民正音”,这是因为汉字难学,朝鲜王朝为了扫盲而发明出来的。

到了近代,朝鲜在见证中国衰弱又经历了日本殖民之后,民族意识空前高涨,这才开始了韩语化运动。当时韩国人为了争论到底要不要废除汉字,还引发了长达60年的学界战争,最终于1970年,朴正熙发表了“汉字废止宣言”。然而两年之后,韩国人就撤回了宣言,直到1998年,金大中以发表了“汉字复活宣言”。2015年,韩国小学课本上又出现了汉字,汉字终于在韩国复活。

为什么韩国人离不开汉字呢?我们只要想想如果我们不再用汉字,只用拼音会的情形就明白了。汉字的同音字实在太多,哪怕是打词组,拼音输入法中都会出现一排备选词,再加上汉字缺乏字母文字的变化,仅用拼音实在无法满足生活需要;仅用韩文也是一样。除此之外,朝鲜历史上毕竟以汉字为官方文字,一旦大家不再学汉语,就读不懂古书,这也容易形成文化断层,所以韩国人最终在45年的汉字废止活动中选择了妥协。


切割地球


韩国暂时不会恢复汉字,也没有恢复汉字的迹象。虽然汉字在韩国历史上的主导地位长达一千多年,但是现在的汉字在韩国的地位非常之低,已经完全被当做了一种外国文字。

汉字在韩国的地位,目前正处于历史的最低时期。由于西方国家和日本近一百年以来的强盛,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韩国。在韩国对待外国文字的态度中,汉字的地位仅排名第四或第五的样子,不仅不如拉丁文字,也不如日本文字强势。

有人说,韩国早晚会恢复汉字,因为韩国的历史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没有了汉字,韩国的历史就等于中断了,而韩国的史书也到了不可辨认的地步。另一方面,韩国现在所使用的韩国文字,由于其缺陷性,使用起来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地名、人名,就需要使用少量的汉字辅助才能够使用。

这些情况,的确是韩国各界面临的现实困境。不过,在对于历史文献上面,我们其实夸大了汉字对于韩国的作用。如今的韩国历史,古籍虽然是汉字写就的,但是当代书籍的历史内容早已经变更成了韩国文字,况且,有几个人会专门去研读古籍呢?

而韩国的人名地名问题,这个只是韩国文字更替中的过渡性做法,只是目前依然还在延续而已。这个问题,韩国以后可能会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个方案不大可能是恢复汉字。比如把汉城改成首尔,其实就是韩国类似的尝试之一。

更何况,当下的韩国正在加强它的民族识别性,对外处处都在凸出韩国的自有文化,而韩国文字作为韩国为数不多的自有文化之一,未来的地位还会更加增强,而不是降低。所以,韩国恢复使用汉字,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是看不到希望的。


苏绽


日前有报道称,韩国教育部2018年恢复汉字教育,这一报道是因另一则消息引发的联想,之前,韩国健在的历届国务总理联合签名建议韩国总统府,敦促在韩国小学实施正规汉字教育,这一建议目前已提交青瓦台。


但韩国政府主管部门文化体育观光部坚称,只有韩文(Hangul)才是韩国的唯一国文,无法接受汉字也是韩国国文的说法。

所以,韩国要恢复汉字,只是外界的猜测而已。

但是,韩国自从1970年朴正熙政府下令废除汉字以来,整个韩国社会都已开始意识到废除汉字是一项错误的政策。这五十年来,韩国学校教育中只教授韩语,这也导致韩国有整整一代人完全不懂汉字,韩国的有识之士认为这是比韩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危机还要严重的文化危机,所以才有历届国务总理联合签名的这项提议。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笔者当然希望当前的汉字文化圈能纠偏过去的一些错误做法,将汉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下去。

而身在汉字的发源地,我们是否又该思考,对于汉字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比如百年前开始的汉字拉丁化运动,既然是疑问手,那就应当勇于直面现实。

而想办法恢复部分繁体汉字,也是需要开始着手准备的。

韩国人能做到,我们难道做不到?

(我是六甲番人,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