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張翎:為劉佑局的畫說幾句

我用作家的眼晴看劉佑局的畫,覺得很美!覺得美就多看幾眼。你覺得不美就別去看她,這叫“各花入各眼。”

在國內時,那種“中國畫”看多了,眼也疲了,有畫家朋友送我畫,我一幅也未帶到國外,走時全送給國內的朋友。有人說我不愛國,我笑笑說,這與愛國有舍關係呀。小時侯,我也很愛畫畫,後來才轉向文學,我覺得文學的天地比畫開闊得多,比如說,靠畫“中國畫”的人在國外就很難立足,鮮有成大名者。稍有一些影響的、如法國巴黎的趙無極,朱徳群等,那畫的已經不是中國畫了。作家不同,在國外“寫”得風生水起的大有人在。中國畫家們也不要生氣,因為我說的是事實。不管在那一個門類做學問,都應該學會反思,關起門來,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即使你打開門,到外國去走馬觀花,或是紮下來也好,假如你的心沒有“扎”進去,也斷然不會有任何收穫。範曾不是住到巴黎去了嗎?來時興沖沖,自以為是大師,結果巴黎的藝術界誰也不把他當一回事,最後只好打包回國去了。

這三四十年來,中國許多畫家都跑到國外鍍金來了,除了“85”新潮後,有幾個畫怪異人物的畫家,在畢加索那裡學點皮毛以外,其實也沒有太多創意,更沒有太多見解。

這幾年不同,“中國出了個劉佑局。”他把幻象主義的大美帶到了西方。有西方評論家認為,劉佑局創立的“幻象繪畫”、是西方抽象主義畫派之後的最前沿的“時代藝術”。

每一個變革的前夜,都會產生一個先進的藝術群體,歐洲文藝復興是這樣,法國大革命後新古典主義的繁榮是這樣,美國“借用”歐洲先鋒藝術的觀念而最終主導世界先進藝術的潮流也是這樣。

劉佑局作品

張翎:為劉佑局的畫說幾句

張翎:為劉佑局的畫說幾句

張翎:為劉佑局的畫說幾句

張翎:為劉佑局的畫說幾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