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投資者對新興市場信心回升 局部風險凸顯投資機遇漸現

記者蔣華棟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心回升 局部风险凸显投资机遇渐现

土耳其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土耳其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90%,連續第3個月刷新歷史紀錄。圖為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一家香料商鋪的工作人員在挑揀香料。(新華社發)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心回升 局部风险凸显投资机遇渐现

雷蒂羅區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最繁忙的交通樞紐之一,火車、城際軌道交通和巴士總站彙集於此。圖為鳥瞰雷蒂羅區。(新華社發)

8月份,儘管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出現震盪,但國際金融機構普遍認為,新興市場並非出現系統性風險。更為關鍵的是,在經歷了4月份以來的資產價格調整之後,國際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資產的投資意願正在回升。

短期風險不具有普遍性

8月份的新興市場波動起於土耳其,後疊加阿根廷危局。對此,國際金融協會認為,新興市場的風險是“非系統性風險”。新興市場整體雖仍然面臨5.5萬億美元的外幣債務,但多數國家已經大幅降低對外幣債務的依賴度。近年來,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實際匯率升值與其貿易部門的發展同步,這表明新興市場國家匯率上升是具有可持續性的。即使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匯率在近期波動之下出現下滑,其匯率的弱化反而會進一步推動這些國家國際貿易狀況改善,進而為匯率穩定提供後續基礎。

花旗銀行認為,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並不足以阻礙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增長步伐。一是新興市場風險具有異質性。土耳其和阿根廷危機有自身的特殊性,對於整體新興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二是美元中長期承壓。花旗分析師雖然繼續看好美元短期走勢,但認為其上升幅度可能有限。同時,財政赤字及經常賬戶赤字的壓力可能在中長期再次令美元指數承壓。三是中國經濟依然穩健,將提供強勁的支撐。

如果對比歷史,不難發現新興市場貨幣或已顯著超跌。花旗統計顯示,本輪新興市場貨幣弱勢週期已維持接近200天,長於歷史平均週期的118天。以下跌幅度來看,本輪週期中新興市場貨幣已下跌13%,高於8.8%的歷史平均水平;從相對強弱指標看,目前新興市場貨幣相對強弱指標接近歷史平均水平。因此,新興市場貨幣或已超跌,部分新興市場貨幣有望觸底反彈。此外,歐元區經濟驚喜指數迴歸正數區間,歐元強勢也可能給新興市場貨幣帶來支撐。

亞洲新興市場受青睞

目前新興市場承受的壓力未來會有何變化?這是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無疑,8月份新興市場危局的外部“導火索”是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和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收緊。短期來看,似乎新興市場整體外部壓力仍然較大。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姿態仍然強勢,市場對大國貿易摩擦的擔憂不斷升溫,整體避險情緒仍然濃厚,造成新興市場資產承壓。同時,市場對後續美聯儲的加息預期仍然較高,這或將造成新興市場貨幣壓力進一步加大。

斯特拉頓街資本首席投資官安迪·希曼表示,在短期壓力之下,新興市場的表現可能更加分化。相比淨外債國,淨債權國家在未來的表現會更為穩健。花旗銀行也認為,短期外債水平或為測算新興市場信貸狀況的晴雨表。花旗分析師採用了期限短於1年的短期外債扣除央行外匯儲備、經常賬戶餘額、外國直接投資和財政餘額佔GDP比重作為分析指標,以測算各個新興市場的脆弱程度。指標越高,外部風險敞口越高,相應利差水平越高,反映新興市場潛在的風險越高。

統計顯示,阿根廷和土耳其未來仍然面臨較大的風險。此外,考慮到政治風險,即將在10月份進入大選季的巴西也令人擔憂。花旗認為,目前市場對於大選風險的預估仍舊不足,甚至對巴西大選過於樂觀,但不確定性可能在未來進一步影響巴西乃至部分新興市場資產走勢。

受此影響,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態度分化也越來越明顯。8月份的最新證券投資資金流動數據顯示,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絕大多數進入了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受土耳其危局影響,新興市場歐洲國家跨境證券投資進出處於平衡狀態。受阿根廷危機、巴西大選不確定性、北美自由貿易區前景不明等因素影響,拉丁美洲地區出現了31億美元的淨流出。

投資者意願逐漸回升

在路透社8月16日至30日的市場月度配置調查中,有63%的投資者表示,現在是買進新興市場資產時機了。作為看好新興市場的機構,即使面臨短期風險,花旗對新興市場資產仍然整體維持樂觀,認為美元強勢影響在未來幾個月均會減弱,在全球經濟仍然健康的環境下,花旗看好新興市場的風險調整回報,對於部分基本面較好的新興市場來說,目前的超跌提供了逢低買入的機會。其中,相比其他新興市場地區,亞洲地區經常賬戶赤字和短期外部融資佔外匯儲備的比例較低,因此亞洲整體在近期新興市場危機中受到的影響可能較小。此外,由於亞洲經濟增長強勁且估值較低,目前花旗繼續偏好亞洲市場。

偏好新興市場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機構並非獨有花旗一家。摩根資產管理公司日前表示,市場擔憂今年以來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危局將進一步擴大。然而,亞洲國家和地區普遍體質良好,新加坡、泰國等經濟體的經常賬戶態勢穩健。對美元資金需求最大的國家為印度、印尼與馬來西亞,但這3國的經常賬戶與外匯儲備亦較2013年有所改善。考慮到這3國央行均已啟動升息維穩匯率與穩定通脹措施,整體防禦能力大為增強。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成為支撐新興市場近期資本流入的關鍵。國際金融協會最新證券投資統計顯示,8月份新興市場之所以能在如此困難環境下實現非居民證券投資連續第二個月流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近期該協會將中國跨境證券投資納入了統計口徑,資金大規模流入中國抵消了其他地區的流出。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二輪納入A股的背景下,8月份共有58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股市,同時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市場總資金額為70億美元。

這事實上也延續了此前7月份的態勢。7月份之所以新興市場實現了大規模資金流入,同樣是因為流入中國的資金規模高達140億美元。據統計,從年初至7月份,流入中國的資金規模已經達到了920億美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530億美元大幅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