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果农报》、《瓜果蔬菜报》曾是他工作的平台,他的笔尖肆意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农民的果园曾是他工作的场合,他的身影上下穿梭在果树的枝丫间;

互联网APP是他工作的有益助攻,他引领数十万百姓的手指点击在科技的屏幕上。

从案几,到田间,再到互联网的利用,他帮助百姓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变成“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结合的农业。辛苦还在,但收益颇丰!

这个人就是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良杰。

杨良杰:运城稷山人,1994年担任《果农报》编辑,2002年担任《瓜果蔬菜报》编辑、副总编、执行主编,2004年,成立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杨良杰,1994年毕业的时候是《果农报》的一名编辑,当时负责的板块是果业技术。这对只会画画,不懂技术的杨良杰来说,非常棘手。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四处联系果农业有名的专家,跟他们学艺,向他们约稿。

不管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室,还是热火朝天的果园,只要有专家的地方,就有杨良杰的身影。他把先进的经验、实用技术用农民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农民真正受益。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在2002年的时候,《果农报》从运城走到了北京,更名为《瓜果蔬菜报》。在北京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作物所、土肥所成了杨良杰新的工作场所,在这里,他见识到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十几年的耕耘,让杨良杰长成了一名实战型的果业专家。作为一名从基层走上去的果业专家,他在接触高新技术的同时,思考最多就是,如何让这些高新技术真正的运用到果园里?

“果农专家”教你种果树

深思熟虑过后,杨良杰离开北京,回到运城,注册了北京中农乐果树新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运城中农乐果业联合社,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与运城市果业局创办了《果业科技与信息》。至此,走上了一条创业的不归路。

中农乐相继在山西万荣、临猗、芮城、平陆,陕西渭南、洛川,甘肃静宁、河北顺平、河南三门峡、宁夏中卫等果区成立了技术工作站,果业技术服务网络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杨良杰发挥自己特长,把桃树、果树的技术要领绘制成容易看懂的彩色挂图,把讲师在果园的操作刻录成光盘。挂图、光盘、技术手册等等,全部都免费送给农民。每件事情落实到位,虽然艰难,但他没有放弃。杨良杰说,“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你拉着我们的手不放的真诚,是丰收后几百里赶来为你送点自家土特产的真情,更是果农自发赠送的一面面锦旗和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互联网+果业领域的创新

果农有了技术,有了好品质的水果,可是销路在哪里?水果市场一路高歌十多年,在2015年的时候普遍遭遇市场的打击,迫使杨良杰的思考更进一步。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他大胆决策,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全力打造“千乡万村”APP果业科技服务互联网平台,涵盖果业新闻、我的果园、我要学习、我要提问、我要购买、我要卖出等板块。“千乡万村”APP虽好,但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大部分都不会使用。中农乐投资420多万元,定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通过各种活动发放给农民;专门组织工作人员,上门一对一教会果农使用;鼓励农民大胆使用,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中农乐与多家电商合作,帮助农民提高线上销售苹果、樱桃、桃、杏、核桃等各种农产品的数量。

经济人物丨杨良杰:不懂农业的编辑不是好的商人

另外,线下与临猗、万荣、灵宝、洛川等地的冷库合作,建立水果预冷分拣包装线,开始利用千乡万村互联平台全面对接水果生鲜电商。杨良杰结合生产基地、产品溯源、果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的优势,摸索出了一条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潮流下的高效农业之路。

PS:大家身边如果还有特别优秀的人,也可以通过留言或者私信告诉小编。小编愿意倾听你们的故事,并且把精彩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运城微访谈”带你认识更多运城的精英,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时刻陪在你身边!

往期精彩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